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的制作方法

xiaoxiao6月前  43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


背景技术:

1、钢结构建筑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其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2、在钢结构建筑的搭建过程中通常采用工字钢或方钢管作为支撑柱对钢结构建筑进行支撑搭建,支撑柱在安装时,通常是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式将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这种施工方式虽然施工速度较快,但是由于支撑柱的下端被固定在混凝土内,导致在后期钢结构拆除进行周转利用时,需要将支撑柱的下端切割掉,不仅拆除时耗时较长、比较麻烦,而且会破坏支撑柱的标准长度,导致其再利用时还需要对其重新补长,循环利用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支撑柱在安装时直接采用混凝土固定在地面上,导致其在后期拆除周转时比较麻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工字型结构的预埋座,预埋座包括底板、顶板和固定连接在底板、顶板之间的腰板,预埋座用以预埋在地面内,且顶板的顶部高于地面或与地面平齐;

3、腰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内螺纹管,第一内螺纹管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内螺纹管的下端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内螺纹管的上端穿过顶板并与顶板的顶部平齐;

4、顶板的顶部设有支撑柱安装座,支撑柱安装座上穿设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下端插入第一内螺纹管内并与第一内螺纹管螺纹连接,支撑柱安装座与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

5、优选的,腰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内螺纹管;

6、支撑柱安装座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前后间隔设置的腰孔,腰孔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上下通透,腰孔与第一内螺纹管一一对应,固定螺杆穿设在腰孔内,且连接板能够通过腰孔在固定螺杆上左右滑动;

7、两个连接板上均固定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竖向设置的卡板,卡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前后间隔设置且左右通透的紧固螺孔,左右两个卡板上的紧固螺孔左右对应,左右对应的紧固螺孔内穿设有紧固螺栓;

8、支撑柱的下端插设在左右两个卡板之间,紧固螺栓用以将支撑柱的下端箍紧固定在左右两个卡板之间,紧固螺栓位于支撑柱的前后两侧。

9、优选的,卡板为几字形板结构,左右两个卡板为左右镜像结构,左右两个卡板之间围合成有供上开口的口字型插槽,支撑柱的下端插设在口字型插槽内。

10、优选的,底板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左右间隔设置且向下方延伸的预埋杆。

11、优选的,预埋杆为l型结构,左右两侧的预埋杆与底板结合形成π型结构。

12、优选的,腰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内螺纹管,第二内螺纹管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内螺纹管的上端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内螺纹管的下端穿过底板且与底板的底部平齐;

13、预埋杆的上部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外螺纹杆段,外螺纹杆段的上端插设在第二内螺纹管内且与第二内螺纹管螺纹连接。

14、优选的,第二内螺纹管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内螺纹管之间。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预埋座采用工字型结构,使得其在埋入地下后,相较于板状、杆状类结构,其与混凝土地面结合后的抗拉、抗变形性能更好,同时,也能使第一内螺纹管均能处于地下,不露出地面,在支撑柱安装座安装前阶段,不会意外磕碰到在场地上行走的人员脚部。

16、(2)将与支撑柱连接的支撑柱安装座,与预埋座采用后安装的可拆连接,一是,防止直接固定在预埋座上的支撑柱安装座,在支撑柱安装前,意外磕碰到在场地上行走的人员脚部;二是,便于支撑柱安装座和支撑柱的无损周转,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工字型结构的预埋座(1),预埋座(1)包括底板(101)、顶板(102)和固定连接在底板(101)、顶板(102)之间的腰板(103),预埋座(1)用以预埋在地面内,且顶板(102)的顶部高于地面或与地面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腰板(10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内螺纹管(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卡板(6)为几字形板结构,左右两个卡板(6)为左右镜像结构,左右两个卡板(6)之间围合成有供上开口的口字型插槽,支撑柱的下端插设在口字型插槽内。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底板(101)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两个左右间隔设置且向下方延伸的预埋杆(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预埋杆(8)为l型结构,左右两侧的预埋杆(8)与底板(101)结合形成π型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腰板(10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二内螺纹管(3),第二内螺纹管(3)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二内螺纹管(3)的上端与顶板(10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内螺纹管(3)的下端穿过底板(101)且与底板(101)的底部平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其特征在于:第二内螺纹管(3)位于左右两侧的第一内螺纹管(2)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的连接底座,解决了支撑柱在安装时直接采用混凝土固定在地面上,导致其在后期拆除周转时比较麻烦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工字型结构的预埋座,预埋座包括底板、顶板和固定连接在底板、顶板之间的腰板,预埋座用以预埋在地面内,且顶板的顶部高于地面或与地面平齐;腰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内螺纹管,第一内螺纹管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内螺纹管的下端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内螺纹管的上端穿过顶板;顶板的顶部设有支撑柱安装座,支撑柱安装座上穿设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的下端插入第一内螺纹管内并与第一内螺纹管螺纹连接,支撑柱安装座与支撑柱的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程琳,曹小宁,李进,田长轩,陈亚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2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