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窥背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月前  114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背光组件,尤其是一种防窥背光组件。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生活中,电视、桌上型电脑、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与智慧型手机等电子产品皆会配置显示装置。进一步说,显示装置的尺寸与形状皆可依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而变更,且部分显示装置还可配置曲面屏幕,以提供不同的视觉效果。

2、随着显示装置大量应用于各种场合,显示装置的防窥功能也愈来愈重要。现有的显示装置大多是在屏幕上另外贴附遮光片,以限制屏幕的光线出射角度,从而达到防窥的效果。然而,遮光片会大幅降低屏幕的出光亮度,导致影像品质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窥背光组件,以提升出光亮度与对比度。

2、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防窥背光组件包括防窥片、直下式背光模块以及侧入式背光模块。防窥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光学板。第一发光元件适于产生第一光束。光学板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并适于引导第一光束通过防窥片。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第二发光元件和导光板。导光板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并具有相连接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第二发光元件和入光面相对设置,并适于产生第二光束。出光面背对第二表面,并适于供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出射。

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光学板例如具有反射杯结构。反射杯结构具有相连接的反射壁和出光口。出光口朝向防窥片,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反射杯结构内并被反射壁围绕。

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光学板可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相对,第三表面背对防窥片并与第一发光元件相对。第三表面及/或第四表面具有多个光扩散微结构。

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发光元件具有顶面和侧面,顶面连接侧面并朝向光学板。顶面和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可适于供第一光束出射。

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直下式背光模块例如还包括遮光部,遮光部覆盖顶面或侧面。

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防窥背光组件还可包括波长转换膜片,波长转换膜片设置于光学板与防窥片之间。

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防窥片例如包括光栅片。

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导光板还具有表面。表面背对出光面,并可具有多个散光微结构。

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之每一散光微结构凹陷于表面的深度为d,且每一散光微结构的宽度为w,1≦w/d≦40。

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15μm≦w≦40μm,且1μm≦d≦15μm。

12、本发明的防窥背光组件采用了防窥片、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侧入式背光模块,其中防窥片设置于直下式背光模块及侧入式背光模块之间,以缩小第一光束的出光角度。另,第二光束则未通过防窥片便从导光板出射,所以第二光束从导光板出射的角度较第一光束从导光板出射的角度大。因此,防窥背光组件在启动侧入式背光模块时具有较大的可视角度,并在关闭侧入式背光模块时具有较小的可视角度,进而提供防窥的功能。此外,由于直下式背光模块具有出光亮度高的优点,并还能提供区域调光的功能,因此,本发明的防窥背光组件能有效地提升出光亮度与对比度。

13、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板具有一反射杯结构,该反射杯结构具有相连接的一反射壁和一出光口,该出光口朝向该防窥片,该第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反射杯结构内并被该反射壁围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学板具有一第三表面和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相对,该第三表面背对该防窥片并与该第一发光元件相对,该第三表面及/或该第四表面具有多个光扩散微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发光元件具有一顶面和一侧面,该顶面连接该侧面并朝向该光学板,该顶面和该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适于供该第一光束出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直下式背光模块更包括一遮光部,该遮光部覆盖该顶面或该侧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波长转换膜片,其中该波长转换膜片设置于该光学板与该防窥片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防窥片包括一光栅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光板更具有一表面,该表面背对该出光面,并具有多个散光微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些散光微结构凹陷于该表面的深度为d,且每一该些散光微结构的宽度为w,1≦w/d≦4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窥背光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该些散光微结构凹陷于该表面的深度为d,且每一该些散光微结构的宽度为w,15μm≦w≦40μm,且1μm≦d≦15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窥背光组件,包括防窥片、直下式背光模块以及侧入式背光模块。防窥片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直下式背光模块包括第一发光元件和光学板。第一发光元件适于产生第一光束。光学板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并适于引导第一光束通过防窥片。侧入式背光模块包括第二发光元件和导光板。导光板与第二表面相对设置,并具有相连接的入光面和出光面。第二发光元件和入光面相对设置,并适于产生第二光束。出光面背对第二表面,并适于供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出射。

技术研发人员:庄竣辅,沈文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达运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