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尤其涉及自动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车辆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车辆功能的电气化、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对于下线功能检测的需求也愈发迫切。通过下线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车辆潜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从而减少售后维修中的故障率,降低维修成本和时间。
2、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人工的检测方式进行下线检测,然而,这种传统的依赖人工的检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效、准确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车辆,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下线检测效率较低,且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2、根据本技术涉及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检测方法,应用于车辆,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检测对象以及检测类型;目标检测对象为车辆上需要进行检测的设备和/或部件;获取车辆的当前的车辆状态;在车辆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检测类型,控制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检测功能,得到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结果。
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检测流程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迅速响应并控制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控制器执行检测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和等待时间,使车辆下线检测更加高效准确。
4、一种可能的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车辆的档位处于驻车档、车门处于关闭状态、车窗处于关闭状态、行李箱门处于关闭状态。
5、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车辆的控制器包括车窗控制器和行李箱门控制器,获取车辆的当前的车辆状态之前,方法还包括:控制车窗控制器关闭车辆的车窗,以及控制行李箱门控制器关闭车辆的行李箱门。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提供一个稳定、封闭的检测环境,以确保车辆下线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7、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检测类型包括全功能检测和单功能检测,方法还包括:在检测类型为全功能检测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对象清单;检测对象清单包括多个目标检测对象以及每个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次数;在检测类型为单功能检测的情况下,响应于输入操作,确定目标检测对象以及检测次数;控制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检测功能,包括:控制目标检测对应的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检测功能,且执行次数为目标对象对应的检测次数。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预先设定检测对象清单(全功能检测)或根据输入操作实时确定检测对象(单功能检测),系统可以迅速、准确地定位到需要检测的目标,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和冗余操作,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每个目标检测对象都有对应的检测次数要求,这确保了对目标对象的充分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9、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检测类型为全功能检测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根据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检测报告;向云平台发送检测报告。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生成的检测报告是车辆质量检测的详细记录,包含了各个目标检测对象的检测结果。这些报告为车辆质量的追溯提供了重要依据,方便在后续发现问题时回溯到具体的检测环节。
11、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本技术可以在检测类型为单功能检测的情况下,方法还包括:输出检测结果。
12、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控制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检测功能,得到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结果,包括:向控制器发送检测指令,检测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对目标检测对象执行对应的检测操作;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检测结果。
1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通过向控制器发送检测指令来指示其对目标检测对象执行相应的检测操作,并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检测结果,这种做法在车辆下线检测过程中具有准确性、自动化、高效性、减少人为干预,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14、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检测结果或者检测结果与检测指令不匹配,则确定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1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技术可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检测结果或者检测结果与检测指令不匹配时确定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有助于及时识别问题,提升检测准确率。
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检测装置,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检测对象以及检测类型;目标检测对象为车辆上需要进行检测的设备和/或部件;控制单元,用于获取车辆的当前的车辆状态,并在车辆状态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检测类型,控制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检测功能,得到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结果。
17、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控制单元,还用于控制车窗控制器关闭车辆的车窗,以及控制行李箱门控制器关闭车辆的行李箱门。
18、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类型为全功能检测的情况下,确定检测对象清单;检测对象清单包括多个目标检测对象以及每个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次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检测类型为单功能检测的情况下,响应于输入操作,确定目标检测对象以及检测次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目标检测对应的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检测功能,且执行次数为目标对象对应的检测次数。
19、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装置还包括:生成单元和发送单元;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结果,生成检测报告;发送单元,用于向云平台发送检测报告。
20、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检测结果。
21、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向控制器发送检测指令,检测指令用于指示控制器对目标检测对象执行对应的检测操作;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检测结果。
22、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确定单元,还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检测结果或者检测结果与检测指令不匹配,则确定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的方法。
26、由此,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技术可以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检测流程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迅速响应并控制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控制器执行检测功能,减少了人工干预和等待时间,使车辆下线检测更加高效准确。
28、(2)本技术可以提供一个稳定、封闭的检测环境,以确保车辆下线检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9、(3)本技术可以通过预先设定检测对象清单(全功能检测)或根据输入操作实时确定检测对象(单功能检测),系统可以迅速、准确地定位到需要检测的目标,减少了不必要的等待和冗余操作,从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每个目标检测对象都有对应的检测次数要求,这确保了对目标对象的充分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30、(4)本技术生成的检测报告是车辆质量检测的详细记录,包含了各个目标检测对象的检测结果。这些报告为车辆质量的追溯提供了重要依据,方便在后续发现问题时回溯到具体的检测环节。
31、(5)本技术可以通过向控制器发送检测指令来指示其对目标检测对象执行相应的检测操作,并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检测结果,这种做法在车辆下线检测过程中具有准确性、自动化、高效性、减少人为干预,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32、(6)本技术可以在预设时间段内未接收到来自控制器的检测结果或者检测结果与检测指令不匹配时确定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有助于及时识别问题,提升检测准确率。
33、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1.一种车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车辆的档位处于驻车档、车门处于关闭状态、车窗处于关闭状态、行李箱门处于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控制器包括车窗控制器和行李箱门控制器,所述获取所述车辆的当前的车辆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类型包括全功能检测和单功能检测,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类型为全功能检测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类型为单功能检测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控制器执行对应的检测功能,得到所述目标检测对象对应的检测结果,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车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