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轨道列车制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及列车试风装置。
背景技术:
1、微控列车制动机试验系统在铁路车辆行业中,使用多年。它对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能力,确保列车车辆制动性能,提高列车检修质量,由人控转变机控,减轻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目前,客车试风柜内试风装置总风管部分采用手动调压阀控制管路压力大小,但手动调压阀经过2~3年的使用之后,使用调整压力值逐步降低,以至达不到使用要求,需要更换新的手动调压阀;且在对于加挂的1~3辆客车车辆进行制动机试验时,总风管供风压力偏高,需要人为对已设定好手动调压阀手柄进行压力调整,才能达到规定要求,再该试风柜对正常编组列车进行作业时,则还需要对手动调压阀再进行调整使之达到规定要求。因此,采用手动调压阀存在使用寿命短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及列车试风装置,以解决采用手动调压阀存在使用寿命短且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该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包括:总风管本体及设置于所述总风管本体的电磁气阀;
4、第一压力传感单元,设置于所述总风管本体,用于在充风模式下检测所述总风管本体内的压力数据;
5、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信号连接,用于在充风模式下获取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检测的所述压力数据,并根据所述压力数据向所述电磁气阀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电磁气阀的开关,以使所述压力数据恒定在预设压力范围内;
6、开关单元,与电源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控制系统的通电或断电。
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
8、电子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且用于在列车试风装置的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导通或关闭;和
9、电压变换器,与所述电子开关信号连接,用于将通过所述电子开关的直流电压进行变换处理,并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的用电部分提供电能。
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11、所述电子开关在所述第一信号下导通,所述控制系统进入所述充风模式;
12、所述电子开关在所述第二信号下关闭,所述控制系统进入试风模式。
1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14、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信号连接;和
15、光耦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并与所述电磁气阀信号连接。
1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压力范围包括:压力上限值和压力下限值;
17、在所述充风模式下,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检测的所述压力数据达到所述压力上限值时,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光耦控制器关闭,以使所述电磁气阀失电关闭;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检测的所述压力数据低于所述压力下限值时,所述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光耦控制器开启,以使所述电磁气阀得电开启。
1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单元信号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压力数据。
1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压力范围在540-620kpa之间。
2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压力范围为580-600kpa。
2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总风管本体还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单元,用于在试风模式下检测所述总风管本体内的压力数据。
2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列车试风装置,该列车试风装置包括:上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
23、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及列车试风装置,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根据主控制板发出的信号进行启停,在对送风管本体进行充风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单元对总风管本体内部的压力的实时检测,并配合控制单元对电磁气阀的控制,可使总风管本体内的压力持续保持在预设压力范围内,这种控制方式可取代目前通过人工调节手动调压阀的控制方式,在充风作业中不需要人工对压力进行手动调整,且不存在采用手动调压阀存在的使用寿命短、操作繁琐的问题。
1.一种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风管压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列车试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