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簧片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xiaoxiao6月前  42


本技术涉及按钮组装,具体涉及一种簧片组装机。


背景技术:

1、按钮包括有导芯以及安装于导芯上的簧片,通常是由人工手动组装起来,过度依赖组装工人的操作技术,会导致人工装配存在着效率低下、产品合格率不稳定等情况发生,而企业工人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人工劳动成本且能够提高组装效率的簧片组装机。

2、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簧片组装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的控制面板、用于输送簧片的簧片输送装置以及用于输送导芯的导芯输送装置,还包括设在机架上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卡料机构、送料机构、推料机构以及组装机构,所述簧片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底部开设有与簧夹相适配的送料槽,所述卡料机构包括位于导向轨两侧的限位块以及驱动限位块上下位移实现对簧片输送方向上限位的第一驱动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安装块,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块上的导向柱、位于导向柱上方的推动件、驱动推动件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对簧夹进行限位的辅助装置,所述安装块上位于导向柱相对导向轨反向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靠近导向柱的一端上设有支撑块,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朝向导向轨方向贯穿支撑块的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驱动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组件、位于导向柱相对第一夹持板外侧的限位板以及控制限位板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上下间隔设置,形成夹料槽,所述限位板朝向导向柱的一侧与簧夹上两触点之间的槽相配合,所述推料机构位于安装座相对卡料机构的一侧,所述安装块上朝向导向柱开设有贯通的输料槽,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导芯从导芯输送装置处输送至输料槽端口处的移料组件、与输料槽相对设置且与其滑移配合的推料板以及控制推料板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器,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位于导向轨上方用于将簧片输送至导向柱上方的夹料槽内的送料臂以及驱动送料臂横向及纵向位移的第四驱动组件,所述安装块上位于输料槽朝向导向轨的一端开设有贯通支撑架底部的出料口。

3、上述结构中,簧片输送装置与导芯输送装置均采用振动盘与轨道相配合的结构进行工件的输送。簧片输送装置将簧片输送至导向轨,第一驱动器控制限位块向上位移对簧片进行限位,第四驱动组件控制送料臂向下位移,与簧片相卡接后,第一驱动器控制限位块向下位移,送料臂控制簧片朝向导向柱位移,后第一驱动器控制限位块相上位移实现限位,等待下次送料臂对簧片进行输送,从而控制簧片进行单次输送,送料臂将簧片输送至导向柱上方的通过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端部形成的夹料槽内后,通过第四驱动组件进行簧片的下一次输送;簧片输送的同时导芯通过导芯输送装置输送至移料组件,移料组件将导芯输送至输料槽的端口处,第二驱动器控制推料板将导芯推动至输料槽内,当导芯位移至导向柱下方时,第一驱动组件控制推动件向下位移,第二驱动组件控制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位移,第三驱动组件控制限位板位移至插接于簧片上对其进行限位的同时,第二驱动组件控制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位移至支撑块内,推动件持续向下位移,推动簧片顺着导向柱及限位板向下位移至与导芯相卡接配合后,第二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以及第四驱动组件分别控制推动件、限位板、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进行复位,组装完成的工件通过推料板不断地往输料槽内推送导芯而使其进入出料口后进入成品区,通过重复循环上述步骤,实现了簧片与导芯的自动化组装,节省了人工劳动成本,提高了组装效率。通过设置辅助装置能够便于将簧片导向安装于导芯上,从而在安装时提高了簧片位移时的稳定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定位安装的准确度。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簧片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顶面至限位块顶面的的高度高于第二限位部顶面至限位块顶面的高度。

5、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在送料臂将簧片位移至第二限位部上方时,第一驱动器就控制限位块相上位移,通过第一限位部进行限位,从而能够提高送料臂输送簧片的效率。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件包括下压板以及连接于下压板两侧的连接块,所述导向柱上开设有与下压板相适配的下压槽,所述连接块底部开设有用于限位板穿过的让位口。

