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非织造布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1、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非织造布的应用领域广泛,其中在医疗卫生用布方面,常用于制作手术衣、防护服、消毒包布、口罩、尿片、妇女卫生巾等。
2、制作卫生用布时,纤维棉料需要经过开松、梳理、铺网、针刺等多个工序,才能制作成卫生用布,而目前生产线上的各工序设备均是独立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将半成品进行转运,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制作出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粗开松设备、第一精开松设备、第二精开松设备、气压式供棉设备、梳理设备、铺网设备和针刺设备,第一精开松设备、第二精开松设备和气压式供棉设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粗开松设备与第一精开松设备的输送上游衔接,梳理设备、铺网设备和针刺设备依次固定在气压式供棉设备的输送下游。
4、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粗开松设备包括第一机架、第一喂料机构、第一打棉仓、输送底帘、第二喂料机构、第二打棉仓、第一送棉风机和集棉箱,第一打棉仓包括仓体外罩、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和第一打棉辊,仓体外罩固定在第一机架上且右侧设有第一喂料口,仓体外罩下方设有开口,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第一机架上,第一打棉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机架上且对应于第一喂料口的左侧,第一喂料机构固定在第一机架上且对应于第一喂料口的右侧,输送底帘固定在第一机架上且对应于仓体外罩的下方开口,第二打棉仓内设有第二打棉辊,第二打棉辊通过同步带与第一打棉辊驱动连接,第二打棉仓右侧开设有第二喂料口,第二喂料机构固定在第一机架上且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喂料口、输送底帘衔接,第一送棉风机的右侧与第二打棉仓左侧连通,集棉箱通过管道与送棉风机的上端连通,第一打棉辊上设有多组沿径向突出的开松板,开松板朝旋转方向一侧设有钩部,开松板沿第一打棉辊的长度方向设置多排,多排开松板沿第一打棉辊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分布。
5、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第一精开松设备包括第二机架、第一输送帘、第三喂料机构、第三打棉仓和第二送棉风机,第一输送帘固定在第二机架上方右侧,第三喂料机构包括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第一安装支架、弹性缓冲组件、第一导棉辊、第一送棉辊、第二送棉辊和联动组件,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第二机架上,第一安装支架固定在第二机架上且对应于第一输送帘的左端前后两侧,弹性缓冲组件固定在第一安装支架上端,第一送棉辊的前后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弹性缓冲组件的弹性伸缩端,第二送棉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第一送棉辊的下方,第一导棉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机架上且对应于第一输送帘的左端上方,第二旋转驱动组件通过联动组件与第一导棉辊、第一送棉辊和第二送棉辊均驱动连接,第三打棉仓和第二送棉风机依次固定设置在第三喂料机构的左侧。
6、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第二精开松设备包括第一开松子机、第二开松子机和粉尘收集机构,第一开松子机包括第三机架、称重开松机构、第一送棉箱、补棉输送帘、第一辊筒开松机构和第三送棉风机,称重开松机构包括中转输送帘、开松针帘、落料中转仓和称重落料仓,中转输送帘水平固定在第三机架上,开松针帘固定在第三机架上,开松针帘的前端与中转输送帘的后端衔接,开松针帘的后端向上倾斜,落料中转仓固定在第三机架上且对应于开松针帘的后端,称重落料仓固定在第三机架上且对应于落料中转仓的下方,第一送棉箱固定在第三机架上且对应于中转输送帘的上方,补棉输送帘固定在第三机架上且对应于中转输送帘的前端,第一辊筒开松机构固定在第三机架后端且对应于称重落料仓的下方,第三送棉风机固定在第一辊筒开松机构的后端,第二开松机包括第二送棉箱、第二辊筒开松机构和第四送棉风机,第二送棉箱固定在第二辊筒开松机构的输送上游,第四送棉风机固定在第二辊筒开松机构的输送下游,第三送棉风机通过管道与第二送棉箱内连通,粉尘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第一送棉箱、第二送棉箱内部均连通。
7、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气压式供棉设备包括第四机架、气压式送棉箱、成网机构、棉网出料机构和棉网输送帘,气压式送棉箱固定在第四机架的上方,成网机构包括左围板、右围板、棉网压辊和棉网牵引辊,左围板和右围板均固定在第四机架内,左围板和右围板之间形成成网腔体,成网腔体与气压式送棉箱连通,棉网压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四机架上,棉网压辊设置两组且对应于成网腔体的上端,棉网牵引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四机架上且对应于棉网压辊的下方,棉网出料机构包括风量控制组件、腔体控制组件、棉网出料辊和出料导板,风量控制组件和腔体控制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围板和右围板下方,棉网出料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四机架上,棉网出料辊设置两组且对应于成网腔体的下端,出棉导板左端固定设置在棉网出料辊的下方,棉网输送帘固定在第四机架上且左端与出棉导板右端衔接;
8、风量控制组件包括排风箱体、竖直滑槽、挡风板、竖直拉杆和调节螺丝,排风箱体固定设置在左围板的下方,排风箱体的右侧设有多组排风口,竖直滑槽固定在排风箱体内壁,竖直滑槽设置多组且对应于排风口的前后两侧,挡风板对应于排风口且与竖直滑槽滑动连接,竖直拉杆下端固定在挡风板的上端,竖直拉杆的上端穿设过排风箱体,调节螺丝与竖直拉杆的上端螺纹连接;
