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驱动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月前  44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摄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棱镜驱动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1、手机摄影光学防抖是一种行动稳定平台技术,旨在减少手机摄像机晃动和震动等因素对图像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在手机拍照的过程中,由于拍摄时的手震、物体移动等因素,常常导致图片模糊、失真等问题,这时摄像机光学防抖技术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摄像机光学防抖技术采用机械稳定装置,通过控制单元的电子系统和运动传感器来实现相机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自适应调节。即根据外界因素判断出手机的晃动和震动轨迹,并通过控制镜头的位置或摄像机感应器的组件来平衡其中的晃动和震动力量。使得在拍摄静止照片或连续动态视频的时候,图片的清晰度和稳定性都能得到保证。

3、光学防抖采用纯光学方法进行纠正,相比数字防抖,可靠性更高,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有优势,同时也能够对焦快速、画面更加稳定,拍摄出来的图像更加清晰、自然。

4、在专利cn116263534a中公开了一种反射模块和包括反射模块的相机模块。相机模块包括:第一透镜模块,包括沿着第一光轴设置的一个或多个透镜;以及反射模块,从第一透镜模块发射的光入射到反射模块中,其中,反射模块包括:壳体,具有内部空间;可旋转支架,在平行于第一光轴的第一方向上支撑在壳体中,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壳体旋转;反射支架,在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支撑在可旋转支架中,并且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可旋转支架旋转;反射构件,设置在反射支架上;以及第一球构件,形成可旋转支架的旋转轴,以及沿着第一光轴延伸的假想线穿过第一球构件。

5、在上述专利中,各个模块在组装过程中,各部件之间易产生较大的姿势差,导致各部件的位置不精准,影响整个装配体系的精度,后续可能会导致摩擦、卡阻、松动等问题,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且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棱镜驱动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3、棱镜驱动机构,包括底座;

4、驱动动框2相对所述底座1绕出射光轴x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20;以及

5、驱动载体相对所述底座绕垂直于出射光轴的载体旋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

6、铰接组,用于使得所述底座和所述动框或所述动框和所述载体具有至少两个连接点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点作为定点转动;

7、所述连接点分布于由所述出射光轴和载体旋转轴形成的平面或者由垂直于平面的所述入射光轴和载体旋转轴形成的立面。

8、所述连接点分布于由所述出射光轴和载体旋转轴形成的平面或者由垂直于平面的所述入射光轴和载体旋转轴形成的立面。

9、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组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分布于所述平面。

10、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组为球体、柱体、以及球体及柱体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11、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组包括若干分布于所述出射光轴的第一凸起,以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凸起一一对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的弧形凸面和所述第一凹槽活动接触并形成至少两个定点转动的所述连接点,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一凹槽的任意一者设于所述底座,剩余的一者设于所述动框。

12、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组包括分布于所述立面的一个作为定点转动中心的所述连接点和至少两个做弧线轨迹运动的所述连接点,至少两个做弧线轨迹运动的所述连接点以所述定点转动的所述连接点为旋转中心在同心球面上运动。

13、进一步地,所述铰接组包括若干第二凸起,以及与所述第二凸起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若干所述第二凸起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凸起和一个所述第二凹槽活动接触并形成一个作为定点转动中心的所述连接点,剩余的所述第二凸起与剩余的所述第二凹槽活动接触并形成至少两个做弧线轨迹运动的所述连接点。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均为电磁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分布在垂直于所述入射光轴的平面;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布在所述平面或分布在和所述平面垂直的立面。

1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所述动框之间设有使得所述铰接组活动接触连接的磁性吸附组件,所述磁性吸附组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底座,以及所述磁性吸附组件的剩余部分设于所述动框。

16、进一步地,所述载体内置于所述动框中,所述载体的相对两外侧和所述动框的相对两内侧分别通过旋转轴组连接,所述旋转轴组形成所述的载体旋转轴,并且其中一所述旋转轴组为球体,另外一所述旋转轴组为轴体。

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所述棱镜驱动机构。

1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所述透镜驱动装置。

1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利用铰接组,使得现有技术中的组装姿势差问题得到解决,确保各部件的位置和姿势准确无误,避免姿势差对装配精度造成的影响,提高装配质量和产品性能,减少人工调整的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20、无弹片设计,可以彻底解决绕x轴有倾斜的风险。

21、以至少两个连接点分布于x轴或z轴并使得载体能绕x轴进行旋转,结合旋转轴组的设计,可以彻底解决电磁驱动的磁干扰问题。



技术特征:

1.棱镜驱动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驱动机构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4)为球体、柱体、以及球体及柱体组合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棱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4)包括若干分布于所述出射光轴(x)的第一凸起(40),以及若干与所述第一凸起(40)一一对应的第一凹槽(41),所述第一凸起(40)的弧形凸面和所述第一凹槽(41)活动接触并形成至少两个定点转动的所述连接点,所述第一凸起(40)和所述第一凹槽(41)的任意一者设于所述底座(1),剩余的一者设于所述动框(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棱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4)包括分布于所述立面(yz)的一个作为定点转动中心的所述连接点和至少两个做弧线轨迹运动的所述连接点,至少两个做弧线轨迹运动的所述连接点以所述定点转动的所述连接点为旋转中心在同心球面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棱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组(4)包括若干第二凸起(b40),以及与所述第二凸起(b40)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b41),若干所述第二凸起(b40)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凸起(b40)和一个所述第二凹槽(b41)活动接触并形成一个作为定点转动中心的所述连接点,剩余的所述第二凸起(b40)与剩余的所述第二凹槽(b41)活动接触并形成至少两个做弧线轨迹运动的所述连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0)均为电磁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20)分布在垂直于所述入射光轴(z)的平面(xy);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0)分布在所述平面(xy)或分布在和所述平面(xy)垂直的立面(yz)。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棱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和所述动框(2)之间设有使得所述铰接组(4)活动接触连接的磁性吸附组件(5),所述磁性吸附组件(5)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底座(1),以及所述磁性吸附组件(5)的剩余部分设于所述动框(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3)置于所述动框(2)中,所述载体(3)的相对两侧和所述动框(2)的相对两侧分别通过旋转轴组(6)连接,所述旋转轴组(6)形成所述的载体旋转轴(y),并且其中一所述旋转轴组(6)为球体,另外一所述旋转轴组(6)为轴体。

9.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棱镜驱动机构。

10.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棱镜驱动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模组,包括底座;驱动动框相对底座绕出射光轴旋转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驱动载体相对动框绕载体旋转轴旋转的第二驱动组件,棱镜驱动机构还包括:铰接组,用于底座和动框铰接连接并且铰接组沿着出射光轴的轴向分布;铰接组的至少部分设于底座,以及铰接组的剩余部分设于动框;第一驱动组件分布在垂直于入射光轴的平面;第二驱动组件分布在垂直于平面的立面。本申请优点:本机构利用铰接组,使得现有技术中的组装姿势差问题得到解决,确保各部件的位置和姿势准确无误,避免姿势差对装配精度造成的影响,提高装配质量和产品性能,减少人工调整的时间,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韦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