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

xiaoxiao9天前  11


本技术涉及麻醉注射,尤其是涉及一种套筒。


背景技术:

1、手术中通常采用局部麻醉的麻醉方式,来缓解病人的疼痛。一般在穿刺针穿刺过程中沿途同时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可达到手术的麻醉需求。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7107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局部麻醉药物注射用套筒,包括:内管,供导丝穿过;外管,与所述内管同轴,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以及环形顶面,设置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的顶端,与所述内管的外壁以及所述外管的内壁连接,与所述内管以及所述外管配合构成顶端密封的注射腔,其中,所述外管的预定位置处设置有将所述注射腔与外界连通的通道口,该通道口呈圆筒状,供注有所述局部麻醉药物的注射针插入。上述方案中利用套筒内部的注射腔能够配合外部的注射器完成二次麻醉药物的注射。

3、作为现有技术的上述方案存在不足是,在套筒上的通道口与注射器连接时,会带动套筒晃动,而套筒是采用不锈钢的材质制成,质地较硬,插入皮肤的一端也会晃动,容易造成人体的组织损伤和插入皮肤一端出现松动,同时插入端晃动也容易导致麻醉位置与手术靶点位置偏移,影响后续的麻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注射器与通道口连接时,容易导致筒体出现晃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套筒,包括筒体和通道口。

4、筒体;所述筒体的轴心位置设有两端开口的定位通道,所述筒体的侧壁内部开设有上端封闭下部开口的注液通道,所述筒体的上部可相对下部摆动。

5、通道口,所述通道口设置在筒体侧壁的上部位置,所述通道口与注液通道的内部连通,用于和外部的注射器配合实现麻醉药物的注射。

6、优选的,所述筒体包括处于下部的硬质插入段、处于上部的注液段和用于连接硬质插入段与注液段的柔性连接部。

7、优选的,所述筒体包括处于下部的硬质插入段和处于上部的柔性注液部。

8、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长度为24cm-28cm。

9、优选的,所述定位通道的内径为1mm-1.2mm。

10、优选的,所述硬质插入段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硬质插入段的长度为10cm-15cm。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部和下部可相对摆动的筒体,能够使得在通道口与外部的注射器配合时,减少筒体的晃动,从而避免筒体插入皮肤的一端出现松动和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的情况,同时减少筒体插入端的晃动,也能够使得麻醉位置与手术靶点位置不发生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包括处于下部的硬质插入段(101)、处于上部的注液段(103)和用于连接硬质插入段(101)与注液段(103)的柔性连接部(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包括处于下部的硬质插入段(101)和处于上部的柔性注液部(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长度为24cm-2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道(2)的内径为1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插入段(101)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5),所述硬质插入段(101)的长度为10cm-15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麻醉注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筒,包括筒体和通道口,所述筒体的轴心位置设有两端开口的定位通道,所述筒体的侧壁内部开设有上端封闭下部开口的注液通道,所述筒体的上部可相对下部摆动,通道口,所述通道口设置在筒体侧壁的上部位置,所述通道口与注液通道的内部连通,用于和外部的注射器配合实现麻醉药物的注射,通过设置上部和下部可相对摆动的筒体,能够使得在通道口与外部的注射器配合时,减少筒体的晃动,从而避免筒体插入皮肤的一端出现松动和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的情况,同时减少筒体插入端的晃动,也能够使得麻醉位置与手术靶点位置不发生偏移。

技术研发人员:马相飞,吕时甲,王永,赵秀霞,杜学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1201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