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与流程

xiaoxiao6月前  43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属于基坑施工。


背景技术:

1、现有基坑风险评价往往采用设计报警值进行预报警,很多研究集中于监测数据的经验惯性判断、预测分析、多项联合分析等数据处理分析,更多地是单纯从数据本身进行操作。上述分析方法太依赖于基坑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可能导致数据的失真,无法完整准确地反映、预测以及警示深基坑风险,而且实际现场资源配置情况、关键进度完成状态对基坑风险有着比较严重的影响,上述分析方法对这些因素没有分析,此外上述分析方法的报警事件仅能知道基坑变形值超过设定报警值,但并不能直观展示造成的原因,无法提供给技术人员相对明确的处理方向和角度,对基坑防范风险缺乏一定的依据和实效。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基坑风险评价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通过对实际现场资源配置情况、关键进度完成状态的融合分析,形成关键风险节点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提高基坑风险评价的准确度,明确基坑风险对象,增强基坑风险评价实效性。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地下空间第s层划分为若干独立施工区域,针对其中的施工区域qy1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根据上层结构强度,判定是否满足土方开挖条件;

5、若判定为否,不进行土方开挖;

6、若判定结果为是,则能够进行土方开挖;并进入步骤二;

7、步骤二、确定第t天的挖机类型n,第i种挖机类型的挖机数量为ai、每台挖机的挖土日方量记为ai,挖机的工作饱和度q1t,i=1,2,…,n;预定第t天的土方开挖量yt,挖土周期为tt1;

8、步骤三、计算第t天的预定挖土量ft,确定第t天的实际挖土量bt,判定挖土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9、若0.9bt≤ft≤1.1bt时,认定数据符合规律,取stt=(ft+bt)/2;进入步骤四;

10、若ft<0.9bt或者ft>1.1bt,判定数据异常,发出土方数据预警,进行数据核实,数据核实后,取stt=bt;

11、步骤四、判定土方开挖进度是否满足要求;

12、若0.9yt≤stt≤1.1yt,判定土方开挖进度满足要求;

13、若stt<0.9yt或者stt>1.1yt,判定土方开挖进度异常,发出进度预警;

14、若判定土方开挖进度严重异常,发出进度红色报警,并要求整改;

15、步骤五、记录土方开挖开始时间t0,土方开挖结束时间t1,根据土方开挖的实际挖土周期t1-t0与预设挖土周期tt1之间的关系确定项目等级。

16、进一步,步骤一中,根据上层结构强度,判定是否满足土方开挖条件,具体为:

17、通过取样试块试验获得上层结构的结构强度c,根据结构强度c与上层结构的标准强度为c0之间的关系,若c≥0.9c0,判定满足土方开挖条件,若c<0.9c0时,判定不满足土方开挖条件。

18、进一步,第t天的实际挖土量bt的确定方式为,采用三维扫描技术或视频ai识别技术测量基坑开挖面,分别测出第t天的初始的基坑开挖面和开挖后的基坑开挖面,计算出两次开挖面之间的体积,从而得到第t天的实际挖土量bt。

19、进一步,步骤五中,根据土方开挖的实际挖土周期t1-t0与预设挖土周期tt1之间的关系确定项目完成等级,具体为:

20、若t1-t0≤tt1,认定项目准时或提前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1级;

21、若tt1<t1-t0≤1.05tt1,认定项目基本按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2级;

22、若1.05tt1<t1-t0≤1.15tt1,认定项目超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3级;

23、若1.15tt1<t1-t0,认定项目严重超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4级。

24、进一步,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还包括:

25、步骤六、确定第t天的钢筋工数量gt及日绑扎量gt,计算得到钢筋绑扎量glt;确定模板工数量mt及日制模量mt、工作饱和度q2t,计算得到制模数量mlt;

26、统计现场钢筋数量gj、实际绑扎数量xt、实际制模数量kt;记录钢筋模板施工开始时间t2、钢筋模板施工结束时间t3、预定钢筋绑扎量为lt,预定制模数量ot、预定钢筋模板施工时间为tt2;

27、判定筋绑扎缓是否正常,具体为:

28、若glt<0.9xt,发出钢筋绑扎缓慢预警;若glt>1.1xt,发出钢筋绑扎超负荷工作预警;

29、若0.9xt≤glt≤1.1xt时,认定数据符合规律,取sglt=(glt+xt)/2;然后判定sglt与lt之间的关系,若0.9lt≤sglt≤1.1lt,认定钢筋绑扎进度正常;若sglt<0.9lt或者sglt>1.1lt,发出钢筋绑扎进度预警;若发出钢筋绑扎进度红色报警,并要求整改;

30、根据mlt与kt之间的关系判定制模数据是否正常,具体为:

31、若0.9kt≤mlt≤1.1kt时,认定数据符合规律,取smlt=(mlt+kt)/2;

32、若mlt<0.9kt,发出模板进度缓慢预警;若mlt>1.1kt,发出模板施工超负荷工作预警;

33、根据smlt与ot之间的关系判定制模进度是否正常,具体为:若0.9ot≤smlt≤1.1ot,认定制模进度正常;若smlt<0.9ot或者sglt>1.1ot,提出制模进度预警;若提出制模进度红色报警,并要求整改。

34、进一步,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步骤六还包括:

35、根据实际的钢筋模板施工时间t3-t2与预定的钢筋模板施工时间为tt2之间的关系判定钢筋模板施工项目完成等级,具体为:

36、若t3-t2≤tt2,认定项目准时或提前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1级;

37、若t3-t2≤1.05tt2,认定项目基本按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2级;

38、若1.05tt2<t3-t2≤1.15tt2,认定项目超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3级;

39、若1.15tt2<t3-t2,认定项目严重超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4级。

40、进一步,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还包括:

41、步骤七、确定第t天的混凝土车数量w,第i辆混凝土车运输次数hi,第i辆混凝土车的混凝土方量hi,计算第t天的混凝土浇筑量fht;

42、记录混凝土浇筑开始时间t4、混凝土浇筑结束时间t5,预定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为tt3、预定每日浇筑量yjt、实际浇筑jt;

43、若t4-t3≤0.6天,认定数据符合规律;若0.6天<t4-t3≤1.8天,发出钢筋模板进度预警;若t4-t3>1.8天,发出混凝土浇筑进度红色报警,并要求整改;

44、根据fht与jt之间的关系,判定混凝土浇筑数据是否满足要求:

45、若0.9jt≤fht≤1.1jt,认定数据符合规律,取sjt=(fht+jt)/2;若fht<0.9jt,提出混凝土缺量预警;若fht>1.1jt,提出混凝土超量预警;

46、根据sjt与jt之间的关系,判定混凝土浇筑进度是否满足要求;

47、若0.9jt≤sjt≤1.1jt,认定混凝土浇筑进度正常,

48、若sjt<0.9jt或者sjt>1.1jt,认定混凝土浇筑进度预警;

49、若认定混凝土浇筑进度红色报警,并要求整改。

50、进一步,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步骤七还包括:

51、根据实际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t5-t4与预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tt3之间的关系判定项目完成等级,具体为:

52、t5-t4≤tt3,认定项目准时或提前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1级;

53、t5-t4≤1.05tt3,认定项目基本按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2级;

54、1.05tt3<t5-t4≤1.15tt3,认定项目超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3级;

55、1.15tt3<t5-t4,认定项目严重超时完成,完成等级设定为4级。

56、进一步,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还包括:

57、步骤八、地下空间第s层有g个独立施工区域已施工,分别标记为qy1、qy2、…、qyg,针对其中的第i个施工区域qyi均执行上述步骤一至步骤七,得到基于挖土周期的项目完成等级vi1、基于钢筋模板施工时间的完成等级vi2、基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的完成等级vi3,为项目完成等级vi1、vi2、vi3赋比重参数,分别对应的比重参数记为ui1、ui2、ui3;

58、

59、当进行新的区域qyx施工时,增设预设进度合理性评价:

60、若0.95bttj≤ttj(qyx)≤1.05bttj,认定为预设进度合理;

61、若0.85bttj≤ttj(qyx)<0.95bttj,或1.05bttj≤ttj(qyx)<1.15bttj,认定预设进度一般,提出预警;

62、若ttj(qyx)<0.85bttj或ttj(qyx)>1.15bttj,认定预设进度不合理,提出红色报警。

63、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根据上层结构强度,判定是否满足土方开挖条件,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资源数据,计算日土方开挖能力,设定日工作量和项目施工周期,判定数据的合理性,判定土方开挖进度是否满足要求,确定基于土方开挖的项目完成等级,在施工各环节出现数据异常时均能及时报警。而且,本发明还基于钢筋模板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资源数据,计算日钢筋绑扎能力、日制模能力,设定日工作量和项目施工周期,判定数据的合理性,判定钢筋绑扎、制模进度是否满足要求,在施工各环节出现数据异常时均能及时报警。此外,本发明还基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资源数据,计算日混凝土浇筑能力,设定日工作量和项目施工周期,判定数据的合理性,判定混凝土浇筑进度是否满足要求,在施工各环节出现数据异常时均能及时报警。本发明还在多区域条件下,通过判定各区域基于挖土周期的项目完成等级vi1、基于钢筋模板施工时间的完成等级vi2、基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的完成等级vi3,为项目完成等级vi1、vi2、vi3赋比重参数,分别对应的比重参数记为ui1、ui2、ui3,从而在进行新的区域qyx施工时,对增设预设进度合理性评价。本发明综合考虑现场资源配置情况、关键进度完成状态并结合提供的监测数据的综合算法,形成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提高基坑风险评价的准确度,明确基坑风险对象,增强基坑风险评价实效性,极大减少基坑施工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地下空间第s层划分为若干独立施工区域,针对其中的施工区域qy1的风险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资源配置和施工进度的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包括步骤:根据上层结构强度,判定是否满足土方开挖条件;然后根据施工现场的资源数据,计算日土方开挖能力,设定日工作量和项目施工周期,判定数据的合理性,判定土方开挖进度是否满足要求,确定基于土方开挖的项目完成等级,在施工各环节出现数据异常时均能及时报警。而且,本发明还根据施工现场的钢筋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资源数据进行风险评价。本发明综合考虑现场资源配置情况、关键进度完成状态并结合提供的监测数据的综合算法,形成深基坑风险评价方法,提高基坑风险评价的准确度,明确基坑风险对象,增强基坑风险评价实效性,极大减少基坑施工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陈峰军,沈雯,孙杰,程子聪,周泉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