9、腔体控制组件包括安装框体、上挡条、水平拉杆、锁紧部件和导风部件,安装框体固定设置在右围板的下方,安装框体的左侧设有开口,上挡条固定在安装框体的上侧左端,水平拉杆穿设过安装框体的下侧右端,锁紧部件固定在安装框体和水平拉杆上,用于将两者固定,导风部件的下端与水平拉杆铰接,导风部件的上端左侧与上挡条顶触,水平拉杆、锁紧部件和导风部件沿前后方向均匀设置多组。
10、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梳理设备包括第五机架以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第五机架上的喂棉机构、第一梳理机构、转棉机构、第二梳理机构和出棉机构,第一梳理机构包括辊筒安装架、辊筒调节架、预梳辊筒、工作辊筒、剥离辊筒、第四旋转驱动组件和第五旋转驱动组件,辊筒安装架固定在第五机架的前后两侧,辊筒调节架包括第一调节底架、第二调节底架、第一辊筒锁块、第二辊筒锁块、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第一调节底架上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一调节底架通过穿设于第一条形孔的螺丝固定在辊筒安装架上,第一调节底架的外端设有第一u型槽,第二调节底架上设有第二条形孔,第二调节底架的外端设有第二u型槽,内限位块固定在第一调节底架上且对应于第二条形孔内,第二调节底架侧边设有与第二条形孔连通的螺纹孔,穿设于螺纹孔的螺丝与内限位块侧边顶触,第一导向杆的外端固定在第一调节底架上,第一导向杆的内端与辊筒安装架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的内端固定在第一调节底架上,第二导向杆的外端与第二调节底架滑动连接,外限位块固定在第一调节底架上且对应于第二调节底架内端的两侧,预梳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辊筒安装架的中心,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均处于预梳辊筒的径向方向上,工作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u型槽内,第一辊筒锁块固定在第一u型槽的两侧,剥离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u型槽内,第二辊筒锁块固定在第二u型槽的两侧,第四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第五机架上且与预梳辊筒驱动连接,第五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第五机架上且与工作辊筒、剥离辊筒均驱动连接,辊筒调节架、工作辊筒和剥离辊筒在辊筒安装架上设置多组。
11、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铺网设备包括铺网机构和分切机构,分切机构固定设置在铺网机构的前侧且与铺网机构的输送下游衔接,分切机构包括第六机架、下压辊、第一上压辊、第二上压辊、第六旋转驱动组件、第一同步组件、第二同步组件、裁切组件和棉布输送帘,下压辊可转动地安装在第六机架上,下压辊沿水平方向设置三组且对应于铺网机构的前侧,第一上压辊和第二上压辊均固定在第六机架上且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第一上压辊对应于后侧两组下压辊的上方,第二上压辊对应于前侧两组下压辊的上方,第六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第六机架上且与下压辊驱动连接,下压辊通过第一同步组件与第一上压辊驱动连接,下压辊通过第二同步组件与第二上压辊驱动连接;
12、第一同步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第一张力齿轮、第二张力齿轮、张力摆杆、压缩弹簧和第一驱动齿条,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分别固定在中间的下压辊右端、后端的下压辊右端、第一上压辊右端,张力摆杆下端与第六机架铰接,压缩弹簧的后端固定在第六机架上,前端固定在张力摆杆的中部,第一张力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第六机架上且对应在第三驱动齿轮的上方前侧,第二张力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张力摆杆的上端且对应于第三驱动齿轮的上方后侧,第一驱动齿条的内侧均与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一张力齿轮和第二张力齿轮啮合,第一驱动齿条的外侧前端与第三驱动齿轮啮合。
13、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描述:针刺设备包括由后至前依次设置的预针刺机、张力调节架和二次针刺机,预针刺机包括第七机架、连接支架、棉网夹紧机构、棉网进料机构、棉布出料机构和针刺机构,连接支架固定在第七机架的中部,棉网夹紧机构固定在第七机架上且对应于连接支架的下方,棉网进料机构固定在第七机架上且对应于棉网夹紧机构的后侧,棉布出料机构固定在第七机架上且对应于棉网夹紧机构的前侧;
14、针刺机构包括第七旋转驱动组件、旋转支架、驱动曲柄、升降驱动组件、升降平衡组件和针板,第七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第七机架上,旋转支架设置多组且固定在第七机架上侧,驱动曲柄上设有多组第一弯柄部、第二弯柄部和直柄部,第一弯柄部和第二弯柄部配对设置且弯曲方向相反,直柄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七机架上,第七旋转驱动组件与驱动曲柄的端部驱动连接,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柄、升降连接块、第一导柱和升降竖杆,第一连接柄上端与第一弯柄部铰接,下端与升降连接块铰接,升降竖杆与连接支架滑动连接,升降竖杆上端固定在升降连接块上,下端固定在针板上,第一导柱下端固定在连接支架上,上端与升降连接块滑动连接,升降平衡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柄、升降配重块和第二导柱,第二连接柄上端与第二弯柄部铰接,下端与升降配重块铰接,第二导柱下端固定在连接支架上,上端与升降配重块滑动连接。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纤维棉料通过粗开松设备经过初步开松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第一精开松设备上,进行第一道精开松,再输送至第二精开松设备处进行第二道精开松,开松完成后的纤维棉料输送至气压式供棉设备上,对松散的棉料初步压制成棉网,再以棉网的形式输送至后续各工序,梳理设备使棉网上的纤维按照一定方向排列,铺网设备使单层棉网堆叠为多层棉网,针刺设备使多层棉网间结合以及在棉网上形成透气孔,从而制成卫生用布,本设计的优势在于能够自动地完成卫生用布制作的各个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
