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自动化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所述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等涉及框体和屏幕组装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1、通常,电子产品的组装工艺包括屏幕、中框以及背板的组装,其中,尤其以屏幕和中框的组装(即“组屏”)精度要求最高。
2、在传统的组屏工艺中,屏幕和中框的上料、检测和组装存在以下不足:
3、一、工艺设计不合理,导致设备体积臃肿,效率无法满足工艺要求;
4、二、组屏精度有待提高,不良率始终无法有效降低;
5、三、无法实现高速组屏,各工序由于衔接问题,无法提升整体节拍。
6、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发明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用于组装电子产品的屏幕和中框;所述工艺包括中框以及屏幕的上料工序、中框以及屏幕的位置检测工序、屏幕的位置调整工序以及屏幕和中框的组装工序;
4、其中,所述中框以及屏幕的上料工序用于分别对中框和屏幕进行上料;
5、所述中框以及屏幕的位置检测工序用于分别对中框和屏幕的空间位置进行拍照检测,并算得屏幕用于位置调整的补偿量;
6、所述屏幕的位置调整工序用于将所述屏幕按照位置检测工序中算得的所述补偿量调整屏幕的空间位置,使屏幕轮廓在z轴方向与中框的屏幕结合处的轮廓精确对位;
7、所述屏幕和中框的组装工序用于将调整位置后的所述屏幕沿z轴组装至所述中框上。
8、本发明涉及产品中框和屏幕的组装,不涉及背板的组装。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屏幕的位置调整工序后可再次进行拍照检测,若依然存在偏差则继续调整屏幕位姿,直至其满足精确组装的要求。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算得屏幕用于位置调整的补偿量的方法为:
11、通过摄像模块分别获得所述中框的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屏幕的位置信息,两者的位置信息均至少包括x轴和y轴的位置数据;
12、将两者的位置信息换算至同一坐标系中,并算得两者的位置差;
13、将所述位置差作为所述屏幕用于位置调整的补偿量。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中框以及屏幕的位置检测工序中,还包括通过下方摄像模块对屏幕底部排线的拍照检测,并根据所述屏幕排线的位置数据移动屏幕,使屏幕排线穿过所述中框,然后再通过上方摄像模块对屏幕轮廓进行拍照检测,算得所述补偿量。借此设计,可确保经过所述屏幕的位置调整工序之后的屏幕不仅能保证轮廓和中框的精确对位,且排线也穿设于中框的内部。
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工艺开始前,对所述中框中对应所述屏幕的结合处进行预点胶。
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屏幕和中框的组装工序后,将所述屏幕与所述中框保持压合状态,以确保两者结合度。
1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组装检测工序,用于对组装完成的中框和屏幕的组合体进行视角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构剔除不良品。所述不良品即存在组装偏差等瑕疵的组合体。
1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高速组屏工艺可通过一组屏设备实现,所述组屏设备包括:
19、中框上料模块,该中框上料模块包括用于将中框上料工位上的中框抓取到一中框载具上的第一抓取机构;所述中框载具设于一载具传输机构上,并经载具传输机构驱动水平移动至一组屏工位;
20、屏幕上料模块,该屏幕上料模块包括用于将屏幕上料工位上的屏幕抓取到一屏幕载具上的第二抓取机构,且对应所述屏幕载具还设有一第三抓取机构,该第三抓取机构对应一拍照检测模块设置;
21、拍照检测及组屏模块,该拍照检测及组屏模块包括上方摄像模块,该上方摄像模块对应所述组屏工位中的所述中框载具的上方设置,用于实施中框的拍摄;所述屏幕经所述第三抓取机构驱动,移动至所述上方摄像模块与所述组屏工位之间实施屏幕的拍摄,并驱动屏幕下降与中框组合;其中,所述第三抓取机构至少驱动所述屏幕做包括x轴、y轴、z轴的平移以及绕z轴的旋转。
2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框载具、组屏工位均可设置多组,通过第一抓取机构的节拍控制,逐个将中框抓取到各中框载具中,每个中框载具分别经驱动移动至各自对应的组屏工位处。
2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屏幕载具可设置和组屏工位的数量一致,通过第二抓取机构的节拍控制,逐个将屏幕抓取到各屏幕载具中,并通过第三抓取机构的节拍控制,逐个将屏幕抓起进行位置检测和位置补偿后,放置于各组屏工位中的中框上进行组屏。
2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抓取机构滑动设置于一x轴平移轨道上,所述中框载具位于所述中框上料工位的x轴方向的一侧;
25、所述第二抓取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x轴平移轨道上,并与所述第一抓取机构分列于x轴平移轨道的y轴方向的两侧,所述屏幕载具位于所述屏幕上料工位的x轴方向的一侧;
26、所述第三抓取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x轴平移轨道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抓取机构的x轴方向的一侧。
27、各抓取机构均可以是真空吸附组件。
2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框上料工位处设有第一上料传输机构,如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一水平传送带;所述屏幕上料工位处设有第二上料传输机构,如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水平传送带;所述载具传输机构为沿y轴方向设置的传送轨道。
