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干燥综合征治疗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气阴两治中药复方。
背景技术:
1、干燥综合征,作为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其核心在于损害人体的外分泌腺功能,使得众多患者深感唾液与泪腺分泌减弱之苦,进而引发口腔和眼部的显著干燥症状。然而,此病症的影响范围远不止于此,它还可能扩展至其他外分泌腺,甚至非腺体组织,最终累及多个脏器并造成系统性的伤害。遗憾的是,医学界目前对于干燥综合征的根源和发病机制仍缺乏深入且全面的认识。
2、干燥综合征患者早期无症状、症状不典型或不突出,常被误以为外感,易被忽视。发病早期进行中医药干预,防燥邪入里,有望延缓疾病的发生和进展。随着干燥综合征病情进展,燥郁日久,出现难以缓解的口咽干燥等症状时,以阴虚燥热、津液亏虚为主,以益阴润燥为主要治法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免疫炎症反应。干燥综合征后期易导致多系统受累,出现咳嗽、发热、皮肤紫癜等,常合并肺间质病变、血小板减少等,已属肺痹、血证范畴。
3、在西医的治疗实践中,尚未找到能够完全根治此疾病的手段。当前的治疗重点更多地放在替代疗法与对症治疗之上。针对脏器受损的患者,常会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生物制剂等药物进行干预;而对于症状主要集中在口眼干燥的患者,则更多依赖于对症治疗的策略。相较于西医,中医对于干燥综合征的认识则显得更为独特和深入。中医多将此病症归因于燥邪作祟,并形象地称之为“燥痹”。在治疗方面,中医药亦展现出了其特有的优势和显著效果,为众多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气阴两治中药复方,针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好。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气阴两治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得:
4、石斛10-20g,木香4-8g;
5、莲子5-15g,芡实5-15g,明党参5-15g,龙眼肉10-15g,浮小麦10-20g;
6、络石藤5-10g,墨旱莲5-15g,桑葚5-15g;
7、粳米10-20g。
8、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可归结为上燥与下燥:
9、内外合邪,燥分气阴。外感邪气,首犯气分,耗伤肺胃津液,为上燥。上燥病在肺胃,邪多而虚少:邪气多为秋燥或温热,燥伤肺气则津液停聚,或温热化燥,燥气化火,继而耗伤肺津胃液,气分燥热。外感燥气,或兼夹风、温热诸邪,或可影响干燥综合征的发生与进展。如现代研究者认为“气运太过,燥气横逆,感而受之,燥痹乃成”,大热风燥之外邪横逆肆行,可导致津亏液伤;或认为外感燥邪并非来源于单纯外燥,五气均可致燥,多先犯卫表,或邪盛入里导致津液耗伤。
10、杂病内伤,或过食辛燥之物,损耗肝血肾精,病起于下焦阴分,为下燥,如“内伤者,乃人之本病,精血下夺而成,或因偏饵燥剂所致,病从下焦阴分先起”。下燥者,病在肝肾,邪少虚多:燥劫津液,阴虚火旺,复加精血夺伤,血虚化燥。阴分不足易致燥伤。体质与燥证相互影响,阴分不足,因虚感燥;燥气耗津,更伤阴分。如“夏热秋燥致伤,都因阴分不足”,因虚感邪,津伤化燥。而“阴分不足”包含阴虚和血虚两种情况。一方面,阴虚易化燥,“肝阴虚,燥气上薄”。亦有研究证明,阴虚体质人群是干燥综合征的易发人群,素体阴虚、津液不足是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机。另一方面,血虚易生燥,如“体质血虚,风温上受,滋清不应,气分燥也”,提示血虚体质更易感受风温邪气,形成气分燥证。
11、有鉴于此,本发明基于上燥治气、下燥治阴的理论,提出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气阴两治中药复方,该方中上燥治气对应药材——龙眼肉、莲子、芡实、木香、浮小麦、粳米,下燥治阴对应药材——石斛、墨旱莲、明党参、桑椹、络石藤。以下分别介绍各位药材的特性:
12、龙眼肉:甘温,归心脾。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既不滋腻,亦不壅滞,为滋补良药,善补心脾。现代研究表明:龙眼肉多糖作为优秀的抗炎剂和治疗肠道炎症的佐剂,抑制了炎症介质(包括tnf-α,il-6,no和pge2)的产生,并抑制了inos和cox-2基因的表达。此外,lpiia在caco-2细胞中减弱了肠道紧密连接通道蛋白claudin-2的表达,并增加了紧密连接屏障蛋白zo-1的表达。并且,龙眼肉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和对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
13、莲子:甘涩平,归脾肾心。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莲子甘可补益,性平力缓,药食两用。现代研究表明:莲子中的低分子量肽作为新型天然免疫调节饮食因子的潜力。莲子心富含酚类萃取物,对balb/c雌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促发炎及抗发炎细胞激素的影响。
14、芡实:甘涩平,归脾肾。健脾止泻,益肾固精。益肾健脾,作用与莲子相似。现代研究表明:从芡实种皮中提取的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潜力和抗疲劳作用。评估了体外抗氧化潜力,包括清除dpph、羟自由基活性和还原能力。
