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叶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架。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叶轮在安装时,为了保证叶轮组装时的稳定性,通常需要将叶轮固定在支架上再与外部设备连接,而叶轮在与多个设备连接时往往需要连接多条线路从支架上引出,而现有的叶轮支架上线路都是直接引出,当需要外接多条线路时,多条电线直接引出容易缠绕在一起,走线混乱,可能会出现短路现象,并且线路折弯次数多,外部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叶轮架,其支架上连接有接线架来穿接线路,电线经接线架穿接,减少折弯且不易缠绕,降低短路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叶轮架,包括:支架以及接线架,所述接线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周缘并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延伸;所述接线架上设有多个限位挡板,多个所述限位挡板沿所述接线架的径向依次间隔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挡板上下间隔分布并形成为走线间隔。
4、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挡板包括第一限位挡板以及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分别位于所述接线架的顶部以及底部并相对设置。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包括有第一板段以及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接线架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段衔接,且所述第二板段与所述第一板段相互垂直并与所述接线架的侧壁相对设置。
6、进一步地,远离所述支架的最外侧的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上设有穿接口,所述穿接口贯通于所述走线间隔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挡板相对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支架的周缘间隔分布并形成为安装间隙,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设有连接壁,所述连接壁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
8、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接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壁连接,以使所述接线架固定于所述安装间隙内。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壁上还设有贯通口,所述贯通口与所述走线间隔贯通。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与多个所述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并贯通于所述支撑件。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还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上,并用于穿接外部设备。
12、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沿所述连接部的周缘间隔设置。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叶轮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其支架上设有接线架,通过在接线架上设置多个限位挡板,并且将相邻两个限位挡板上下间隔分布以使接线架上形成有走线间隔,如此,线路便可通过走线间隔穿设,减少其折弯次数不易缠绕,降低短路风险,走线规整外部更加美观。
1.一种叶轮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接线架,所述接线架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周缘并沿所述支架的径向延伸;所述接线架上设有多个限位挡板,多个所述限位挡板沿所述接线架的径向依次间隔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挡板上下间隔分布并形成为走线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限位挡板包括第一限位挡板以及第二限位挡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分别位于所述接线架的顶部以及底部并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挡板包括有第一板段以及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的一端抵靠于所述接线架并与所述第二限位挡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段衔接,且所述第二板段与所述第一板段相互垂直并与所述接线架的侧壁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支架的最外侧的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上设有穿接口,所述穿接口贯通于所述走线间隔并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限位挡板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多个支撑件,多个所述支撑件沿所述支架的周缘间隔分布并形成为安装间隙,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之间设有连接壁,所述连接壁的两端分别抵靠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接线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壁连接,以使所述接线架固定于所述安装间隙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上还设有贯通口,所述贯通口与所述走线间隔贯通。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与多个所述支撑件一一对应设置并贯通于所述支撑件。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上,并用于穿接外部设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叶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沿所述连接部的周缘间隔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