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

xiaoxiao6月前  48


本申请涉及医疗护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1、压力输液装置主要用于输血输液时的快速加压输入,以帮助血液、血浆、心脏停博液等生理盐水袋液体尽快进入人体,广泛用于医院、战场、野外等场合,是急诊、手术室、麻醉、重症等临床科室的紧急输液补液操作和各种有创动脉压检测的临床紧急救治之必备品。

2、现有的压力输液装置充气时,需用手频繁捏充气球,气体通过阀门、气管,流入生理盐水袋的气囊内,在手动捏充气球时,需捏多次才能达到所需压力,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尤其在就诊人数众多的大医院及重要科室,带来工作量的大大增加,对于有限精力的临床医生来说,就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病人本身的病情变化了。

3、由此,对于本领域研发人员来说,亟需研发一种便于临床医生使用的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该装置通过拉动设置在自动充气囊内的气体压缩瓶的拉动线栓使充气囊自动充气并实现定量压力,满足临床使用,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压力输液装置因操作繁琐而带来的费时费力、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中空结构内放置有生理盐水袋和自动充气囊;所述自动充气囊内放置有气体压缩瓶,所述气体压缩瓶的瓶口处设置有拉动线栓,所述拉动线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气体压缩瓶的瓶口处,另一端伸出所述装置壳体外。

3、进一步地,所述生理盐水袋和自动充气囊平行并列放置。

4、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囊靠近所述生理盐水袋一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粘结贴。

5、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压缩瓶为co2气体压缩瓶。

6、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囊远离所述生理盐水袋一侧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co2气体压缩瓶的粘结扣。

7、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挂环。

8、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的下部开设有孔口。

9、进一步地,所述孔口包括用于使所述生理盐水袋的注药管口和动脉压力换能器连接口穿过的第一孔口和用于使拉动线栓穿过的第二孔口。

10、进一步地,所述自动充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穿过所述拉动线栓的密封穿设口,所述密封穿设口与所述气体压缩瓶的瓶口相对应。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如下:

12、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该装置通过拉动设置在自动充气囊内的气体压缩瓶的拉动线栓使充气囊自动充气并实现定量压力,满足临床使用,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优点。

13、并且,本申请该动脉压力输液装置的设计是一次性的一人一用设计,相对循环使用的手捏充气球压力袋具有医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的优点。简单便捷的使用使得医生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到危重病人本身,关注病情变化,大大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便利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该压力输液装置用于野外急救场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中空结构内放置有生理盐水袋和自动充气囊,所述生理盐水袋和自动充气囊平行并列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囊靠近所述生理盐水袋一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粘结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囊远离所述生理盐水袋一侧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co2气体压缩瓶的粘结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的上部设置有挂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的下部开设有孔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包括用于使所述生理盐水袋的注药管口和动脉压力换能器连接口穿过的第一孔口和用于使拉动线栓穿过的第二孔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充气囊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穿过所述拉动线栓的密封穿设口,所述密封穿设口与所述气体压缩瓶的瓶口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自动充气动脉压力输液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中空结构内放置有生理盐水袋和自动充气囊;所述自动充气囊内放置有气体压缩瓶,所述气体压缩瓶的瓶口处设置有拉动线栓,所述拉动线栓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气体压缩瓶的瓶口处,另一端伸出所述装置壳体外。本申请通过拉动设置在自动充气囊内的气体压缩瓶的拉动线栓使充气囊自动充气并实现定量压力,满足临床使用,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手捏充气球压力袋因操作繁琐而带来的费时费力、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莹,白鹏,史成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1127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