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电池、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月前  111


本发明属于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太阳电池、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机械强度是两个关键的性能指标。一方面,现有的纹理表面结构的特征尺寸过大或过小,对于随后的膜层钝化和浆料接触界面有一定负面影响,进而会影响电池性能。

2、另一方面,传统的硅片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尤其是在高温下进行多晶硅膜生长时,这种应力集中会导致硅片弯曲。硅片在自动化生产和流转过程中,容易因应力而发生隐裂、碎片、划伤和崩边等机械损伤,影响产品良率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机械性能方面均存在显著不足,光电转换效率低,产品可靠性差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电池,包括:

3、硅基底,所述硅基底包括第一区域;

4、所述第一区域设置若干第一塔基结构和若干第二塔基结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置于所述第一塔基结构上。

5、可选地,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2μm,且小于等于60μm。

6、可选地,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40μm。

7、可选地,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0μm,且小于等于30μm。

8、可选地,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5μm,且小于等于30μm。

9、可选地,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0.5μm,且小于等于30μm。

10、可选地,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等于30μm。

11、可选地,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等于20μm。

12、可选地,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20μm。

13、可选地,若干所述第二塔基结构总面积占所述第一区域面积大于60%。

14、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硅基底的同一面或位于所述硅基底的相对的两面。

15、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域设置若干第三塔基结构。

16、可选地,所述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2μm,且小于等于60μm。

17、可选地,所述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40μm。

18、可选地,所述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0μm,且小于等于30μm。

19、可选地,所述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5μm,且小于等于30μm。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

21、可选地,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与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的比值为0.5至2。

22、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域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粗糙度。

23、可选地,若干所述第一塔基结构呈线性阵列。

24、可选地,若干所述第三塔基结构呈线性阵列。

25、可选地,所述第一塔基结构和/或第二塔基结构为凹陷。

26、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包括上述的太阳电池。

27、发明还提供一种光伏系统,包括上述的电池组件。

28、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由于第一塔基结构和第二塔基结构复合设置,第一区域表面形貌的复杂性增加,能够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响应和机械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2μm,且小于等于6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4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0μm,且小于等于3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5μm,且小于等于3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0.5μm,且小于等于30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等于30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等于20μ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20μm。

10.如权利要求2至9任一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二塔基结构总面积占所述第一区域面积大于6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硅基底的同一面或位于所述硅基底的相对的两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设置若干第三塔基结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2μm,且小于等于60μm。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40μm。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0μm,且小于等于30μm。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等于15μm,且小于等于30μm。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大于第二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与第三塔基结构的最长对角线长度的比值为0.5至2。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粗糙度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粗糙度。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塔基结构呈线性阵列。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三塔基结构呈线性阵列。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基结构和/或第二塔基结构为凹陷。

23.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电池。

24.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光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太阳电池、电池组件及光伏系统,该太阳能耗电池包括:硅基底,硅基底包括第一区域;第一区域设置若干第一塔基结构和若干第二塔基结构,至少部分第二塔基结构置于第一塔基结构上。由于第一塔基结构和第二塔基结构复合设置,第一区域表面形貌的复杂性增加,能够显著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机械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谦,陈辉,杨新强,陈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