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雾化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1、呼吸系统疾病常用雾化吸入治疗,通过专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吸入呼吸道及肺部。主要优点是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肺部,比口服用药起效快,作用迅速。并且直接作用于病患部位,用量也比口服较小,减少药物全身作用,副作用也相对比减少。呼吸系统疾病一般痰液较多,雾化吸入可以湿化气道,有利于稀释痰液,缓解咳嗽等不适症状。
2、根据中国实用新型发明cn218220758u的一种耳鼻喉科护理用雾化给药装置,包括罐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内壁,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密封板、转杆、发条弹簧、拉绳、拉环、第一转盘、第一搅拌叶片、第二转盘、第二搅拌叶片,所述密封板固定连接在罐体的内壁侧面,所述转杆的底部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罐体的内壁底部。通过拉动拉环,拉环将拉绳向外拉出,从而使与拉绳一端固定连接的转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转动,对罐体内的药液进行搅拌,松开拉环使,拉绳会在发条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通过多次拉动拉环,使罐体内的药液进行多次搅拌,从而使药液混合的更加均匀。
3、但此实用新型无法调节气雾的流速,不同的药品被雾化吸收的速率不同,不同的病人对气雾吸入时流速的可接受程度也不同,若设置为同一流速,影响药品雾化吸收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具备调节流速的优点,解决了不同的病人对气雾流速可接收程度不同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包括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包括:
5、罐体,其顶部输出端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上设置有雾化器,所述导管上设置有调节组件,并且处于所述雾化器右侧,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6、调节框,套设于所述导管外部;
7、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调节框上,与所述调节框顶部连接处设置有通槽;
8、蜗轮,贯穿并转动连接于所述导管外部;
9、出气板,设置于所述蜗轮贯穿于所述导管的连接处,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
10、控流板,插接于所述导管内壁,并且设置于所述蜗轮左侧;
11、所述滑动机构右侧通过所述导管输出端设置有出雾管。
12、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
13、滑槽,设置于所述调节框顶部;
14、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顶面;
15、齿条,设置于所述滑块底部;
16、蜗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框内壁,并且与所述蜗轮啮合;
17、齿轮,设置于所述蜗杆顶部,并且与所述齿条啮合。
18、优选的,所述出气板上圆周分布有两种大小的通孔,一种“v”型板,所述控流板上下两端呈“v”字型结构,所述控流板“v”字型通孔与所述出气板圆周分布的两处通孔和一处“v”型板大小对应。
19、优选的,所述滑块右侧设置有凸块,所述滑槽右侧壁对称设置有三处弧形凹槽。
20、优选的,所述导管底部输入端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底部螺纹连接有药瓶。
21、优选的,所述罐体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加热元件。
22、优选的,所述出雾管两侧设置有固定带。
23、(三)有益效果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5、该给药装置,具备调节流速的优点,医护人员将药瓶放入罐体后,药品通过导管通过雾化器后形成气雾,到达调节组件处,调节框顶部的滑动机构可对经过的气雾流速进行控制:滑动滑槽顶面的滑块,滑块底部的齿条随之左右移动,使得齿轮进行旋转,继而联动蜗杆转动,此时与蜗杆啮合的蜗轮会带动出气板沿着导管横截面的进行转动,调节滑块滑动的距离来联动蜗轮转动的角度使得出气板上不同大小的通孔可以覆盖控流板上的“v”字型通孔,气雾从不同大小的通孔内通行来实现控制气雾的流速,使之能通过不同病人根据自身对气雾流速的适应程度来调节,灵活度较高,解决了不同的病人对气雾流速可接收程度不同的问题。
1.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组件(1),所述雾化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22)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板(24)上圆周分布有两种大小的通孔,一种“v”型板,所述控流板(25)上下两端呈“v”字型结构,所述控流板(25)“v”字型通孔与所述出气板(24)圆周分布的两处通孔和一处“v”型板大小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22)右侧设置有凸块(224),所述滑槽(221)右侧壁对称设置有三处弧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4)底部输入端设置有连接口(13),所述连接口(13)底部螺纹连接有药瓶(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1)两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加热元件(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雾化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管(16)两侧设置有固定带(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