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力,尤其涉及一种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工程实践中,用户接线错误而引发的户内漏电是比较常见的故障异常。当低压用户出现零线和地线接线错误时,异常用户负荷电流被转化为台区的剩余电流,导致触电事故、电气火灾等用电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用电安全。
2、现有技术通过对接入台区的全部用户的负荷电流和台区剩余电流进行回归分析进行零地线反接漏电用户的判定定位。但是现有技术的判定准确率较差,容易出现误判和漏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对零地线反接漏电用户进行判定定位的准确率,避免误判和漏判。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包括:
3、获取漏电台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产生的剩余电流得到目标剩余电流;所述漏电台区为存在将零地线反接的漏电用户的台区;
4、基于所述目标剩余电流的幅值获取所述目标剩余电流对应的疑似发生零地线反接漏电的用户负荷电流,得到目标用户负荷电流;
5、构建以所述目标用户负荷电流的幅值为解释变量,并以所述目标剩余电流的幅值为被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确定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以及
6、基于所述回归系数确定实际漏电用户。
7、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装置,包括:
8、目标剩余电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漏电台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产生的剩余电流得到目标剩余电流;所述漏电台区为存在将零地线反接的漏电用户的台区;
9、目标用户负荷电流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剩余电流的幅值获取所述目标剩余电流对应的疑似发生零地线反接漏电的用户负荷电流,得到目标用户负荷电流;
10、回归分析模块,用于构建以所述目标用户负荷电流的幅值为解释变量,并以所述目标剩余电流的幅值为被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确定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以及
11、实际漏电用户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回归系数确定实际漏电用户。
12、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
13、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
1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基于存在将零地线反接的漏电用户的漏电台区的剩余电流的幅值,确定疑似发生零地线反接漏电的用户负荷电流,在排除无零地线反接漏电嫌疑的用户负荷电流之后,对漏电台区的剩余电流和疑似漏电的用户负荷电流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分析,而非直接对接入漏电台区的全部用户的负荷电流和台区剩余电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能够避免无零地线反接漏电嫌疑的用户负荷电流对多元回归分析的干扰,从而提高基于多元回归分析得到的回归系数确定的实际漏电用户的准确率。
1.一种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获取漏电台区在第一预设时长内产生的剩余电流得到目标剩余电流之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剩余电流的幅值获取所述目标剩余电流对应的疑似发生零地线反接漏电的用户负荷电流,得到目标用户负荷电流,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参考时刻的所述目标剩余电流的幅值和预先确定的漏电范围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参考时刻对应的疑似漏电电流幅值范围,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范围参数的确定过程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验证将所述漏电范围参数取所述漏电范围参数的可选取值范围内各个可选取值时,所确定的所述实际漏电用户的正确率,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回归系数确定实际漏电用户,包括:
8.一种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零地线反接漏电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