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的是退火炉,具体涉及一种退火炉膨胀量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1、一般性退火炉整体炉长可以达到300米左右,炉子整体由炉壳和耐材等制造而成,退火炉在冷态和热态时整个炉子因热膨胀长度会发生变化,吸收和释放炉子整体的热膨胀现在使用的方式是整个炉子选择一个固定点,将炉子整体固定在固定点处,然后在炉子的底部装有滚轮,当炉子产生热膨胀时膨胀量沿着炉子长度方向自由伸缩,退火炉在炉子底部的辊轮上沿着长度方向移动,实现释放惹膨胀的作用,但因炉子长度太长又是自由膨胀,所以导致炉区前后存在位置偏差,影响设备精度控制。同时因设备长期使用炉子底部辊轮磨损后要检修,检修难度和成本非常高。
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退火炉膨胀量缓冲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退火炉膨胀量缓冲结构,结构设计合理,采用u形金属结构,可以有效吸收和释放退火炉整体的热膨胀,起到缓冲作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退火炉膨胀量缓冲结构,包括炉壳、u型金属和焊缝,u型金属的一端与炉壳的前段相连,u型金属另一端与炉壳的后段相连,u型金属与炉壳之间通过焊缝连接。
3、作为优选,所述的u型金属设置在与退火炉垂直的方向上,与炉壳纵向周长匹配。
4、作为优选,所述的u型金属在每段炉子的前后端各安装一个。
5、作为优选,所述的炉壳。是退火炉的支撑外壳,用于支撑整个退火炉。
6、作为优选,所述的u形金属,用于和退火炉的炉壳进行焊接,是退火炉膨胀量缓冲结构。
7、所述的焊缝:使用焊接材料将u形金属和炉壳焊接。
8、本实用新型的u形金属结构是退火炉吸收热膨胀的主要部件。其通过焊接方式一端和退火炉的前一段炉壳相连,另一端和退火炉的后一段相连,起到连接前后炉壳的作用,其具有弹性变形的伸缩性,可以有效吸收和释放退火炉整体的热膨胀,起到缓冲作用。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的膨胀量缓冲结构设置在与退火炉垂直的方向上,与炉壳纵向周长匹配。采用分段安装,每段炉子两侧各安装一个。当炉子加热和冷却时产生热膨胀时在炉子分区的每段范围内就实现了膨胀吸收和释放,采用这种方式后炉子底部的底座每段都可以固定,同时不需要底部滚轮,一般情况炉子每7米左右定义为一段炉子,每一段炉子安装一个热膨胀吸收装置,此种方式把热膨胀固定在膨胀缓冲结构附近,使得炉子整体形状不发生改变,解决了因现有自由膨胀导致的炉子整体形状的改变,提高了退火炉整体设备的精度。同时本结构无需检修,免维护。与炉子整体寿命一致,避免了因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
1.一种退火炉膨胀量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壳(1)、u型金属(2)和焊缝(3),u型金属(2)的一端与炉壳(1)的前段相连,u型金属(2)另一端与炉壳(1)的后段相连,u型金属(2)与炉壳(1)之间通过焊缝(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膨胀量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金属(2)设置在与退火炉垂直的方向上,与炉壳纵向周长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膨胀量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金属(2)在每段炉子的前后端各安装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