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可变位配重装置、其变位方法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1、一般地,在起重机的转台后尾框架下方挂接有配重(转台下部和底盘连接,上部和起重臂连接,一般由转台前段和转台后尾框架组成,转台后尾框架用于卷扬的安装和挂接配重),用以为整机吊重提供反向的抗倾翻力矩,保证整机处于力矩平衡状态。随着起重机臂长和吊重能力的增加,要求起重机具备更强的抗倾翻性能。配重提供的抗倾翻力矩w=q×l,其中q为配重重量,l为配重重心与转台回转中心的距离。通过组合式配重增加配重重量为常规手段,但是将导致客户购车成本大幅增加,同时额外配重需要单独车辆运送,大幅增加使用成本。调节配重重心与转台回转中心的距离l,在起重前将配重后移,在行驶前将配重收回,是更经济有效的方案。
2、图1所示为现有可变位配重装置前置状态示意图,该配重变位装置采用四油缸实现配重的移动,四个油缸对称布置在卷扬箱1两侧。以正面为例,两油缸的上铰点(a、b)铰接在卷扬箱1上,两油缸的下铰点(c、d)铰接在配重2纵向中心面上。当配重需要后移时,两油缸同步动作,油缸a伸出、油缸b缩回,实现配重2向后移动到目标位置,如图2所示。
3、现有可变位配重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于:
4、(1)配重变位需要四油缸联动,且需保证油缸运动的一致性,导致液压系统及运动控制复杂、成本高;单侧采用双油缸驱动,单侧运动速度受双油缸影响,两侧油缸的运动速度同步性难以保证,会出现一侧快、一侧慢的情况,导致油缸变位时倾斜。(2)配重变位路径为圆弧形,对下部空间有较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控制简单、配重变位沿直线移动的可变位配重装置;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可变位配重装置的变位方法;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包括该变位配重装置的起重机。
2、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包括设置在卷扬箱下方的配重,卷扬箱左右侧后端分别铰接一支撑摆臂,支撑摆臂另一端具有配重挂接杆,用于挂接配重;配重顶面设置第一限位槽,用于配合卷扬箱底部的限位条,以限制配重做前后直线移动并实现配重左右限位;卷扬箱左右侧前端分别设置一驱动缸,用于驱动对应侧支撑摆臂旋转,使得配重前后直线移动,实现变位;配重上开设有当其前后直线移动时,供配重挂接杆滑动的长圆孔。
3、进一步地,驱动缸另一端与对应侧支撑摆臂侧面中部铰接相连。
4、进一步地,现有可变位配重装置中,油缸挂接点在一条横向直线上且采用铰点挂接,配重变位时摇晃明显。为此,设置长圆孔截面呈“凸”形,配重挂接杆底部具有在长圆孔中托住配重的托盘结构。本发明配重挂接点和配重接触面大,变位时配重不易晃动,安全可靠。
5、进一步地,现有可变位配重装置配重固定手段不牢靠,配重收回行驶时,配重晃动,存在安全风险。为此,在卷扬箱后端设置配重限位缸,用于向下顶住配重防止其上下晃动。
6、进一步地,卷扬箱底面前端设置限位块,限位块具有前高后低的斜面,用于对配重进行前向移动限位和上下限位;配重顶面前端与限位块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限位槽。
7、进一步地,卷扬箱前端设置用于对支撑摆臂进行旋转限位的摆臂限位板。
8、本发明通过上述的配重限位手段,可有效避免配重上下晃动的问题,保证起吊及行驶状态下的安全性。
9、进一步地,驱动缸和配重限位缸采用液压油缸或电缸。
10、本发明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的变位方法,包括:配重由前置状态变位至后置状态,配重限位缸缩回,两侧驱动缸同步伸出,推动两支撑摆臂旋转,在限位条的限制下,带动配重向后水平运动,同时配重挂接杆在长圆孔内做直线运动;支撑摆臂旋转到位后,驱动缸和摆臂限位板共同实现支撑摆臂的前后限位;配重限位缸伸出顶住配重前端实现上下限位。
11、进一步地,所述的变位方法还包括:配重由后置状态变位至前置状态,配重限位缸缩回,两侧驱动缸同步缩回,拉动支撑摆臂旋转,在限位条的限制下,带动配重向前水平运动,同时配重挂接杆在长圆孔内做直线运动;支撑摆臂旋转到位后,限位块限制配重前向移动、限制配重前端上下运动;配重限位缸伸出顶住配重后端实现上下限位。
12、本发明所述的起重机,包括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该起重机具有可变位配重装置所具有的所有优点。
13、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1)配重变位使用双油缸驱动,靠支撑摆臂支撑配重,安全可靠,相比于四油缸驱动,降低了液压系统复杂度、控制难度以及成本;(2)配重变位为直线变位,对下部空间要求低。
1.一种可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卷扬箱(1)下方的配重(2),卷扬箱(1)左右侧后端分别铰接一支撑摆臂(3),支撑摆臂(3)另一端具有配重挂接杆(32),用于挂接配重(2);配重(2)顶面设置第一限位槽(22),用于配合卷扬箱(1)底部的限位条(13),以限制配重(2)做前后直线移动并实现配重(2)左右限位;卷扬箱(1)左右侧前端分别设置一驱动缸(5),用于驱动对应侧支撑摆臂(3)旋转,使得配重(2)前后直线移动,实现变位;配重(2)上开设有当其前后直线移动时,供配重挂接杆(32)滑动的长圆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缸(5)另一端与对应侧支撑摆臂(3)侧面中部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长圆孔(21)截面呈“凸”形,配重挂接杆(32)底部具有在长圆孔(21)中托住配重(2)的托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卷扬箱(1)后端设置配重限位缸(7),用于向下顶住配重(2)防止其上下晃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卷扬箱(1)底面前端设置限位块(14),限位块(14)具有前高后低的斜面,用于对配重(2)进行前向移动限位和上下限位;配重(2)顶面前端与限位块(14)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限位槽(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卷扬箱(1)后端设置用于对支撑摆臂(3)进行旋转限位的摆臂限位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缸(5)和配重限位缸(7)采用液压油缸或电缸。
8.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的变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配重(2)由前置状态变位至后置状态,配重限位缸(7)缩回,两侧驱动缸(5)同步伸出,推动两支撑摆臂(3)旋转,在限位条(13)的限制下,带动配重(2)向后水平运动,同时配重挂接杆(32)在长圆孔(21)内做直线运动;支撑摆臂(3)旋转到位后,驱动缸(5)和摆臂限位板(16)共同实现支撑摆臂(3)的前后限位;配重限位缸(7)伸出顶住配重(2)前端实现上下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重(2)由后置状态变位至前置状态,配重限位缸(7)缩回,两侧驱动缸(5)同步缩回,拉动支撑摆臂(3)旋转,在限位条(13)的限制下,带动配重(2)向前水平运动,同时配重挂接杆(32)在长圆孔(21)内做直线运动;支撑摆臂(3)旋转到位后,限位块(14)限制配重(2)前向移动、限制配重(2)前端上下运动;配重限位缸(7)伸出顶住配重(2)后端实现上下限位。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位配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