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针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6月前  33


本技术涉及分拣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回针装置。


背景技术:

1、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钻孔操作,而对于不同加工需求的pcb电路板则需要用到不同的钻针,导致钻针的数量众多且型号不一。钻针通常根据型号进行归类并存放于对应的存料盒内,在pcb电路板生产过程中,需要从不同的存料盒内取出需要的钻针放入中转盒内,并将中转盒传送至对pcb电路板进行钻孔的区域进行使用。

2、待钻孔之后,需要将不同型号的钻针从中转盒内取出并放入对应的存料盒内,称为回针。为提高效率,现大多采用自动化装置进行回针操作,然而,在将中转盒内的钻针都会受到对应的存料盒内后,需要人工回收空的中转盒,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回针装置,能够解放人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该回针装置的稼动率。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回针装置,包括:

4、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平台,所述中转平台具有存放区域,所述存放区域被配置为放置中转盒;

5、流转机构,所述流转机构包括流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流转支架上的传送带;

6、移栽机构,所述移栽机构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夹持所述中转盒并将所述中转盒移动至所述传送带上。

7、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传送带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沿传送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阻挡组件,两个所述阻挡组件均能够阻挡所述中转盒或允许所述中转盒通过,所述传送方向为由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

8、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流转机构还包括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挡杆固定设置于所述流转支架并位于两个所述阻挡组件沿所述传送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一挡杆用于阻挡所述中转盒。

9、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流转机构还包括定位件,所述流转支架设置有抵接件,所述抵接件和所述定位件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所述定位件被配置为将被所述第一挡杆阻挡的所述中转盒推抵至所述抵接件。

10、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流转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第三阻挡组件,所述第三阻挡组件包括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挡杆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流转支架,所述第二挡杆用于阻挡所述中转盒。

11、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流转机构还包括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杆和所述阻挡组件之间。

12、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中转平台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存放区域,所述回针装置还包括:

13、存放支架,所述存放支架上开设有多个料槽,所述料槽用于放置存料盒,所述中转平台能够转动以使两端的所述存放区域依次朝向所述存放支架;

14、回针组件,包括取放件,所述取放件被配置为将所述中转平台靠近所述存放支架的所述存放区域内的所述中转盒内的钻针移动至所述存料盒内。

15、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移栽机构包括滑块、升降件和夹持组件,所述滑块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中转平台的方向移动,所述升降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块,所述夹持组件绕竖直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升降件。

16、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第二固定件、第二夹持件和抵接件,固定座设置于升降件,所述第二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抵接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座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接件。

17、作为上述回针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弹性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靠近所述抵接件。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针装置。该回针装置中,中转平台用于暂时放置盛有钻针的中转盒,在将中转盒内的钻针回收至对应的存料盒内后,移栽机构能够将空的中转盒移动至流转机构的传送带上,通过传送带进行传送至需要的位置,从而解放人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该回针装置的稼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4022)包括第一端(40221)和第二端(40222),所述第二端(40222)沿传送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阻挡组件,两个所述阻挡组件均能够阻挡所述中转盒(101)或允许所述中转盒(101)通过,所述传送方向为由所述第一端(40221)指向所述第二端(40222)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机构(402)还包括第一挡杆(4025),所述第一挡杆(4025)固定设置于所述流转支架(4021)并位于两个所述阻挡组件沿所述传送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一挡杆(4025)用于阻挡所述中转盒(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机构(402)还包括定位件(4026),所述流转支架(4021)设置有抵接件(40334),所述抵接件(40334)和所述定位件(4026)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4022)的两侧,所述定位件(4026)被配置为将被所述第一挡杆(4025)阻挡的所述中转盒(101)推抵至所述抵接件(4033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机构(40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端(40221)和所述第二端(40222)之间的第三阻挡组件(4028),所述第三阻挡组件(4028)包括第二挡杆(40281),所述第二挡杆(40281)沿竖直方向移动设置于所述流转支架(4021),所述第二挡杆(40281)用于阻挡所述中转盒(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转机构(402)还包括第一检测件(40291),所述第一检测件(40291)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杆(40281)和所述阻挡组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平台(4011)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存放区域,所述回针装置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栽机构(403)包括滑块(4031)、升降件(4032)和夹持组件(4033),所述滑块(4031)能够沿靠近或远离所述中转平台(4011)的方向移动,所述升降件(403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块(4031),所述夹持组件(4033)绕竖直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升降件(403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组件(4033)包括固定座(40331)、第二固定件(40332)、第二夹持件(40333)和抵接件(40334),固定座(40331)设置于升降件(4032),所述第二夹持件(4033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40332)上,所述抵接件(40334)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0331)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40333)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件(40332)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40331)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抵接件(4033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4033)还包括弹性件(40335),所述第二夹持件(40333)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件(40332)上,所述弹性件(40335)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件(40333)与所述第二固定件(40332)之间,所述弹性件(40335)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40333)靠近所述抵接件(4033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回针装置,涉及分拣设备技术领域。该回针装置包括中转机构、流转机构及移栽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中转平台,所述中转平台具有存放区域,所述存放区域被配置为放置中转盒;所述流转机构包括流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移栽机构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能够夹持所述中转盒并将所述中转盒移动至所述传送带上。该回针装置能够解放人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提高该回针装置的稼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新,杨畅,朱建,高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06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