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监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1、施工现场的项目数量和规模快速增长,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鉴于辖区范围较广、项目类别众多,以施工现场现有相关人员和技术力量,要满足繁重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度较大,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工作也会产生影响。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6719968a的文献提供一种施工监管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施工监管的监管器材清单,构建监管器材数据库;接收器材进场信号,进行器材进场拍摄,获取器材拍摄数据;根据监管器材数据库,确定多个目标监管特征;对器材拍摄数据进行特征识别,获取监管特征数据;基于监管器材数据库,对监管特征数据进行对比,按照对比结果进行入场监管处理。能够构建监管器材数据库,在器材进场时,进行器材进场拍摄,确定多个目标监管特征,进行特征识别与特征数据对比,按照对比结果进行入场监管处理,从而为不熟悉装修材料的房主,提供简单可靠的材料辅助监管,有效避免发生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情况,提高装修施工的质量。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现有技术的结构可以实现与有关的有益效果,而施工现场常需进行封闭是施工,避免无关人员影响施工的进行,因此需设置通行人员监管系统,从而对进行施工内部的人员进行监管。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及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非施工人员可进入施工工地,增大施工风险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有效的对进入施工工地的人员进行监管技术效果。
3、2.技术方案
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存储器、处理器、门禁模块、监控终端和预警模块;
5、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对身份信息采集;
6、存储器用于数据存储;
7、信息采集模块将采集的身份信息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将采集的身份信息与存储器内的身份信息数据库进行匹配;
8、监控终端用于对门禁模块实时监控及远程控制门禁模块的开启;
9、预警模块用于冲卡报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对进入施工地的人员进行监管,避免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且在身份信息匹配不成功时或预警模块报警时,处理器在该时间节点对应的监控画面时间线上设置一个提醒节点,便于管理人员对非验证通过人员或冲卡人员进行监控画面定位查看,实现快速对监控节点定位。
11、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角度监测模块,角度监测模块用于对阻隔护栏转动角度监控。
12、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还包括压力监测模块,压力监测模块用于对摩擦组件与阻隔护栏之间的接触压力进行监测。
1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门禁模块的监管通道具有两个通行口将通行人员的进、出分离。
14、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的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s1、对监管通道进行监控;
16、s2、获取通行人员的身份信息;
17、s3、将获取的通行人员的身份信息与身份信息数据库匹配;
18、s4、若匹配成功,门禁模块开启;
19、s5、若匹配不成功,门禁模块保持关闭并在该时间节点的监控画面的时间线上设置一个提醒节点。
20、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门禁模块开启通过驱动限位组件控制弧形槽转动设定角度,使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之间产生孔隙,通行人员推动阻隔护栏转动通过通行口。
21、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阻隔护栏的转动角度通过转角传感器进行监测,当转角传感器监测到阻隔护栏转动角度小于等于设定角度的二分之一时且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转角传感器未检测到阻隔护栏持续转动,第一齿轮反向转动,使第二电磁铁回转与第一电磁铁接触。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有效的对阻隔护栏进行角度定位,提高阻隔护栏的稳定性。
23、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第一齿轮反向转动的角度等于阻隔护栏的单次转动设定角度和阻隔护栏已转动的角度差值。
24、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当上一次阻隔护栏的转动角度小于设定角度的二分之一,在下一次阻隔护栏转动时,第一齿轮的转动角度为上一次第一齿轮的反向转动角度。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一次阻隔护栏转动角度小于设定角度的二分之一是,在下一次转动时进行角度补偿,从而保证支撑轴下一次转动位置准确,降低通行人员的通行难度。
26、作为本申请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阻隔护栏的转动时,第一电机驱动控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在第一压力阈值范围内,且第一压力阈值小于第二电磁铁对第一电磁铁的磁吸作用力,当转角传感器检测到阻隔护栏转动设定角度后,第一电机驱动控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保持在第二压力阈值范围,第二压力阈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压力的监测,可有效的实现阻隔护栏在转动和固定之间相互切换,同时也避免阻隔护栏自由转动。
28、3.有益效果
2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0、1.本申请对进入施工地的人员进行监管,避免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且在身份信息匹配不成功时或预警模块报警时,处理器在该时间节点对应的监控画面时间线上设置一个提醒节点,便于管理人员对非验证通过人员或冲卡人员进行监控画面定位查看,实现快速对监控节点定位。
31、2.本申请可对阻隔护栏的转动角度监测,有效的对阻隔护栏进行角度定位,当转角传感器监测到阻隔护栏转动角度小于等于设定角度的二分之一时且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转角传感器未检测到阻隔护栏持续转动,第一齿轮反向转动,使第二电磁铁回转与第一电磁铁接触;提高阻隔护栏的稳定性。
32、3.本申请通过对摩擦组件与阻隔护栏之间的接触压力进行监测,在阻隔护栏转动时,第一电机驱动控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在第一压力阈值范围内,当转角传感器检测到阻隔护栏转动设定角度后,第一电机驱动控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保持在第二压力阈值范围,有效的实现阻隔护栏在转动和固定之间相互切换,同时也避免阻隔护栏自由转动。
1.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存储器、处理器、门禁模块、监控终端和预警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监测模块,角度监测模块用于对阻隔护栏转动角度监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监测模块,压力监测模块用于对摩擦组件与阻隔护栏之间的接触压力进行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模块的监管通道具有两个通行口将通行人员的进、出分离。
5.一种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门禁模块开启通过驱动限位组件控制弧形槽转动设定角度,使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之间产生孔隙,通行人员推动阻隔护栏转动通过通行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阻隔护栏的转动角度通过转角传感器进行监测,当转角传感器监测到阻隔护栏转动角度小于等于设定角度的二分之一时且在设定的时间段内转角传感器未检测到阻隔护栏持续转动,第一齿轮反向转动,使第二电磁铁回转与第一电磁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齿轮反向转动的角度等于阻隔护栏的单次转动设定角度和阻隔护栏已转动的角度差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上一次阻隔护栏的转动角度小于设定角度的二分之一,在下一次阻隔护栏转动时,第一齿轮的转动角度为上一次第一齿轮的反向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市政房屋建筑施工监管系统的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阻隔护栏的转动时,第一电机驱动控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在第一压力阈值范围内,且第一压力阈值小于第二电磁铁对第一电磁铁的磁吸作用力,当转角传感器检测到阻隔护栏转动设定角度后,第一电机驱动控制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保持在第二压力阈值范围,第二压力阈值大于第一压力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