1.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粗开松设备、第一精开松设备、第二精开松设备、气压式供棉设备、梳理设备、铺网设备和针刺设备,所述第一精开松设备、所述第二精开松设备和所述气压式供棉设备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所述粗开松设备与所述第一精开松设备的输送上游衔接,所述梳理设备、所述铺网设备和所述针刺设备依次固定在所述气压式供棉设备的输送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开松设备包括第一机架、第一喂料机构、第一打棉仓、输送底帘、第二喂料机构、第二打棉仓、第一送棉风机和集棉箱,所述第一打棉仓包括仓体外罩、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和第一打棉辊,所述仓体外罩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且右侧设有第一喂料口,所述仓体外罩下方设有开口,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一打棉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喂料口的左侧,所述第一喂料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一喂料口的右侧,所述输送底帘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仓体外罩的下方开口,所述第二打棉仓内设有第二打棉辊,所述第二打棉辊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第一打棉辊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打棉仓右侧开设有第二喂料口,所述第二喂料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且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二喂料口、所述输送底帘衔接,所述第一送棉风机的右侧与所述第二打棉仓左侧连通,所述集棉箱通过管道与所述送棉风机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打棉辊上设有多组沿径向突出的开松板,所述开松板朝旋转方向一侧设有钩部,所述开松板沿所述第一打棉辊的长度方向设置多排,多排所述开松板沿所述第一打棉辊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精开松设备包括第二机架、第一输送帘、第三喂料机构、第三打棉仓和第二送棉风机,所述第一输送帘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方右侧,所述第三喂料机构包括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第一安装支架、弹性缓冲组件、第一导棉辊、第一送棉辊、第二送棉辊和联动组件,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帘的左端前后两侧,所述弹性缓冲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端,所述第一送棉辊的前后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弹性缓冲组件的弹性伸缩端,所述第二送棉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一送棉辊的下方,所述第一导棉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输送帘的左端上方,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导棉辊、所述第一送棉辊和所述第二送棉辊均驱动连接,所述第三打棉仓和所述第二送棉风机依次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三喂料机构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精开松设备包括第一开松子机、第二开松子机和粉尘收集机构,所述第一开松子机包括第三机架、称重开松机构、第一送棉箱、补棉输送帘、第一辊筒开松机构和第三送棉风机,所述称重开松机构包括中转输送帘、开松针帘、落料中转仓和称重落料仓,所述中转输送帘水平固定在所述第三机架上,所述开松针帘固定在所述第三机架上,所述开松针帘的前端与所述中转输送帘的后端衔接,所述开松针帘的后端向上倾斜,所述落料中转仓固定在所述第三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开松针帘的后端,所述称重落料仓固定在所述第三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落料中转仓的下方,所述第一送棉箱固定在所述第三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中转输送帘的上方,所述补棉输送帘固定在所述第三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中转输送帘的前端,所述第一辊筒开松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三机架后端且对应于所述称重落料仓的下方,所述第三送棉风机固定在所述第一辊筒开松机构的后端,所述第二开松机包括第二送棉箱、第二辊筒开松机构和第四送棉风机,所述第二送棉箱固定在所述第二辊筒开松机构的输送上游,所述第四送棉风机固定在所述第二辊筒开松机构的输送下游,所述第三送棉风机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送棉箱内连通,所述粉尘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送棉箱、所述第二送棉箱内部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式供棉设备包括第四机架、气压式送棉箱、成网机构、棉网出料机构和棉网输送帘,所述气压式送棉箱固定在所述第四机架的上方,所述成网机构包括左围板、右围板、棉网压辊和棉网牵引辊,所述左围板和所述右围板均固定在所述第四机架内,所述左围板和所述右围板之间形成成网腔体,所述成网腔体与所述气压式送棉箱连通,所述棉网压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四机架上,所述棉网压辊设置两组且对应于所述成网腔体的上端,所述棉网牵引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四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