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浮完井胶塞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月前  63


本技术涉及胶塞,具体为一种漂浮完井胶塞。


背景技术:

1、漂浮完井胶塞是注水泥时用来将套管内的钻井液和水泥浆隔开,避免二者在套管内掺混的塞子;当上胶塞在承托环处与下胶塞相接触时,泵压立即升高,表明水泥浆已全部替出,注水泥即结束,应立即停泵;目前的漂浮完井胶塞在套管内容易失效,而在完井液和顶替液的压差作用下,胶塞上返,不得不憋压候凝,影响固井质量和油气产能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漂浮完井胶塞,解决了目前漂浮完井胶塞容易在管内失效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漂浮完井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上设置有线性阵列分布的胶塞组件,所述胶塞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胶塞本体上的滑环,以及固定套设在胶塞本体上的橡胶圈和抵环,所述橡胶圈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活动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滑环上,所述滑环与抵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滑动套设在胶塞本体的外侧。

6、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内圈表壁固定连接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内侧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内侧杆上。

7、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圈外圈表壁固定连接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外侧杆,所述胶塞本体相对每个橡胶圈的对应位置处均固定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壁与橡胶圈上的每个外侧杆的侧壁抵触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胶塞本体上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滑槽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9、(三)有益效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漂浮完井胶塞,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漂浮完井胶塞上设置了第一弹簧和滑环,通过连接杆和第一弹簧的配合,可以增加橡胶圈展开力度,同时便于充分增加橡胶圈与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以及与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如此可有效的提高漂浮完井胶塞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漂浮完井胶塞在管内失效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漂浮完井胶塞,包括胶塞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本体(1)上设置有线性阵列分布的胶塞组件(5),所述胶塞组件(5)包括滑动套设在胶塞本体(1)上的滑环(2),以及固定套设在胶塞本体(1)上的橡胶圈(4)和抵环,所述橡胶圈(4)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活动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滑环(2)上,所述滑环(2)与抵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滑动套设在胶塞本体(1)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完井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4)内圈表壁固定连接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内侧杆(8),每个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内侧杆(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完井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4)外圈表壁固定连接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外侧杆(7),所述胶塞本体(1)相对每个橡胶圈(4)的对应位置处均固定套设有限位环(6),所述限位环(6)内壁与橡胶圈(4)上的每个外侧杆(7)的侧壁抵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漂浮完井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本体(1)上开设有圆周阵列分布的滑槽(11),每个所述滑槽(11)内均滑动连接有卡块(10),所述卡块(10)与滑槽(11)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胶塞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漂浮完井胶塞,包括胶塞本体,所述胶塞本体上设置有线性阵列分布的胶塞组件,所述胶塞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胶塞本体上的滑环,以及固定套设在胶塞本体上的橡胶圈和抵环,所述橡胶圈上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圆周阵列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活动端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在滑环上,所述滑环与抵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本技术,通过在漂浮完井胶塞上设置了第一弹簧和滑环,通过连接杆和第一弹簧的配合,可以增加橡胶圈展开力度,同时便于充分增加橡胶圈与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以及与管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如此可有效的提高漂浮完井胶塞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漂浮完井胶塞在管内失效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宽,侯辉,及笑帆,李治锋,梁喆星,赵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启隆(山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25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