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纤维制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纤维是指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而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常用的人工合成纤维的抗菌性能不高,从而限制了其的一些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制得纤维的抗菌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所述石墨烯纤维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et原料70~80份、壳聚糖改性石墨烯60~70份、改性银粉10~20份、聚乙烯醇10~15份、丙三醇0.1~0.5份;所述改性银粉的原料包括溶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银粉。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溶剂对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溶解,然后对银粉进行改性,提高了银粉的分散性能,使得银粉可以均匀分散在纤维中;壳聚糖改性石墨烯表面的壳聚糖可以与聚乙烯醇、丙三醇形成一层抗菌薄膜,对石墨烯、改性银粉进行包裹,银粉表面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还能起到偶联作用,因此提高了壳聚糖改性石墨烯和银粉的附着性能,利用两者的配合,提高了最终制得纤维的抗菌性能。
5、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改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改性液:
7、将纳米银粉搅拌混合均匀,在搅拌的过程中,向纳米银粉中喷洒改性液,喷洒完毕后,继续搅拌,烘干,得到改性银粉。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解在溶剂中,得到改性液,接着在对纳米银粉搅拌的过程中,喷洒改性液,喷洒完毕后,继续搅拌,烘干,得到分散效果较好的改性银粉。
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改性液与所述纳米银粉的重量比为1:(13-14)。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了改性液与纳米银粉的配比,使得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可以对纳米银粉更好的进行包裹,从而提高了改性效果。
1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壳聚糖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水中,形成石墨烯分散液;
13、将壳聚糖溶解在乙酸水溶液中,得到壳聚糖溶液;
14、将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原液;
15、向原液中加入戊二醛,搅拌均匀,静置,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滤、洗涤、烘干、研磨,得到壳聚糖改性石墨烯。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水中,得到石墨烯分散液,再将石墨烯分散液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然后加入戊二醛,将壳聚糖上的羟基交联,使得壳聚糖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包覆,得到分散效果较好的壳聚糖改性石墨烯。
17、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5%;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1%-0.5%;所述混合液中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与壳聚糖溶液的重量比为1:(8-10)。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了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的配比,从而使得壳聚糖可以更加均匀的包覆在氧化石墨烯的表面上,提高了壳聚糖改性石墨烯的分散效果。
19、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石墨烯纤维的原料还包括5~10重量份的抗菌提取物,所述抗菌提取物的原料包括金银花、野菊、芦荟。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金银花、野菊、芦荟制得的抗菌提取物,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得纤维的抗菌性能,还能改善制得纤维的气味。
21、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抗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浸泡:将金银花、野菊、芦荟浸泡在乙醇中,得到浸泡液;
23、提取:在70-80℃下,用热回流法提取浸泡液,得到提取液;
24、浓缩:将提取液进行浓缩,得到抗菌提取物。
2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6、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将pet原料、壳聚糖改性石墨烯、改性银粉、聚乙烯醇、丙三醇、抗菌提取物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28、将混合料加热至250-270℃熔融,挤出纺丝,冷却成型,卷绕,牵伸,卷曲,上油,热定型,切断,得到抗菌石墨烯纤维。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原料混合,接着熔融,挤出纺丝,冷却成型,卷绕,牵伸,卷曲,上油,热定型,切断,得到抗菌性能较好的抗菌石墨烯纤维。
3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本申请中利用溶剂对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溶解,然后对银粉进行改性,提高了银粉的分散性能,使得银粉可以均匀分散在纤维中;壳聚糖改性石墨烯表面的壳聚糖可以与聚乙烯醇、丙三醇形成一层抗菌薄膜,对石墨烯、改性银粉进行包裹,银粉表面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还能起到偶联作用,因此提高了壳聚糖改性石墨烯和银粉的附着性能,利用两者的配合,提高了最终制得纤维的抗菌性能;
32、2.本申请中利用金银花、野菊、芦荟制得的抗菌提取物,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制得纤维的抗菌性能,还能改善制得纤维的气味;
33、3.本申请中的方法,先将原料混合,接着熔融,挤出纺丝,冷却成型,卷绕,牵伸,卷曲,上油,热定型,切断,得到抗菌性能较好的抗菌石墨烯纤维。
1.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纤维的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pet原料70~80份、壳聚糖改性石墨烯60~70份、改性银粉10~20份、聚乙烯醇10~15份、丙三醇0.1~0.5份;所述改性银粉的原料包括溶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银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银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液与所述纳米银粉的重量比为1:(13-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改性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分散液中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5%;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0.1%-0.5%;所述原液中石墨烯分散液与壳聚糖溶液的重量比为1:(8-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纤维的原料还包括5~10重量份的抗菌提取物,所述抗菌提取物的原料包括金银花、野菊、芦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菌石墨烯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菌石墨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