棉网压辊的下方,所述棉网出料机构包括风量控制组件、腔体控制组件、棉网出料辊和出料导板,所述风量控制组件和所述腔体控制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围板和所述右围板下方,所述棉网出料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四机架上,所述棉网出料辊设置两组且对应于所述成网腔体的下端,所述出棉导板左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棉网出料辊的下方,所述棉网输送帘固定在所述第四机架上且左端与所述出棉导板右端衔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设备包括第五机架以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在所述第五机架上的喂棉机构、第一梳理机构、转棉机构、第二梳理机构和出棉机构,所述第一梳理机构包括辊筒安装架、辊筒调节架、预梳辊筒、工作辊筒、剥离辊筒、第四旋转驱动组件和第五旋转驱动组件,所述辊筒安装架固定在所述第五机架的前后两侧,所述辊筒调节架包括第一调节底架、第二调节底架、第一辊筒锁块、第二辊筒锁块、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所述第一调节底架上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调节底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条形孔的螺丝固定在所述辊筒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调节底架的外端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二调节底架上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调节底架的外端设有第二u型槽,所述内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底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二条形孔内,所述第二调节底架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二条形孔连通的螺纹孔,穿设于所述螺纹孔的螺丝与所述内限位块侧边顶触,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外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底架上,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内端与所述辊筒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内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底架上,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外端与所述第二调节底架滑动连接,所述外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底架上且对应于所述第二调节底架内端的两侧,所述预梳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辊筒安装架的中心,所述第一导向杆和所述第二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均处于所述预梳辊筒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工作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u型槽内,所述第一辊筒锁块固定在所述第一u型槽的两侧,所述剥离辊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u型槽内,所述第二辊筒锁块固定在所述第二u型槽的两侧,所述第四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五机架上且与所述预梳辊筒驱动连接,所述第五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第五机架上且与所述工作辊筒、所述剥离辊筒均驱动连接,所述辊筒调节架、所述工作辊筒和所述剥离辊筒在所述辊筒安装架上设置多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铺网设备包括铺网机构和分切机构,所述分切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铺网机构的前侧且与所述铺网机构的输送下游衔接,所述分切机构包括第六机架、下压辊、第一上压辊、第二上压辊、第六旋转驱动组件、第一同步组件、第二同步组件、裁切组件和棉布输送帘,所述下压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六机架上,所述下压辊沿水平方向设置三组且对应于所述铺网机构的前侧,所述第一上压辊和所述第二上压辊均固定在所述第六机架上且沿竖直方向位置可调,所述第一上压辊对应于后侧两组所述下压辊的上方,所述第二上压辊对应于前侧两组所述下压辊的上方,所述第六旋转驱动组件固定在所述第六机架上且与所述下压辊驱动连接,所述下压辊通过所述第一同步组件与所述第一上压辊驱动连接,所述下压辊通过所述第二同步组件与所述第二上压辊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生用布自动化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刺设备包括由后至前依次设置的预针刺机、张力调节架和二次针刺机,所述预针刺机包括第七机架、连接支架、棉网夹紧机构、棉网进料机构、棉布出料机构和针刺机构,所述连接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七机架的中部,所述棉网夹紧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七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连接支架的下方,所述棉网进料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七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棉网夹紧机构的后侧,所述棉布出料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七机架上且对应于所述棉网夹紧机构的前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