7、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下压板能够抵压于导向柱两侧的簧片端面上,使其配合连接块及限位板能够同时稳定地将两个簧片抵压与导芯上,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组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下压槽与让位口能够便于推动件与导向柱及限位板配合,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块以及与传动块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器,所述推动件与传动块固定连接。

9、上述结构中,第三驱动器控制传动块带动推动件进行往复位移,实现簧片安装于导芯上。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滑接于安装座内的第一滑座、枢接于第一滑座内的第一传动轮以及连接于传动块底部的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位于第一传动轮朝向导向柱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块朝向第一传动轮的一侧开设有阶梯层,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连接于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滑接于安装座内的第二滑座、枢接于第二滑座内的第二传动轮以及连接于传动块底部的第二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位于第二传动轮朝向机架外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块朝向第二传动轮的一侧开设有驱动层,所述限位板连接于第二滑座相对导向柱的外侧。

11、上述结构中,第一滑座通过第一传动轮与第一驱动块上的阶梯层相配合,实现带动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第二滑座通过第二传动轮与第二驱动块上的驱动层相配合,实现带动限位板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将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与传动块相连能够使其与推动件相联动,减少了驱动器的设置,且能够提高推动件、限位板第一夹持板以及第二夹持板的同步性,从而提高了组装机构的稳定性及组装效率。通过设置阶梯层能够确保限位板与簧片相插接配合后,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才位移至支撑块内,实现了限位板与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之间的位移距离差,从而提高了簧片定位安装的稳定性及准确性。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装置设有两组,分别位于导向轨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一滑座呈一体式设置,两组所述的第一夹持板位于第一滑座内的一端呈一体设置。

13、上述结构中,导芯上设置有两个簧片,通过设置两组辅助装置配合推动件能够对两个簧片起到同时安装,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效率。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料组件包括相对输料槽横向设置的移料板以及驱动移料板往复位移的第四驱动器,所述移料板上开设有与导芯输送装置相连通的移料槽,所述移料板位于推料板与安装块之间。

15、上述结构中,导芯通过导芯输送装置输送至移料槽内,第四驱动器控制移料板位移至移料槽与输料槽相对应后,通过推料板将导芯推入输料槽内,从而实现了导芯的位移供料。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送料臂朝向导向轨的一侧设有卡料块,所述送料臂朝向导向轨的一侧设有与卡料块相对簧片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推料块,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滑轨、与滑轨滑移配合的滑块、驱动滑块相对滑轨位移的第五驱动器以及固定在滑块上的第六驱动器,所述滑轨横向设置于第一驱动组件一侧,所述送料臂与第六驱动器传动连接,实现上下位移。

17、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卡料块能够与簧片相插接配合,使其位移至卡料机构朝向导向柱的一侧,再通过推料块将簧片推送至夹料槽内,从而能够使得送料臂在通过卡料块位移下一个簧片的同时能够将上一个簧片推动至夹料槽内,且能够避免影响到限位块的限位,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供料的效率,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效率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块上位于导向柱朝向导向轨一侧开设有与输料槽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相对输料槽横向开设,所述安装槽内滑接有用于检测簧片是否合格的探针,所述探针与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19、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探针能够对组装完成的工件进行检测,从而能够确保工件是否合格。通过将探针与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能够便于组装机构在组装簧片与导芯时,探针能够对之前组装完成的工件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且能够节省驱动器的设置,减少了使用成本。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位于出料口内的出料管以及设在机架上的第七驱动器,所述出料管内分隔设置有成品通道与废品通道,所述第七驱动器位于支撑架下方且用于控制出料管位移,实现输料槽端口与成品通道或废品通道相连通。