2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框载具包括下模座以及至少一对压杆组件;
30、所述下模座中具有与所述中框外轮廓对应的定位槽;
31、所述压杆组件包括压杆和弹性件,所述压杆经驱动相对所述下模座转动设置,且压杆的压头对应下模座的定位槽的上方设置;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作用于所述压杆上,第二端间接或直接作用于所述下模座,并使所述压杆的压头保持朝向所述定位槽下压的趋势。
32、所述压杆的下端与一气缸的顶出端传动设置且滚动配合,当屏幕未与中框组合时,气缸驱动压杆旋转,压杆克服弹簧的张力使压杆上端的压头向后抬起,此时压头并不位于定位槽的上方;当屏幕与中框组合后,气缸取消对压杆推力,弹簧恢复对压杆上端的顶推,迫使压头压紧下模座中的屏幕和中框。
3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中框载具包括下模座以及上模盖,该上模盖经驱动相对所述下模座做打开和闭合的动作,且在闭合时,压紧位于下模座中的屏幕和中框。
3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拍照检测及组屏模块还包括下方摄像模块,该下方摄像模组位于所述组屏工位下方的一侧;所述第三驱动机构抓取所述屏幕移动至所述下方摄像模组的上方实施屏幕下方排线的拍摄。
35、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案,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
36、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连接”或“定位”,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直接作实体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组件或装置相互操作或动作。
37、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38、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本案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案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案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39、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均为方向性用词,在本案中仅为说明各结构之间位置关系,并非用以限定本案保护方案及实际实施时的具体方向。
4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4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用于组装电子产品的屏幕和中框;工艺包括:中框以及屏幕的上料工序,用于分别对中框和屏幕进行上料;中框以及屏幕的位置检测工序,用于分别对中框和屏幕的空间位置进行拍照检测,并算得屏幕用于位置调整的补偿量;屏幕的位置调整工序用于将所述屏幕按照位置检测工序中算得的所述补偿量调整屏幕的空间位置,使屏幕轮廓在z轴方向与中框的屏幕结合处的轮廓精确对位;屏幕和中框的组装工序,用于将调整位置后的屏幕沿z轴组装至所述中框上。
42、具体的,本发明的中框载具、组屏工位均可设置多组,通过第一抓取机构的节拍控制,逐个将中框抓取到各中框载具中,每个中框载具分别经驱动移动至各自对应的组屏工位处。
43、具体的,本发明的屏幕载具可设置和组屏工位的数量一致,通过第二抓取机构的节拍控制,逐个将屏幕抓取到各屏幕载具中,并通过第三抓取机构的节拍控制,逐个将屏幕抓起进行位置检测和位置补偿后,放置于各组屏工位中的中框上进行组屏。
44、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优化中框、屏幕的上料以及检测、组装的整体节拍,不仅可保证组屏的精度,更可实现高速组屏,使本发明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良品率高的优点。
1.一种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用于组装电子产品的屏幕和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中框以及屏幕的上料工序、中框以及屏幕的位置检测工序、屏幕的位置调整工序以及屏幕和中框的组装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算得屏幕用于位置调整的补偿量的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中框以及屏幕的位置检测工序中,还包括通过下方摄像模块对屏幕底部排线的拍照检测,并根据所述屏幕排线的位置数据移动屏幕,使屏幕排线穿过所述中框,然后再通过上方摄像模块对屏幕轮廓进行拍照检测,算得所述补偿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工艺开始前,对所述中框中对应所述屏幕的结合处进行预点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屏幕和中框的组装工序后,将所述屏幕与所述中框保持压合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组装检测工序,用于对组装完成的中框和屏幕的组合体进行视角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构剔除不良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一组屏设备实现,所述组屏设备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上料工位处设有第一上料传输机构,所述屏幕上料工位处设有第二上料传输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产品的高速组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载具包括下模座以及至少一对压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