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总体来说涉及加工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1、焊接设备是制造加工业常用的一种设备,随着智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焊接机器人逐渐应用于工业智能制造的各个方面。
2、现有的机器人焊接通常是焊接机器人配合变位机,达到自动变位和焊接的目的,但是对于批量焊接的工件,就需要采用多台、多点位焊接机器人组结合,并配合传送平台和龙门桁架解决工件多位置组对点焊、焊接工序衔接的问题。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872317.7的中国专利,由于采用多台、多点位焊接机器人组结合,因此在焊接时,对于横向方向的长接缝焊接,尤其是存在垂直方向转角的焊缝,需要至少两台焊接机器人以接力的形式完成,导致交接处不连续,容易形成缺陷,尤其是对密封性有一定要求的焊接工件,例如汽车油箱等,还需要人工进行补焊,不但影响生产力的提高,而且产品的良率也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机器人对于横向方向的长接缝焊接,尤其是存在垂直方向转角的焊缝无法一次性完成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焊接设备,包括:工位旋转装置、传送平台以及焊接机械手;所述工位旋转装置上设置有安装工位,所述安装工位可在竖直平面绕所述工位旋转装置的中心点旋转;所述传送平台的工作面穿过所述工位旋转装置所在平面,且位于所述工位旋转装置的中心点下方设置;所述焊接机械手设置在所述安装工位上,并通过所述工位旋转装置驱动,以使所述焊接机械手绕所述工作面进行旋转。
3、进一步地,所述工位旋转装置包括旋转架、托辊以及驱动件,所述托辊设置在地基上,所述旋转架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托辊上,所述安装工位设置在所述旋转架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架转动。
4、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架呈圆环形。
5、进一步地,所述托辊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架两侧。
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架正下方的地基上,所述驱动件的转轴通过齿轮与位于所述旋转架内侧的内齿环啮合。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采用伺服电机。
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架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柱。
9、进一步地,所述工位旋转装置、传送平台以及焊接机械手均由控制中心控制以实现协同控制。
10、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一种焊接设备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申请将焊接机械手安装在工位旋转装置的安装工位上,安装工位可在竖直平面绕工位旋转装置的中心点旋转。在焊接时,通过工位旋转装置驱动,以使安装工位可在竖直平面绕工位旋转装置的中心点旋转,并带动焊接机械手绕传送平台的工作面进行旋转,在面对横向方向的长接缝焊接,尤其是存在垂直方向转角的焊缝,焊接机械手就可以在工位旋转装置的配合下不断通过改变工位实现对焊接工件的连续焊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焊接机器人对于横向方向的长接缝焊接,尤其是存在垂直方向转角的焊缝无法一次性完成的技术问题。而且传送平台穿过工位旋转装置所在平面,使待焊接工件可以连续进给,能够实现待焊接工件的批量焊接。
1.一种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旋转装置(1)包括旋转架(11)、托辊(12)以及驱动件(13),所述托辊(12)设置在地基上,所述旋转架(11)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托辊(12)上,所述安装工位(10)设置在所述旋转架(11)上,所述驱动件(13)与所述旋转架(11)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架(1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11)呈圆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12)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架(11)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3)设置在所述旋转架(11)正下方的地基上,所述驱动件(13)的转轴通过齿轮(130)与位于所述旋转架(11)内侧的内齿环(110)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13)采用伺服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架(1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柱(14)。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焊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旋转装置(1)、传送平台(2)以及焊接机械手(3)均由控制中心控制以实现协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