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

xiaoxiao6月前  38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1、盖来试验:是一种为试验镫骨是否活动的方法,又称镫骨活动试验,简称gt。实验过程:先将振动的音叉置于受试耳乳突部,用波氏球或鼓气耳镜抵紧外耳道口加压,若镫骨可活动,则向外耳道内加压时,骨导音减弱,压力复原,则声音随之增大,是为盖来试验阳性(g+);若镫骨固定,则骨导音无变化,为盖来试验阴性(g-)。此法在耳硬化症及中耳先天畸形及鼓室硬化症的诊断和鼓室成形术前测试听骨链功能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2、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一手敲震音叉并将音叉置于患者耳乳突部,一手控制波士球或鼓气耳镜向患者外耳道加压,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存在一下几点不足:

3、1、在医护人员敲震音叉后,音叉震动频率以及骨导音逐渐减小,往往患者在感受音叉震动变化的过程中,还未做出反应,音叉就停止震动,由此就需要医护人员反复敲震音叉,反复操作,导致检查效率低。

4、2、医护人员两只手都需要同时拿持医用器械进行操作,在一手敲震音叉的过程中,另一只手可能发生移位,导致加压位置错位,不仅操作繁琐且拉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5、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提高检查效率,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的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检查过程中,检查效率不高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两个仓体、连接在两个所述仓体之间的颈戴线、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仓体前侧的两个耳挂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仓体外侧的两个鼓气装置;所述仓体内设置有骨振器;所述鼓气装置包括支撑杆、活动杆、连接块、连接杆、入耳鼓气头以及充气组件;所述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于仓体外侧端面,所述活动杆一端通过滑块活动套设于支撑杆外周壁,所述活动杆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内置有球形铰链;所述球形铰链连接端延伸至连接块外侧通过呈z型的连接杆与所述入耳鼓气头相连接;所述充气组件与入耳鼓气头活动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入耳鼓气头呈前小后大的喇叭状,所述入耳鼓气头外侧壁开设有充气接口,且充气接口与所述充气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入耳鼓气头前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气道与所述充气接口相连通。

4、进一步的,所述仓体设有朝向耳朵的表面,且表面为内凹的弧面。

5、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组件为波士球或注射器。

6、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组件与充气接口之间设有导气管。

7、进一步的,所述入耳鼓气头有柔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仓体、耳挂以及颈戴线,使本实用新型可佩戴与患者脑后,让仓体紧贴患者耳后乳突部。通过仓体内设置的骨振器,使仓体持续产生震动,并借由人的颅骨等组织结构传递给内耳,使患者持续感知到声音,给患者充分的反应时间,避免反复敲震音叉提高了患者的检查效率。

10、2、本实用新型在仓体外侧设置鼓气装置,通过沿支撑杆向前或向后移动活动杆,让入耳鼓气头靠近或远离患者耳部,利用充气组件交替向患者外耳道加压或减压,以此配合仓体震动,检查患者镫骨活动度。

11、3、本实用新型可在检查前将仓体固定于患者乳突部,调整入耳鼓气头的使用位置,确定好使用位置后,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仅需控制充气组件即可,简化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过程,降低了检查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仓体(1)、连接在两个所述仓体(1)之间的颈戴线(2)、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仓体(1)前侧的两个耳挂(3)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仓体(1)外侧的两个鼓气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鼓气头(45)呈前小后大的喇叭状,所述入耳鼓气头(45)外侧壁开设有充气接口(451),且充气接口与所述充气组件(46)活动连接,所述入耳鼓气头(45)前端开设有出气口(452),所述出气口通过出气气道与所述充气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1)设有朝向耳朵的表面,且表面为内凹的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6)为波士球或注射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6)与充气接口之间设有导气管(4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鼓气头(45)有柔性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本技术包括两个仓体、连接在两个所述仓体之间的颈戴线、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仓体前侧的两个耳挂以及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仓体外侧的两个鼓气装置;所述仓体内设置有骨振器;所述鼓气装置包括支撑杆、活动杆、连接块、连接杆、入耳鼓气头以及充气组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音叉持续发声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检查过程中,检查效率不高且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绮玲,李越,曾祥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