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月前  48


本公开涉及管材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


背景技术:

1、在核级锆合金等管材的生产中,管材内表面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并且针对于材料成分、耐腐蚀性能等不同,可分为内表面酸洗和内表面喷砂两种内表面处理方法,目的是清除表面污染层,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能。其中,管材的内表面喷砂是利用压缩空气,将一定粒度的砂子通过喷枪对管材内表面进行处理,但随着生产任务量的增加,此种手动喷砂的方式由于效率较低,无法满足高生产力的加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包括:布料机构,所述布料机构设置有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位和至少一个第二工位,且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用于依次布置所述管材;喷砂机构,所述喷砂机构的多个喷砂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的一端,且所述喷砂机构用于当所述管材位于所述第一工位上时向所述管材的内表面喷射具有第一预设压力的砂料并持续第一时间,以及,当所述第二工位上布置所述管材时向所述管材的内表面喷射具有第二预设压力的空气并持续第二时间;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的进砂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远离所述喷砂机构的一端,且所述回收机构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管材内的砂料。

4、可选的,所述布料机构包括:布料机架,所述布料机架包括:工位区域和储料区域,所述工位区域和所述储料区域相连;翻料组件,所述翻料组件设置在所述工位区域上,且所述翻料组件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工位位于所述第二工位远离所述储料区域的一侧,以及,所述翻料组件还用于当所述喷砂机构向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喷射砂料,且所述喷砂机构向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喷射空气后,将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位上,并同步将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管材移动到所述储料区域上;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和所述布料机架相邻设置,且所述上料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第二工位的一侧,所述上料组件用于存放所述管材,以及,当所述翻料组件将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位上后,将存放的所述管材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位上。

5、可选的,所述翻料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定位座、移动座和第一驱动件;其中,所述定位座设置在所述工位区域上,且所述定位座沿所述上料组件到所述储料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贯穿所述定位座,多个所述第一卡槽形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工位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位;所述移动座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位区域上,且所述移动座沿所述上料组件到所述储料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贯穿所述移动座,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在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上部分重叠;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工位区域上,且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移动座传动相连,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当所述喷砂机构向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喷射砂料,以及向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喷射空气后,驱动所述移动座升降,以利用所述第一卡槽的坡度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坡度,使所述第一卡槽上的所述管材转移到与所述第一卡槽部分重叠的所述第二卡槽上,其后转移到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邻的所述第一卡槽上,从而使所述管材沿所述上料组件到所述储料区域的方向移动。

6、可选的,所述布料机构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多个压块和多个第二驱动件;其中,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工位区域上,且所述固定座沿所述上料组件到所述储料区域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沿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贯穿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三卡槽和所述第一卡槽在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上全部重叠;所述压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位区域上,且多个所述压块和多个所述第三卡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工位区域上,且多个所述第二驱动件和多个所述压块分别传动相连,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位上,且所述上料组件存放的所述管材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位上后,驱动所述压块移动,以使多个所述压块分别压紧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和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管材,以及,当所述喷砂机构向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喷射砂料,且所述喷砂机构向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喷射空气后,驱动所述压块移动,以使多个所述压块分别释放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和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管材。

7、可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和所述布料机架相邻设置,且所述上料机架位于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第二工位的一侧;多个存放架,多个所述存放架沿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上,且所述存放架沿所述上料组件到所述储料区域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存放架用于存放所述管材;多个顶料块,所述顶料块滑动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上,且多个所述顶料块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存放架靠近所述第一工位的一端;多个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架上,且多个所述第三驱动件和多个所述顶料块传动相连;其中,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当所述翻料组件将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位上后,驱动所述顶料块移动,以将所述存放架上存放的所述管材释放到所述第一工位上,以及当所述存放架上存放的所述管材释放到所述第一工位上后,驱动所述顶料块移动,以阻挡所述存放架上剩余的所述管材。

