本技术涉及建筑器材,具体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2、经检索,在已公开申请号为cn217175741u3就提到了一种绿色建筑模板安全支护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浇筑模板和支撑装置,所述浇筑模板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滑移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于浇筑模板上,所述滑移机构固定设置于地面上,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滑移机构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转动连接。本申请具有使模板支护结构适用于不同高度的模板的效果。
3、上述方案虽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装置浇筑模板和支撑装置连接部位底部处在悬空位置,缺少支点进行支撑稳固,从而使得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不足。
4、因此设计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包括模板,所述模板的后侧安装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后侧连接有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底部连接有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右端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底座的前侧内部安装有伸缩底板,所述伸缩底板的前端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安装有可锁滑轮,所述滑动座的后端内部安装有减震结构,所述减震结构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减震器,所述滑动座的顶部安装有次支撑杆,所述次支撑杆的顶端内部安装有伸缩杆。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次支撑杆的顶部连接于主支撑杆的上端前侧。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连接件与主支撑杆、电动升降杆与底座、滑动座与次支撑杆、次支撑杆与主支撑杆之间均使用转轴和两端的固定块进行转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主支撑杆的底部连接于电动升降杆顶部的输出端,其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动座固定连接于伸缩底板的前侧,伸缩底板滑动连接于底座的前侧内部。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滑动座的后端内部上下左右均安装有弹簧减震器,且上下端均至少设置有四组。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伸缩杆活动连接于次支撑杆的内部,并且次支撑杆的左右侧设置有锁紧螺栓与伸缩杆相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利用该装置中的底座和滑动座,便能够使得装置前后端的底部处在同一水平高度的地面上,从而防止产生悬空的现象,解决了使得装置整体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1.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包括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的后侧安装有连接件(2),所述连接件(2)的后侧连接有主支撑杆(3),所述主支撑杆(3)的底部连接有电动升降杆(4),所述电动升降杆(4)的底部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左右端均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底座(5)的前侧内部安装有伸缩底板(7),所述伸缩底板(7)的前端连接有滑动座(8),所述滑动座(8)的底部安装有可锁滑轮(9),所述滑动座(8)的后端内部安装有减震结构(10),所述减震结构(10)的内部安装有弹簧减震器(11),所述滑动座(8)的顶部安装有次支撑杆(12),所述次支撑杆(12)的顶端内部安装有伸缩杆(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支撑杆(12)的顶部连接于主支撑杆(3)的上端前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与主支撑杆(3)、电动升降杆(4)与底座(5)、滑动座(8)与次支撑杆(12)、次支撑杆(12)与主支撑杆(3)之间均使用转轴(14)和两端的固定块(15)进行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3)的底部连接于电动升降杆(4)顶部的输出端,其之间构成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8)固定连接于伸缩底板(7)的前侧,伸缩底板(7)滑动连接于底座(5)的前侧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8)的后端内部上下左右均安装有弹簧减震器(11),且上下端均至少设置有四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3)活动连接于次支撑杆(12)的内部,并且次支撑杆(12)的左右侧设置有锁紧螺栓(16)与伸缩杆(13)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