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插结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月前  46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排插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对于两块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之间的多引脚连接装配需求,大部分采用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进行连接。

2、由于位于印制电路板pcba上作为连接器的排插与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连接时,排插的导电端子与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的每一根线束均是单触点的接触方式,这使得连接可靠性不高,容易脱落;为提高连接可靠性,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醋酸布粘贴固定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的方式,以此减少两块印制电路板与线缆之间拉扯与振动带来的位移与脱落。

3、然而,现有技术中采用醋酸布粘贴固定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的方式仅仅只能让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等排线固定,并没有改善排插的导电端子与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等排线中每一根线束单触点的接触方式,也没有提高排插的导电端子与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等排线中每一根线束的接触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排插结构,旨在提高排插结构中导电端子与排线插头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接触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排插结构,包括:绝缘底座、导电端子、塑胶锁条;

3、所述绝缘底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横向贯穿所述绝缘底座;

4、所述塑胶锁条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的顶部,并能够与所述绝缘底座实现扣合锁紧插入所述插槽的排线插头;

5、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挂钩、第二接触部;

6、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贯穿所述插槽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以使得所述第一挂钩能够接触并固定所述排线插头的目标金属接触条,并让所述第二接触部亦接触所述目标金属接触条。

7、可选的,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从所述绝缘底座的后端贯穿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

8、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端延伸出所述绝缘底座的后端并与所述绝缘底座的底面保持共面。

9、可选的,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三端,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从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部垂直向上延伸第一长度后向平行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方向延伸第二长度,以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的端部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相对设置;

10、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有限位倒钩,所述限位倒钩用于使得所述导电端子贯穿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

11、可选的,所述限位倒钩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朝向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方向。

12、可选的,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有第一旋转轴固定部,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部用于从顶部向下半包围地限位所述塑胶锁条的转动轴的位移自由度。

13、可选的,还包括:固定端子;

14、呈横向放置“u”形的所述固定端子在上的第一端贯穿且固定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

15、所述固定端子在下的第二端有与所述绝缘底座的底面共面的焊接固定块。

16、可选的,所述固定端子的第一端有第二旋转轴固定部,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部用于从底部向上半包围地限位所述塑胶锁条的转动轴的位移自由度。

17、可选的,所述塑胶锁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排线限位块以及第二排线限位块;

18、所述第一排线限位块与所述第二排线限位块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稍大于所述排线插头的宽度。

19、可选的,还包括:

20、当所述塑胶锁条与所述绝缘底座实现扣合锁紧插入所述插槽的排线插头时,所述塑胶锁条能够发生形变地挤压所述排线插头的所述目标金属接触条与所述第一挂钩和/或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21、可选的,所述新型排插结构为适配于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作为排线插头的连接器。

22、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例具有以下优点:

23、本实施例的新型排插结构包括:绝缘底座、导电端子、塑胶锁条;其中绝缘底座设有插槽,该插槽横向贯穿绝缘底座;塑胶锁条可转动地安装在绝缘底座的顶部,并能够与绝缘底座实现扣合锁紧插入插槽的排线插头;该导电端子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挂钩、第二接触部;其中导电端子的第一端贯穿上述插槽安装在绝缘底座,以使得导电端子的第一挂钩能够接触并固定排线插头的目标金属接触条,并让第二接触部亦接触目标金属接触条。可见,本实施例的一个导电端子上至少与排线插头的目标金属接触条存在有两个接触部,且导电端子的第一挂钩在接触的前提下还起到固定作用,可以提高排插结构中导电端子与排线插头之间的接触稳定性与接触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底座、导电端子、塑胶锁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从所述绝缘底座的后端贯穿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第三端,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从所述导电端子的中部垂直向上延伸第一长度后向平行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方向延伸第二长度,以使得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的端部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倒钩位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朝向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三端有第一旋转轴固定部,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部用于从顶部向下半包围地限位所述塑胶锁条的转动轴的位移自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的第一端有第二旋转轴固定部,所述第二旋转轴固定部用于从底部向上半包围地限位所述塑胶锁条的转动轴的位移自由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锁条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排线限位块以及第二排线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排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排插结构为适配于柔性扁平电缆ffc或柔性印刷电路板fpc作为排线插头的连接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连接器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排插结构,旨在提高排插结构中导电端子与排线插头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接触稳定性。本技术的新型排插结构主要包括:绝缘底座、导电端子、塑胶锁条;所述绝缘底座设有插槽,所述插槽横向贯穿所述绝缘底座;所述塑胶锁条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的顶部,并能够与所述绝缘底座实现扣合锁紧插入所述插槽的排线插头;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挂钩、第二接触部;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贯穿所述插槽安装在所述绝缘底座,以使得所述第一挂钩能够接触并固定所述排线插头的目标金属接触条,并让所述第二接触部亦接触所述目标金属接触条。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华,熊韶辉,周希松,韦北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0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