8、可选的,所述喷砂机构包括:多个伸缩组件,多个所述伸缩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工位远离所述回收机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工位远离所述回收机构的一端;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伸缩组件的伸缩端上,且所述喷头的喷射端和所述回收机构的进砂端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一工位上布置所述管材,且所述第二工位上布置所述管材时,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将所述喷头沿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工位的所述喷头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位的所述管材内,并使所述第二工位的所述喷头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位的所述管材内,以及,当所述第一工位的所述喷头向所述第一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喷射砂料,且所述第二工位的所述喷头向所述第二工位上的所述管材喷射空气后,所述伸缩组件用于将所述喷头沿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到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工位的所述喷头移出所述第一工位的所述管材,并使所述第二工位的所述喷头移出所述第二工位的所述管材;喷砂组件,所述喷砂组件的进砂端和所述回收机构的出砂端相连,且所述喷砂组件的多个出砂端分别和多个所述喷头的进砂端相连,所述喷砂组件用于当所述第一工位上布置所述管材时,向所述第一工位的所述喷头输送具有第一预设压力的砂料并持续第一时间;喷气组件,所述喷气组件的多个出气端分别和多个所述喷头的进砂端相连,且所述喷气组件用于当所述第二工位上布置所述管材时向所述第二工位的所述喷头输送具有第二预设压力的空气并持续第二时间。

9、可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滑台,所述滑台滑动设置在所述布料机构上;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布料机构上,且所述第四驱动件和所述滑台传动相连,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将所述喷头沿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喷头移动到所述管材内,以及,将所述喷头沿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到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喷头移出所述管材。

10、可选的,所述喷砂机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所述喷砂机构喷砂端到所述回收机构回收端的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布料机构上;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布料机构抵接,所述定位件用于所述底座在所述布料机构上的定位;载台,所述载台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伸缩组件设置在所述载台上;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升降组件和所述载台传动相连,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载台升降。

11、可选的,所述喷砂组件包括:第一储砂罐,所述第一储砂罐的进砂端和所述回收机构的出砂端相连;第二储砂罐,所述第二储砂罐的进砂端和所述第一储砂罐的储砂罐相连,且所述第一储砂罐用于当所述喷头喷射砂料的次数超过预设次数时向所述第二储砂罐输送所述砂料;混合器,所述混合器的进砂端和所述第二储砂罐的出砂端相连,所述混合器的进气端通入具有第一预设压力的空气,所述混合器的多个出砂端和多个所述喷头的进砂端相连。

12、可选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砂斗,所述回收砂斗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远离所述喷砂机构的一端,且所述回收砂斗的进砂口和所述喷砂机构的多个喷砂端相对设置,所述回收砂斗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管材内的砂料。

13、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4、管材在布料机构的布料作用下依次布置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且当管材位于第一工位上时,喷砂机构能够向管材的内表面喷射具有第一预设压力的砂料并持续第一时间,从而利用压力砂料清除管材内表面的污染层,同时,当管材位于第二工位上时,喷砂机构能够向管材的内表面喷射具有第二预设压力的空气并持续第二时间,从而利用压力空气清理管材内表面残留的砂料;由此,通过布料机构、喷砂机构和回收机构的配合,实现了管材内表面污染层的自动化清理,在提高管材抗腐蚀性能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管材的处理效率,进而满足了高生产力的加工需求。

15、本公开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构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机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机构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砂组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机构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出一种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包括:布料机构,布料机构设置有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一工位和至少一个第二工位,且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用于依次布置管材;喷砂机构,喷砂机构的多个喷砂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的一端,且喷砂机构用于当管材位于第一工位上时向管材的内表面喷射具有第一预设压力的砂料并持续第一时间,以及,当第二工位上布置管材时向管材的内表面喷射具有第二预设压力的空气并持续第二时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管材内表面喷砂系统中,通过布料机构、喷砂机构和回收机构的配合,实现了管材内表面污染层的自动化清理,在提高管材抗腐蚀性能的同时,还有效提升了管材的处理效率,进而满足了高生产力的加工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胜磊,李君,秦奋,刘宝强,翟建红,马泽,刘利强,顾捷,赵恒恒,沈建斌,徐以轩,封宗科,高博,刘春光,白震,罗晓东,黄先伟,刘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