15、木香: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行气健脾。疏通气机,调畅脾胃,补而不滞。现代研究表明:木香酚内酯具有强大的抗炎活性,如nf-κb,tnf-α,no,诱导型inos,使cox-2,以及il-10升高。并且木香酚内酯可以通过上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来有效抑制乙醇诱导的mda的过量生产,增加耗尽的sod并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16、浮小麦:甘凉,归心。固表益气。益气阴,治疗阴虚发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浮小麦能"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现代研究表明:浮小麦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及酶类蛋白质、脂肪、钙等微量元素。参与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具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
17、粳米:益气、止烦、止泻,还能解毒、止痛、止汗、利溲、养胃阴。现代研究表明:粳米中抗氧化活性与β-谷甾醇和对羟基苯甲酸有关,并受其外观和颜色特征的影响。
18、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益胃生津,滋阴清热。善养阴生津止渴,为津伤口渴要药。现代研究表明:石斛可以通过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标,石斛中富含石斛碱,石斛胺等,主要有抗氧化、降血糖、免疫调节等作用。
19、墨旱莲:甘酸寒,归肝肾。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甘酸滋润,治疗阴虚火旺证。现代研究表明:补体介导的炎症和组织损伤是自身免疫疾病病理的重要驱动力,靶向抑制补体激活是这些疾病的有前途的治疗策略,墨旱莲提取物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均表现出对补体激活的显着抑制作用,并且对凝血系统无影响。墨旱莲提取物中富含多种化合物,包括噻吩衍生物,类固醇,三萜,类黄酮,聚乙炔,多肽和香豆素,具有抗肌毒性,抗出血,抗增殖,抗氧化剂,抗肿瘤,抗高血糖,抗痴呆,抗微生物,抗高血脂等作用。
20、明党参:甘微苦,归肺脾肝。养阴和胃,治疗肺阴虚证,脾胃阴虚证。现代研究表明:明党参内生菌具有多样性,其中芽胞杆菌属为优势菌株,有拮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高的菌株存在,其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抑制作用(叶晓婉,朱润琪,倪新程,等.明党参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j].微生物学杂志,2019,39(03):35-43.)明多糖保护pc12细胞免受aβ1-40诱导的损伤,可以预防或早期干预阿尔兹海默症。
21、桑椹:甘酸寒,归心肝肾。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治疗津伤口渴、消渴。现代研究表明:桑椹具有降低血糖、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特性,通过减轻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参与控制肝糖酵解和糖异生,肝糖代谢具有积极的降血糖作用。
22、络石藤:苦微寒,归心肝肾。祛风通络,凉血消肿。善走经脉,通达肢节,舒筋活络。现代研究表明:络石藤提取物及其活性化合物香草醛在肠系膜阻力动脉中呈浓度依赖性诱导血管舒张。这些结果表明,给予t.caulis提取物有助于降低血压。络石藤可能是通过调节akt1、tp53、tnf、il6、vegfa、mmp9、ptgs2等靶点,发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及调控细胞凋亡等作用来治疗ra。
23、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气阴两治中药复方,由君药(石斛、木香)、臣药(莲子、芡实、明党参、龙眼肉、浮小麦)、佐药(络石藤、墨旱莲、桑椹)以及使药(粳米)组成。全方共奏上燥治气、下燥治阴的功效,针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该气阴两治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得:
25、石斛15g,木香6g;
26、莲子10g,芡实10g,明党参10g,龙眼肉12g,浮小麦15g;
27、络石藤6g,墨旱莲10g,桑葚10g;
28、粳米15g。
29、具体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药材混合,加入3-5倍重量的水,浸泡30min,再煎煮30min;过滤除去滤渣,得到汤剂。
1.一种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气阴两治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阴两治中药复方,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得:
3.制备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气阴两治中药复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药材混合,加入3-5倍重量的水,浸泡30min,再煎煮30min;过滤除去滤渣,得到汤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