21、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七驱动器能够切换输料槽端口与成品通道或废品通道相连通,进而能够根据探针的检测结果对工件进行分类放置,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簧片组装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的控制面板、用于输送簧片的簧片输送装置以及用于输送导芯的导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机架上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卡料机构、送料机构、推料机构以及组装机构,所述簧片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底部开设有与簧夹相适配的送料槽,所述卡料机构包括位于导向轨两侧的限位块以及驱动限位块上下位移实现对簧片输送方向上限位的第一驱动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安装块,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块上的导向柱、位于导向柱上方的推动件、驱动推动件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对簧夹进行限位的辅助装置,所述安装块上位于导向柱相对导向轨反向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靠近导向柱的一端上设有支撑块,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朝向导向轨方向贯穿支撑块的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驱动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组件、位于导向柱相对第一夹持板外侧的限位板以及控制限位板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上下间隔设置,形成夹料槽,所述限位板朝向导向柱的一侧与簧夹上两触点之间的槽相配合,所述推料机构位于安装座相对卡料机构的一侧,所述安装块上朝向导向柱开设有贯通的输料槽,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用于将导芯从导芯输送装置处输送至输料槽端口处的移料组件、与输料槽相对设置且与其滑移配合的推料板以及控制推料板往复位移的第二驱动器,所述送料机构包括位于导向轨上方用于将簧片输送至导向柱上方的夹料槽内的送料臂以及驱动送料臂横向及纵向位移的第四驱动组件,所述安装块上位于输料槽朝向导向轨的一端开设有贯通支撑架底部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相对簧片输送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顶面至限位块顶面的高度高于第二限位部顶面至限位块顶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下压板以及连接于下压板两侧的连接块,所述导向柱上开设有与下压板相适配的下压槽,所述连接块底部开设有用于限位板穿过的让位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传动块以及与传动块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器,所述推动件与传动块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滑接于安装座内的第一滑座、枢接于第一滑座内的第一传动轮以及连接于传动块底部的第一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位于第一传动轮朝向导向柱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块朝向第一传动轮的一侧开设有阶梯层,所述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连接于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滑接于安装座内的第二滑座、枢接于第二滑座内的第二传动轮以及连接于传动块底部的第二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位于第二传动轮朝向机架外部的一侧,所述第二驱动块朝向第二传动轮的一侧开设有驱动层,所述限位板连接于第二滑座相对导向柱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设有两组,分别位于导向轨的两侧,两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一滑座呈一体式设置,两组所述的第一夹持板位于第一滑座内的一端呈一体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料组件包括相对输料槽横向设置的移料板以及驱动移料板往复位移的第四驱动器,所述移料板上开设有与导芯输送装置相连通的移料槽,所述移料板位于推料板与安装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臂朝向导向轨的一侧设有卡料块,所述送料臂朝向导向轨的一侧设有与卡料块相对簧片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推料块,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的滑轨、与滑轨滑移配合的滑块、驱动滑块相对滑轨位移的第五驱动器以及固定在滑块上的第六驱动器,所述滑轨横向设置于第一驱动组件一侧,所述送料臂与第六驱动器传动连接,实现上下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上位于导向柱朝向导向轨一侧开设有与输料槽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相对输料槽横向开设,所述安装槽内滑接有用于检测簧片是否合格的探针,所述探针与第三驱动组件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簧片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位于出料口内的出料管以及设在机架上的第七驱动器,所述出料管内分隔设置有成品通道与废品通道,所述第七驱动器位于支撑架下方且用于控制出料管位移,实现输料槽端口与成品通道或废品通道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簧片组装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上的控制面板、用于输送簧片的簧片输送装置以及用于输送导芯的导芯输送装置,还包括设在机架上的支撑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卡料机构、送料机构、推料机构以及组装机构,所述簧夹输送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导向轨,所述导向轨底部开设有与簧夹相适配的送料槽,所述卡料机构包括位于导向轨两侧的限位块以及驱动限位块上下位移实现对簧片输送方向上限位的第一驱动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安装块,所述组装机构包括设在安装块上的导向柱、位于导向柱上方的推动件、驱动推动件朝向导向柱往复位移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对簧夹进行限位的辅助装置。本技术能够减少人工劳动成本且能够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为,金乐勇,朱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乐库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