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xiaoxiao6月前  41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转子是永磁机的关键部件,而为了防止高次谐波在转子铁心表面产生涡流损耗,电机转子铁心表面是不加工的,这就要求提高转子冲片叠压过程中的直线度及轴心垂直度。

2、以往的转子冲片叠压都是通过人工实现的,人工叠压对工人所需的操作技能具有很高的要求,况且人工叠压的精度还不能达到上述转子的使用要求,同时人工叠压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拧紧螺栓将支撑杆与稳定环相连接后,使用固定杆贯穿顶板延伸至圆槽内与定位柱相连接,完成对工装体固定,启动电机后,使螺纹杆旋转,轴承套跟随旋转,通过滑套在滑杆上滑行,让轴承套跟随在螺纹杆上移动,驱动升降板下降,使挤压板与待叠压的转子相抵接,并通过下沉座的不断下降,挤压板通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自身也可在凹槽中移动,并对弹簧进行挤压,当一块转子挤压完毕后,下沉座上升,与工装体之间预留有空间,供工作人员再次放入转子至方槽口,再次重新进行挤压,依次循环挤压,完成对转子的叠压,无需人工进行叠压,提升了叠压精准度和整体的工作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包括基座、支撑框架、按压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转子叠压组件,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基座上,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上,所述转子叠压组件包括设置于基座上表面、并位于按压组件竖直下方的工装体,绕所述工装体上表面一周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转子的方槽,所述按压组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驱动朝向工装体移动,将转子依次叠压至方槽中。

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框架上的螺纹杆和两个滑杆,所述螺纹杆和滑杆远离支撑框架一端与基座相连接,所述基座上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杆旋转适配的轴承座,所述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与螺纹杆相连接。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滑杆分别设置于螺纹杆的两侧,且两个滑杆与螺纹杆相互平行,所述螺纹杆上套设有轴承套,所述滑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轴承套和滑套外侧套接有升降板。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板下表面的衔接杆,所述衔接杆远离升降板一端连接有下沉座,所述下沉座朝向工装体一侧表面向内开设有一端呈开口状的凹槽。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内底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凹槽开口一端连接有挤压板。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内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挤压板两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延伸至滑槽内。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子叠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工装体下表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表面居中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外侧套接有底板。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装体内居中开设有圆槽,且工装体通过圆槽插接于定位柱外侧,所述工装体上表面还设置有稳固单元。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稳固单元包括设置于工装体上表面的稳定环,所述稳定环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远离稳定环一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内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顶板延伸至圆槽内与定位柱相连接。

11、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2、s1、首先将底板通过锤击的方式套接于定位柱上,并在定位柱上移动至底部,随后将工装体内部圆槽与定位柱相对齐,使工装体安装于定位柱外侧;

13、s2、将稳定环放置于工装体上表面,通过拧紧螺栓将支撑杆与稳定环相连接后,使用固定杆贯穿顶板延伸至圆槽内与定位柱相连接,完成对工装体固定;

14、s3、将需要叠压的转子片放置于方槽口,启动电机,电机动力输出端驱动螺纹杆,在轴承座的配合下,使螺纹杆旋转,轴承套跟随旋转,通过滑套在滑杆上滑行,让轴承套跟随在螺纹杆上移动,驱动升降板下降;

15、s4、随着升降板的下降,驱动下沉座靠近工装体,使挤压板与待叠压的转子相抵接,并通过下沉座的不断下降,挤压板通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自身也可在凹槽中移动,并对弹簧进行挤压;

16、s5、随着挤压板的挤压,可将转子压至于方槽中,此时工作人员可添加新的转子,再次重新进行挤压,依次循环挤压,完成对转子的叠压。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拧紧螺栓将支撑杆与稳定环相连接后,使用固定杆贯穿顶板延伸至圆槽内与定位柱相连接,完成对工装体固定,启动电机后,使螺纹杆旋转,轴承套跟随旋转,通过滑套在滑杆上滑行,让轴承套跟随在螺纹杆上移动,驱动升降板下降,使挤压板与待叠压的转子相抵接,并通过下沉座的不断下降,挤压板通过滑块在滑槽中滑动,自身也可在凹槽中移动,并对弹簧进行挤压,当一块转子挤压完毕后,下沉座上升,与工装体之间预留有空间,供工作人员再次放入转子至方槽口,再次重新进行挤压,依次循环挤压,完成对转子的叠压,无需人工进行叠压,提升了叠压精准度和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支撑框架(2)、按压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转子叠压组件,所述支撑框架(2)设置于基座(1)上,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2)上,所述转子叠压组件包括设置于基座(1)上表面、并位于按压组件竖直下方的工装体(3),绕所述工装体(3)上表面一周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转子的方槽(4),所述按压组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驱动朝向工装体(3)移动,将转子依次叠压至方槽(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框架(2)上的螺纹杆(5)和两个滑杆(6),所述螺纹杆(5)和滑杆(6)远离支撑框架(2)一端与基座(1)相连接,所述基座(1)上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杆(5)旋转适配的轴承座(7),所述支撑框架(2)上还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动力输出端与螺纹杆(5)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杆(6)分别设置于螺纹杆(5)的两侧,且两个滑杆(6)与螺纹杆(5)相互平行,所述螺纹杆(5)上套设有轴承套(9),所述滑杆(6)上套设有滑套(10),所述轴承套(9)和滑套(10)外侧套接有升降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板(11)下表面的衔接杆(12),所述衔接杆(12)远离升降板(11)一端连接有下沉座(13),所述下沉座(13)朝向工装体(3)一侧表面向内开设有一端呈开口状的凹槽(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内底部设置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靠近凹槽(14)开口一端连接有挤压板(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内两侧开设有滑槽(17),所述挤压板(16)两侧设置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延伸至滑槽(17)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叠压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工装体(3)下表面的固定座(19),所述固定座(19)表面居中设置有定位柱(20),所述定位柱(20)外侧套接有底板(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体(3)内居中开设有圆槽,且工装体(3)通过圆槽插接于定位柱(20)外侧,所述工装体(3)上表面还设置有稳固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单元包括设置于工装体(3)上表面的稳定环(22),所述稳定环(22)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板远离稳定环(22)一端连接有顶板(24),所述顶板(24)内插接有固定杆(25),所述固定杆(25)贯穿顶板(24)延伸至圆槽内与定位柱(20)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机转子叠压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座、支撑框架、按压组件、高度调节组件和转子叠压组件,所述支撑框架设置于基座上,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于支撑框架上,所述转子叠压组件包括设置于基座上表面、并位于按压组件竖直下方的工装体,绕所述工装体上表面一周等距间隔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转子的方槽,所述按压组件通过高度调节组件驱动朝向工装体移动,将转子依次叠压至方槽中。下沉座上升,与工装体之间预留有空间,供工作人员再次放入转子至方槽口,再次重新进行挤压,依次循环挤压,完成对转子的叠压,无需人工进行叠压,提升了叠压精准度和整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安冠豪,许丰,曾龙伟,蔡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中船现代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