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外板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xiaoxiao6月前  43


本发明属于车门外板,特别涉及一种车门外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车门外板的抗凹性能是一项衡量车门设计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车门外板抗凹性能,对提高车门刚度、模态,优化车身nvh有极大帮助。为提高外板的局部抗凹性能,传统上往往是在开发前期采用合理布局的加强板做支撑,使用隔震胶与外板连接的方式;而在试制阶段开始之后,往往采用局部增加补强胶片的形式,对外板局部进行补强。以上方法均是增加零件或材料的方式,来提高外板抗凹性能,缺点是需要增加车门重量,且会造成外板的不同位置刚度不均匀。

2、此外,传统车门外板,通常采用钣金冲压形式,工序多且需要进行防腐处理。同时,外观方面也需要喷涂面漆,已达到不同的外观效果。这种这种制造方法,涉及的工艺路线长,生产节拍慢,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车门外板及其制作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门外板,包括支撑板、网格面和外观板;

4、所述支撑板中部镂空;

5、所述网格面铺满支撑板的中部镂空;

6、所述支撑板通过注塑工艺安装在外观板内侧。

7、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用于上述的一种车门外板,包括以下步骤:

8、通过金属压铸得到一体的支撑板和网格面;

9、将支撑板和网格面作为嵌入件放入外观板的注塑模具中;

10、往注塑模具中注入热熔体,得到支撑板、网格面和外观板的一体成型件。

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和网格面的材质包括铝合金和镁合金。

12、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和网格面的材质为铝合金。

13、优选地,所述支撑板和网格面的材质为镁合金。

14、优选地,采用镁合金制作的支撑板和网格面采用电泳处理进行防腐。

15、优选地,所述外观板的热熔体为塑料。

16、优选地,所述外观板的热熔体为聚氨酯。

17、优选地,采用聚氨酯注塑得到的外观板免喷涂。

18、优选地,所述支撑板镂空结构的厚度基于需要达到的车门外板性能进行调整。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外板,采用压铸与注塑两种工艺,其首先通过金属压铸工艺加工支撑板和网格面,然后将支撑板和网格面作为嵌入件放置到注塑模具中,最后通过注塑得到一体的支撑板、网格面和外观板,其中支撑板和网格面可提高外板抗凹性能,同时对于整个外板来说可实现轻量化,减少工序,提升nvh(噪声、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性能等优点;

21、2、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聚氨酯进行注塑,可以做到带色注塑,有助于实现车门外板轻量化、免喷涂、提升外观质量等多重优点。

22、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1)、网格面(2)和外观板(3);

2.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和网格面(2)的材质包括铝合金和镁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和网格面(2)的材质为铝合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和网格面(2)的材质为镁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镁合金制作的支撑板(1)和网格面(2)采用电泳处理进行防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板(3)的热熔体为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板(3)的热熔体为聚氨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聚氨酯注塑得到的外观板(3)免喷涂。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所述的一种车门外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镂空结构的厚度基于需要达到的车门外板性能进行调整。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车门外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门外板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支撑板、网格面和外观板,所述支撑板中部镂空;所述网格面铺满压铸板的中部镂空;所述支撑板通过注塑工艺安装在外观板内侧。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外板,采用压铸与注塑两种工艺,其首先通过金属压铸工艺加工支撑板和网格面,然后将支撑板和网格面作为嵌入件放置到注塑模具中,最后通过注塑得到一体的支撑板、网格面和外观板,其中支撑板和网格面可提高外板抗凹性能,同时对于整个外板来说可实现轻量化,减少工序,提升NVH性能等优点;本发明的方法通过采用聚氨酯进行注塑,可以做到带色注塑,有助于实现车门外板轻量化、免喷涂、提升外观质量等多重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李威,郑子钊,朱峰,冯淑娟,胡栋超,咸绪刚,姚建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