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

xiaoxiao6月前  40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


背景技术:

1、输液架是医疗设备中常见的一种,它主要用于支撑输液瓶或输液袋,将药物、液体等通过输液管道输送到患者体内。

2、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其年龄较小,常需要家人看护甚至抱在怀中进行输液,当输液时间较长时,家人也会较累,且婴幼儿也不舒服,基于此,市场上出现了输液座椅,可以将婴幼儿放置在输液座椅内,家人可以推动输液座椅进行移动,从而减轻一定的负担,如公布号为cn110652620a的专利中,就公开一种如上的输液座椅,该种输液座椅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该种座椅整体一体式设计,收纳极为不便,且各处设置多种电动驱动件,导致整个座椅相对较重,对于一些临时输液场所来说,使用不够方便且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座椅,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的一组对向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台,所述第一支撑台中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的顶部设有弹性插接杆,所述座椅的底部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支撑台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所述连接盘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二支撑台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弹性插接杆插接配合。

3、可选的,所述折叠板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所述第一折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折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折板中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折板中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一侧边铰接连接。

4、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底部均设有滚动轮。

5、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或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有输液杆插接套筒,所述输液杆插接套筒上径向旋设有调节旋钮。

6、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台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的一侧边斜向上延伸设有第一挡板;所述卡接槽包括卡接豁槽和卡接凹槽,所述卡接豁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边缘,所述卡接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上壁;所述卡接凸起包括卡接块和卡接台,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接豁槽卡接配合,所述卡接台与所述卡接凹槽卡接配合。

7、可选的,所述卡接豁槽呈锥状,且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一端较另一端窄。

8、可选的,所述卡接凹槽的侧壁衔接处设有柱形卡接腔,所述卡接台的侧壁衔接处设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与所述卡接腔卡接配合。

9、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台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一侧边斜向上延伸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盘上背向所述第一支撑台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与所述限位槽卡接配合。

10、可选的,所述限位槽的槽壁上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限位槽内部的一端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中设有弹簧;所述弹性插接杆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弹性插接杆中用于插接的一端朝向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弹性插接杆用于插接的一端呈楔形结构,且楔形结构中的斜面朝向上方;所述弹性插接杆上径向设有限位杆,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抵接所述沉头孔的孔底。

11、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设有柔性支撑网,所述柔性支撑网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另一对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输液架,在非使用状态时可以进行折叠收纳,同时座椅与下方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能够分离,在运输或是储存时非常方便,另外在移动输液过程中的婴幼儿时,可以直接连同座椅进行移动,降低了仅移动婴幼儿时针头脱落的风险,使得婴幼儿的输液过程更加安全、方便,同时也减轻了看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和座椅,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顶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之间设有折叠板(5),所述折叠板(5)的一组对向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台(11),所述第一支撑台(11)中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顶部设有第二支撑台(12),所述第二支撑台(12)的顶部设有弹性插接杆(122),所述座椅的底部设有连接盘(30),所述连接盘(30)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支撑台(11)设有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卡接槽卡接配合,所述连接盘(30)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二支撑台(12)设有插接孔(35),所述插接孔(35)与所述弹性插接杆(122)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5)包括第一折板(10)和第二折板(20),所述第一折板(10)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铰接连接,所述第二折板(20)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折板(10)中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折板(20)中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一侧边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底部均设有滚动轮(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或所述第二支撑架(2)上设有输液杆插接套筒(6),所述输液杆插接套筒(6)上径向旋设有调节旋钮(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远离所述第二支撑台(12)的一侧边斜向上延伸设有第一挡板(110);所述卡接槽包括卡接豁槽(111)和卡接凹槽(112),所述卡接豁槽(111)开设于所述第一挡板(110)的顶部边缘,所述卡接凹槽(112)开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上壁;所述卡接凸起包括卡接块(31)和卡接台(32),所述卡接块(31)与所述卡接豁槽(111)卡接配合,所述卡接台(32)与所述卡接凹槽(112)卡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豁槽(111)呈锥状,且朝向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一端较另一端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凹槽(112)的侧壁衔接处设有柱形卡接腔(113),所述卡接台(32)的侧壁衔接处设有卡接柱(33),所述卡接柱(33)与所述卡接腔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台(12)远离所述第一支撑台(11)的一侧边斜向上延伸设有第二挡板(120),所述第二挡板(120)上设有限位槽(121),所述连接盘(30)上背向所述第一支撑台(11)设有限位条(34),所述限位条(34)与所述限位槽(121)卡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1)的槽壁上贯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朝向所述限位槽(121)内部的一端设有沉头孔,所述沉头孔中设有弹簧;所述弹性插接杆(122)滑动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弹性插接杆(122)中用于插接的一端朝向所述限位槽(121)的内部,所述弹性插接杆(122)用于插接的一端呈楔形结构,且楔形结构中的斜面朝向上方;所述弹性插接杆(122)上径向设有限位杆,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抵接所述沉头孔的孔底。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1)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之间设有柔性支撑网(7),所述柔性支撑网(7)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连接,另一对边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婴幼儿输液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座椅,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铰接连接,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设有折叠板,折叠板的一组对向侧边分别与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铰接连接;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中设有卡接槽,第二支撑架的顶部设有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的顶部设有弹性插接杆,座椅的底部设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底部设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与卡接槽卡接配合,连接盘的底部设有插接孔,插接孔与弹性插接杆插接配合,该输液架在非使用状态时可以进行折叠收纳,同时座椅与下方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能够分离,使得婴幼儿的输液过程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荣敬,邢鑫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0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