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动叉车,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的能量回收和负载保持系统及阀块。
背景技术:
1、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叉车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2、目前各大厂家都相继推出电动叉车,在电动叉车液压系统上启用的新技术就是货叉下降的势能回收。目前电动叉车的能量回收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结构复杂,成本高,能量回收回报慢;(2)回收率低,部分厂家能量回收无法实现下降能量的全部回收;(3)同步性差,部分厂家的能量回收方案是在两个起升油缸的缸底各增加一个阀块,此方案阀块由于信号源以及本身的差异,会导致两个阀块开启不一致,影响起升油缸的同步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的能量回收和负载保持系统及阀块,该系统及阀块结构简单,能够解决能量回收回报慢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的能量回收和负载保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3、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所述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的一端与第一先导油口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一先导油路,所述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二先导油口的一端连接;
4、负载控制阀,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先导油口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二先导油路,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三先导油口连接,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四先导油口连接,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5、能量回收管路,所述能量回收管路的一端与第四先导油口连接,所述能量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马达连接。
6、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比例减压阀,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先导油口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三先导油路,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以形成第四先导油路,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三端与第二泄油孔连接。
7、可选的,所述负载控制阀包括:第一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先导油路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五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五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六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七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七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8、可选的,所述负载控制阀还包括第二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先导油路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八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六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九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八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十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一先导油口的另一端与先导油源连接;第三先导油口的另一端与起升油缸连接。
10、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的能量回收和负载保持阀块,所述阀块包括:
11、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所述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的一端与第一先导油口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一先导油路,所述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的另一端与第二先导油口的一端连接;
12、负载控制阀,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先导油口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二先导油路,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三先导油口连接,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四先导油口连接,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13、能量回收管路,所述能量回收管路的一端与第四先导油口连接,所述能量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马达连接;
14、阀体,所述阀体的顶面设置有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接口、负载控制阀接口和能量回收管路接口,所述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接口与所述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连接,所述负载控制阀接口与负载控制阀连接,所述能量回收管路接口与能量回收管路连接。
15、可选的,所述阀块还包括比例减压阀,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先导油口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三先导油路,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二端与负载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已形成第四先导油路,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三端与第二泄油孔连接。
16、可选的,所述负载控制阀包括第一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先导油路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五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五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六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七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七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17、可选的,所述负载控制阀还包括第二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先导油路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八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六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九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八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十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18、可选的,所述第一先导油口的另一端与先导油源连接;第三先导油口的另一端与起升油缸连接。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的能量回收和负载保持系统及阀块,当货叉托举货物不动时,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不得电,液压油只能从第三先导油口进入,此时负载控制阀内部的单向阀处于截止状态,货物无法下降,实现负载保持状态。当进行下降能量回收时,先导油由第一先导油口进入第一先导油路,此时先导油源开关电磁阀得电,先导油从经过第二先导油路,推动负载控制阀,使得负载控制阀打开,此时,液压油从第三先导油口进入第四先导油路,用于进入马达,推动马达旋转,从而带动电机回收能量。此系统及阀块结构简单,能量回收效率高;现有技术中将负载控制阀放置于不同的阀体内,由于信号源和本身的差异,会导致两个阀块开启不一致,从而影响起升油缸的同步性能,而在本发明中,负载控制阀设置于同一阀体内,负载控制阀开启一直,起升油缸对负载控制阀的控制同步性更高。
20、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1.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的能量回收和负载保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比例减压阀,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先导油口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三先导油路,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以形成第四先导油路,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三端与第二泄油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阀包括第一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先导油路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五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五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六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七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七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阀还包括第二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先导油路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八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六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九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八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十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先导油口的另一端与先导油源连接;第三先导油口的另一端与起升油缸连接。
6.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的能量回收和负载保持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还包括比例减压阀,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先导油口的另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三先导油路,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二端与负载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已形成第四先导油路,所述比例减压阀的第三端与第二泄油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阀包括第一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先导油路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五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五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六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七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七先导油路,所述第一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阀还包括第二负载控制阀,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先导油路的一端连接,以形成第八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二端与第六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九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三端与第八先导油口连接,以形成第十先导油路,所述第二负载控制阀的第四端与第一泄油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先导油口的另一端与先导油源连接;第三先导油口的另一端与起升油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