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6月前  34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


背景技术:

1、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骨科的患者一般为骨折患者,在针对腿部治疗的过程中,常常用到石膏板对患者伤口处进行固定,在石膏板拆卸完成后,需要通过辅助手段刺激患者腿部,促进患者腿部血液循环,以达到更快恢复的作用。

2、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一侧端部设置有转动轴,且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活动板,底座位于床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端部均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均安装有竖板,其中一个所述竖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延伸至另一个竖板的外表面,且转动杆位于两竖板之间的部分套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底部设置有按摩件。

3、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按摩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转动板底部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底部还均匀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端部包裹有橡胶层。

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位于活动板的底部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转轴连接。

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床板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以及电动推杆均通过plc编程电性连接。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竖板位于所述固定块的四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转动杆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还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杆。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活动杆与环形槽内开设的卡槽相适配,且活动杆的活动范围与环形槽一致。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调节角度的电动推杆以及活动板,通过第一伸缩杆带动滑块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板移动,使得方便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按摩位置的调节,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活动板移动,方便患者腿部抬高,同时通过转动杆带动转动板转动,进而带动电动推杆转动,方便调节按摩角度,提高了患者按摩的舒适性,同时通过活动杆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对转动板角度的固定,方便对患者小腿部进行轻拍以及敲击,促进患者恢复。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床板(2),所述床板(2)的一侧端部设置有转动轴,且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活动板(3),底座(1)位于床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两所述滑槽(4)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伸缩杆(5),所述第一伸缩杆(5)的端部均安装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均安装有竖板(7),其中一个所述竖板(7)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延伸至另一个竖板(7)的外表面,且转动杆(13)位于两竖板(7)之间的部分套设有转动板(8),转动板(8)的底部设置有按摩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件包括固定安装于转动板(8)底部的弧形板(16),所述弧形板(16)的底部还均匀设置有电动推杆(17),所述电动推杆(17)的端部包裹有橡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位于活动板(3)的底部还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0),所述第二伸缩杆(10)的端部与所述活动板(3)的底部转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第一伸缩杆(5)、第二伸缩杆(10)以及电动推杆(17)均通过plc编程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7)位于所述固定块(12)的四周开设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卡槽,所述转动杆(13)靠近固定块(12)的一侧还设置有延伸板(14),所述延伸板(14)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杆(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5)与环形槽(11)内开设的卡槽相适配,且活动杆(15)的活动范围与环形槽(11)一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的按摩康复工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一侧端部设置有转动轴,且通过转动轴连接有活动板,底座位于床板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本技术通过设置可调节角度的电动推杆以及活动板,通过第一伸缩杆带动滑块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板移动,使得方便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按摩位置的调节,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活动板移动,方便患者腿部抬高,同时通过转动杆带动转动板转动,进而带动电动推杆转动,方便调节按摩角度,提高了患者按摩的舒适性,同时通过活动杆与卡槽的配合实现对转动板角度的固定,方便对患者小腿部进行轻拍以及敲击,促进患者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阳美玲,何敏娟,李润,陈姣,邓梦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