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拇外翻矫形袜,属于康复医疗产品。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康复医疗产业得以稳步发展。其中,矫形器产业作为康复产业的一部分,目前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据市场反馈,诸多消费者反映佩戴矫形器时体感不佳,如穿戴不便、活动受限、皮肤磨损、材质太硬等方面的问题。
2、拇外翻(hallux valgus,hv)畸形是足部常见的一种畸形,主要表现为拇趾外翻及第1跖趾关节半脱位或完全性脱位。拇趾外翻使第1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不断受到牵拉,第1、2跖骨间夹角加大,关节囊反应性增厚,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局部的皮肤突出和鞋面摩擦在皮肤和关节囊间形成拇囊炎。现有技术常用的拇外翻矫形器的种类及缺点如下:
3、传统的拇外翻矫形器,是采用硬质塑料材质的垫片直接矫形。对畸形部分生硬牵引挤压,利用物理牵引力矫正畸形。塑料材质的矫形器对于组织和皮肤来说过于坚硬,给已经因磨损挤压而不适的皮肤造成进一步的摩擦挤压,会导致使用者有强烈的不适感。而且硬质矫形器的大小形状限制了使用时间和空间,只能在特定时间暴露足部进行使用。
4、硅胶材质的拇外翻矫形器,产品通体采用高分子材料硅胶。但由于硅胶厚度太大、穿着不舒适以及对皮肤摩擦太大,从而减弱了拇趾周围对外界感觉的剌激。同时产品透气性差且不吸汗,更容易出现足趾从产品中滑出的问题。产品整体设计后跟的套带设计对跟腱的压力太大,且采用单一趾的分趾设计对拇外翻关节作用的应力不大,通过试穿发现产品佩戴后再穿戴鞋袜并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日常穿戴的拇外翻矫形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拇外翻矫形器穿戴不便、活动受限,容易导致皮肤磨损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拇外翻矫形袜,其包括与患者足部尺寸相适应的袜体,袜体的足尖部位为三个独立区域,第一区域与患者拇趾相对应供患者拇趾进入,第二区域与患者的第二趾、第三趾和第四趾对应供患者第二趾、第三趾和第四趾同时进入,第三区域与患者第五趾对应供患者第五趾进入;所述袜体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为包绕在第一区域周向上和第三区域周向上的环扣结构,弹性带依次沿袜体内侧靠近足底边缘位置、袜体足跟后部靠近足跟底面位置、及袜体外侧靠近足底边缘位置设置。
3、所述弹性带两端的环扣结构分别斜向包绕在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周向上。
4、所述袜体采用固定在一起的双层结构,所述弹性带固定在双层结构之间。
5、所述弹性带与袜体一体编织而成。
6、所述袜体的材质为棉质或氨纶或聚氨酯弹性纤维或尼龙。
7、所述弹性带的材质为高弹织物或者合成纤维复合材质。
8、所述袜体的袜口部位具有弹力环结构。
9、所述袜体的袜口部位为螺纹袜口。
10、所述袜体的足跟底面的位置具有加强环。
11、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均为前端封闭的结构。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袜体上设置环绕结构的弹性带,通过弹性带提供矫形所需应力。弹力带上靠近袜体第一区域上的环扣结构部位可对第一跖骨施以向内的应力(即内收应力),牵拉第一跖骨头,抑制拇指外翻,防止损关节囊伤,缓解关节炎症;同时保护第一跖骨头软骨,防止损关节囊伤,减少关节炎症反应。弹力带上靠近袜体第三区域上的环扣结构部位对第五趾骨施加向外的应力,以减少小趾畸形及小趾囊炎的可能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拇外翻合并小趾囊炎。弹性带上的两个环扣结构为足趾环绕型锚点,通过对第一足趾及第五足趾进行环绕型包裹,避免局部应力集中。
13、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较强的矫正应力,袜体可采用现有技术相同的袜子材质,具有柔软舒适,无痕亲肤、美观轻便等特点,可穿鞋使用;还可以缓解拇外翻突出部位皮肤受到的摩擦和挤压,减少皮肤损伤。袜体可采用轻薄舒适的材质,相对现有技术的拇外翻矫形器,能对受应力的部位提供较强的感觉刺激,还可以防止畸形带来的皮肤损伤。
14、优选的,环扣结构分别斜向包绕在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周向,使得弹性带的整体走向流畅,使应力更容易施加在第一跖骨和第五跖骨上。
15、优选的,袜体可采用现有技术相同的袜子材质,采用纤维材质和高弹立体编织制作,具有舒适透气的优点;采用纯棉材质,吸湿性与透气性也相对莱卡或尼龙产品较好。
16、优选的,袜体的袜口处的弹力环使得使用中,袜体不易滑脱;螺纹袜口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袜口的舒适度。
17、优选的,袜体足跟底面的加强环增加袜体的耐磨性,可以延长袜体的使用寿命。
18、优选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均为前端封闭的结构,使用时脚趾前端不露出,适合大多数人群使用。
1.一种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患者足部尺寸相适应的袜体,袜体的足尖部位为三个独立区域,第一区域与患者拇趾相对应供患者拇趾进入,第二区域与患者的第二趾、第三趾和第四趾对应供患者第二趾、第三趾和第四趾同时进入,第三区域与患者第五趾对应供患者第五趾进入;所述袜体上固定连接有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为包绕在第一区域周向上和第三区域周向上的环扣结构,弹性带依次沿袜体内侧靠近足底边缘位置、袜体足跟后部靠近足跟底面位置、及袜体外侧靠近足底边缘位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两端的环扣结构分别斜向包绕在第一区域和第三区域的周向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体采用固定在一起的双层结构,所述弹性带固定在双层结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与袜体一体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体的材质为棉质或氨纶或聚氨酯弹性纤维或尼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的材质为高弹织物或者合成纤维复合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体的袜口部位具有弹力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体的袜口部位为螺纹袜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袜体的足跟底面的位置具有加强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拇外翻矫形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均为前端封闭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