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

xiaoxiao5月前  40


本发明属于抗细菌生物膜材料领域,涉及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生物膜也称为生物被膜,是细菌或者真菌附着于活体组织或者非活体组织表面并由自身产生的胞外多聚基质包裹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菌细胞群体,生物膜无论是其形态结构、理化特性还是药物敏感性与浮游状态的细菌均有显著差异。膜内细菌由于受到生物膜保护可以逃逸药物杀伤从而易造成慢性、难治愈性感染。溶菌酶是一种能分解粘多糖的酶制品,主要破坏细菌细胞壁使其松弛从而失去对细菌的保护作用,最终使细菌溶解死亡。但是对于生物膜感染单一组分的材料难以体现其优异性能。将溶菌酶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制备抗生物膜凝胶,将溶菌酶对细菌的杀伤作用和表面活性剂对生物膜的消散作用进行协同从而制备出抗生物膜凝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本发明具体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2、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将溶菌酶和泊洛沙姆共混,得到溶菌酶复合凝胶,用于清除细菌生物膜,所述的溶菌酶和泊洛沙姆在清除细菌生物膜上具备协同作用,所述的溶菌酶和泊洛沙姆以水溶液形式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泊洛沙姆的浓度为200-300mg/ml。

3、进一步,所述的溶菌酶为乳酸菌溶菌酶、枯草杆菌溶菌酶、葡萄球菌溶菌酶、嗜肺军团菌溶菌酶、链球菌溶菌酶、鸡蛋清溶菌酶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4、进一步,所述的溶菌酶为乳酸菌溶菌酶和溶葡萄球菌酶的混合物。

5、进一步,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中,溶菌酶的浓度为0.029-0.3mg/ml。

6、进一步,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中,溶菌酶的浓度为0.029-0.06mg/ml。

7、进一步,所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8、进一步,所述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9、进一步,用于清除细菌生物膜的使用温度为4~25℃。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当菌酶复合凝胶中溶菌酶的浓度在312.5-625u/ml时,溶菌酶可以与泊洛沙姆产生协同作用,在协同浓度范围内溶菌酶可以将泊洛沙姆消散生物膜的作用与抗菌聚合物对细菌的杀伤作用结合起来共同消除细菌生物膜。



技术特征:

1.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溶菌酶和泊洛沙姆共混,得到溶菌酶复合凝胶,用于清除细菌生物膜,所述的溶菌酶和泊洛沙姆在清除细菌生物膜上具备协同作用,所述的溶菌酶和泊洛沙姆以水溶液形式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泊洛沙姆的浓度为200-300m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为乳酸菌溶菌酶、枯草杆菌溶菌酶、葡萄球菌溶菌酶、嗜肺军团菌溶菌酶、链球菌溶菌酶、鸡蛋清溶菌酶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为乳酸菌溶菌酶和溶葡萄球菌酶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中,溶菌酶的浓度为0.029-0.3m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中,溶菌酶的浓度为0.029-0.06m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清除细菌生物膜的使用温度为4~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溶菌酶复合凝胶在消除细菌生物膜中的应用,将溶菌酶和泊洛沙姆共混,得到溶菌酶复合凝胶,所述的溶菌酶复合凝胶用于清除细菌生物膜,所述的溶菌酶复合物和泊洛沙姆在清除细菌生物膜上具备协同作用,所述的溶菌酶和泊洛沙姆以水溶液形式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泊洛沙姆的浓度为200‑300mg/mL。溶菌酶可以与泊洛沙姆产生协同作用,在协同浓度范围内溶菌酶复合凝胶可以将泊洛沙姆消散生物膜的作用与溶菌酶对细菌的杀伤作用结合起来共同消除细菌生物膜。

技术研发人员:杨沛瑯,胡杨,徐福建,刘琰,刘千,付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