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轮胎企业在加强轮胎支撑性能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尝试,在于在轮辋保护和子口位置增加补强层,即在完成胎圈(所述的完成胎圈指贴有三角胶的胎圈)的侧面或端部贴合补强层。补强层通常为成卷的纯胶条或者成卷的内部具有钢丝或纤维的胶条,在贴合至完成胎圈之前需将成卷的补强层导开。因为不同的工艺要求,现有的补强层有些是以料卷供料(所述料卷供料指补强层缠绕至料卷盘上进行供料),有些则是以料车供料(所述料车供料指补强层缠绕至工字轮上并放在料车上进行供料),不同的供料形式所使用的导开装置的结构也不相同。如果用不同的导开装置对不同形式供料的补强层进行导开,则导开装置所占的空间较大。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对以不同形式供料的补强层进行导开的导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且所述上支架设置于下支架的上部;还包括设置于下支架上的第一导开机构,所述第一导开机构具有连接设置的第一垫布回收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以及设置于上机架上的第二导开机构,所述第二导开机构具有连接设置的第二垫布回收机构和驱动连接机构,以及与第二垫布回收机构平行设置的料卷旋转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垫布回收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连接机构与第二垫布回收机构可分离的连接。
2、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以及与驱动源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
3、优选地,所述第一垫布回收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于驱动源的驱动端,所述第一传动轴远离驱动源的一端可移动的设置第一卡合件。
4、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驱动源以及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源固定设置于下支架上,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源的驱动端与第一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卡合件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第二垫布回收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支架上的第一轴承座,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固定轴;所述料卷旋转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支架上的第二轴承座,以及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固定轴。
6、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接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轴以及离合器,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三轴承座设置于上支架上,所述离合器设置于第二传动轴上远离第三轴承座的一端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第一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远离第一垫布回收机构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开机构还包括第一刹车机构,所述第一刹车机构包括在第二固定轴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刹车盘以及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设置于上支架上,所述第一制动器可锁紧第一刹车盘。
8、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开机构还包括第二刹车机构,所述第二刹车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支架上的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轴承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刹车盘,所述下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可锁紧第二刹车盘,所述第三传动轴远离第二刹车盘的一端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二卡合件。
9、优选地,还包括剥离辊组,所述剥离辊组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于安装座上可转动的剥离辊和若干可转动的第一导向辊。
10、优选地,还包括料兜检测机构,所述料兜检测机构包括低位检测元件和高位检测元件。
11、通过上述公开的技术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设计一种全新的集上下层设置的第一导开机构和第二导开机构于一体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对以料车供料或以料卷供料的补强层进行导开,并且通过同一驱动源可选择的为第一导开机构或第二导开机构提供动力,能有效的节省空间,降低成本,便于产线布局。
1.一种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上支架和下支架,且所述上支架设置于下支架的上部;还包括设置于下支架上的第一导开机构,所述第一导开机构具有连接设置的第一垫布回收机构和第一移动机构;以及设置于上机架上的第二导开机构,所述第二导开机构具有连接设置的第二垫布回收机构和驱动连接机构,以及与第二垫布回收机构平行设置的料卷旋转机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垫布回收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驱动连接机构与第二垫布回收机构可分离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以及与驱动源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布回收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一卡合件,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于驱动源的驱动端,所述第一传动轴远离驱动源的一端可移动的设置第一卡合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驱动源以及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源固定设置于下支架上,所述第一移动驱动源的驱动端与第一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于第一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卡合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布回收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支架上的第一轴承座,以及可转动的设置于第一轴承座上的第一固定轴;所述料卷旋转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支架上的第二轴承座,以及可旋转的设置于第二轴承座上的第二固定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机构包括第二传动机构、第二传动轴以及离合器,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第三轴承座设置于上支架上,所述离合器设置于第二传动轴上远离第三轴承座的一端上,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一端与第一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机构的另一端与离合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远离第一垫布回收机构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开机构还包括第一刹车机构,所述第一刹车机构包括在第二固定轴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刹车盘以及第一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设置于上支架上,所述第一制动器可锁紧第一刹车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开机构还包括第二刹车机构,所述第二刹车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支架上的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轴承座上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刹车盘,所述下支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制动器可锁紧第二刹车盘,所述第三传动轴远离第二刹车盘的一端通过第二移动机构可移动的设置有第二卡合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剥离辊组,所述剥离辊组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于安装座上可转动的剥离辊和若干可转动的第一导向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胎圈补强层导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兜检测机构,所述料兜检测机构包括低位检测元件和高位检测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