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月前  52


本发明涉及电子喷花,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对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增加,以及庆典活动、舞台表演等场合对视觉效果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烟花效果已经难以满足所有需求。因此,一种更加安全、环保、可控的喷花效果成为了市场的新需求,而电子喷花设备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易于控制的特点,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其中手持型电子喷花装置通常是由电子烟花和手持发射筒组合而成,通过按下发射按钮即可产生烟花燃放的效果。

2、目前,传统的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的安全系数较低,只要正常按下开关就会喷出烟花,由于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在处于水平状态时就能正常发射烟花,若不小心误触开关,喷出的烟花很容易伤害到对面的人,大大降低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的安全系数较低,若误触开关,容易对他人造成伤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贯穿设有开关槽,还包括:

4、喷射机构,所述喷射机构设置在外壳内部,用于喷射烟花;

5、供能机构,所述供能机构设置在外壳内部,用于控制整体装置的启闭与供电;

6、下电极板和上电极板,所述下电极板和上电极板均位于外壳内部,所述下电极板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支杆,且下电极板通过两组第一支杆分别与开关槽内顶壁及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极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二支杆,且上电极板通过多组第二支杆与外壳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极板位于下电极板正上方,所述供能机构通过第一导线与下电极板连接,所述喷射机构通过第二导线与上电极板连接;

7、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包括凹槽和导电球,所述凹槽设置在下电极板顶端中间位置处,所述上电极板底端和下电极板顶端均开设有供导电球滚动的滚动槽,所述导电球设置在凹槽内,且导电球外表面与下电极板上的滚动槽内壁接触设置。

8、优选地,所述供能机构包括矩形通口和电池仓,所述矩形通口开设于外壳一侧外壁上,所述电池仓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且电池仓开口处位置与矩形通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矩形通口上活动安装有电池仓门,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可拆卸电池,所述可拆卸电池通过第一导线与下电极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仓和开关槽上共同设置有触发组件。

9、优选地,所述触发组件包括通槽和触发开关,所述通槽贯穿设置在开关槽靠近电池仓的一侧侧壁上,所述触发开关滑动连接在通槽内,且触发开关远离开关槽的一端贯穿电池仓外壁,并与电池仓内部的可拆卸电池电性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凹槽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板。

11、优选地,所述下电极板和上电极板均呈弧状设置。

12、优选地,所述喷射机构包括圆形通口和风机,所述圆形通口开设于外壳一侧外壁上,且圆形通口与矩形通口开口处朝向相反,所述风机设置在圆形通口上,且风机远离圆形通口的一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机通过第二导线与上电极板电性连接,所述风机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呈横向设置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一端与风机内部相连通,且导风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出管,所述喷出管远离导风管的一端贯穿外壳内壁,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导风管和外壳上共同设置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和外壳内壁上共同设置有点火组件。

13、优选地,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储料仓,所述储料仓贯穿设置在外壳顶端,且储料仓底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一端与储料仓内部相连通,且下料管另一端与导风管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料仓内部与下料管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

14、优选地,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电火花塞和陀螺仪,所述电火花塞固定安装在下料管上,所述陀螺仪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顶壁上,所述电火花塞一端与下料管内部相连通,且电火花塞另一端通过导线与陀螺仪电性连接。

15、优选地,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三组散热片,三组所述散热片均匀的贯穿喷出管外侧壁,并与喷出管固定连接,所述喷出管通过三组散热片分隔为四段,三组所述散热片与喷出管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

16、优选地,所述外壳顶端均匀的开设有多组散热孔,多组所述散热孔均位于三组散热片上方。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8、1、本发明通过下电极板、上电极板和连通机构相互配合,使得电子喷花装置只有在上下倾斜幅度超过一定范围之后,导电球才能够从下电极板中间的凹槽中滚出,此时上电极板通过导电球与下电极板接通,下电极板通过第一导线与电池仓接通,上电极板通过第二导线与喷射机构中的风机接通,这样电路接通完成,才能接通电源,正常发射烟花,而这样烟花只能对着天空或者地面发射,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避免意外伤人。

19、2、本发明通过点火组件中陀螺仪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电子喷花装置的安全性,当该装置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与水平线没超过60度夹角的时候,陀螺仪感受到装置未偏移到规定的范围,此时的电火花塞无法接通电路,处于不可触发状态,即便在下电极板和上电极板之间电路接通完成且按下触发开关的情况下,电火花塞也无法点燃从储料仓下落到下料管中的耗材,进而喷射烟花。

20、3、本发明通过散热组件中三组散热片的设置,能够将喷出管分隔为四段,从而能够在喷出管中间设置隔热间隔,减少热量在整个喷出管上的累积,此外,散热片的设置能够将喷出管的热量导走,从而避免出现喷出管过热的情况,此外,通过散热孔的设置,能够使得散热片的热量会从外壳上的散热孔传走,从而进一步的加强喷出管的散热效果,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贯穿设有开关槽(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机构包括矩形通口和电池仓(5),所述矩形通口开设于外壳(1)一侧外壁上,所述电池仓(5)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且电池仓(5)开口处位置与矩形通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矩形通口上活动安装有电池仓门(4),所述电池仓(5)内设置有可拆卸电池(6),所述可拆卸电池(6)通过第一导线(7)与下电极板(17)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仓(5)和开关槽(23)上共同设置有触发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包括通槽和触发开关(3),所述通槽贯穿设置在开关槽(23)靠近电池仓(5)的一侧侧壁上,所述触发开关(3)滑动连接在通槽内,且触发开关(3)远离开关槽(23)的一端贯穿电池仓(5)外壁,并与电池仓(5)内部的可拆卸电池(6)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4)两侧固定安装有挡板(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板(17)和上电极板(21)均呈弧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机构包括圆形通口和风机(8),所述圆形通口开设于外壳(1)一侧外壁上,且圆形通口与矩形通口开口处朝向相反,所述风机(8)设置在圆形通口上,且风机(8)远离圆形通口的一端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机(8)通过第二导线(22)与上电极板(21)电性连接,所述风机(8)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呈横向设置的导风管(9),所述导风管(9)一端与风机(8)内部相连通,且导风管(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出管(10),所述喷出管(10)远离导风管(9)的一端贯穿外壳(1)内壁,并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导风管(9)和外壳(1)上共同设置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组件和外壳(1)内壁上共同设置有点火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包括储料仓(12),所述储料仓(12)贯穿设置在外壳(1)顶端,且储料仓(12)底端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下料管(13),所述下料管(13)一端与储料仓(12)内部相连通,且下料管(13)另一端与导风管(9)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料仓(12)内部与下料管(13)连接处安装有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电火花塞(14)和陀螺仪(15),所述电火花塞(14)固定安装在下料管(13)上,所述陀螺仪(15)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顶壁上,所述电火花塞(14)一端与下料管(13)内部相连通,且电火花塞(14)另一端通过导线与陀螺仪(15)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三组散热片(11),三组所述散热片(11)均匀的贯穿喷出管(10)外侧壁,并与喷出管(10)固定连接,所述喷出管(10)通过三组散热片(11)分隔为四段,三组所述散热片(11)与喷出管(10)连接处均开设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端均匀的开设有多组散热孔(2),多组所述散热孔(2)均位于三组散热片(11)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子喷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电子喷花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贯穿设有开关槽,还包括供能机构,所述供能机构设置在外壳内部;喷射机构,所述喷射机构设置在外壳内部;下电极板和上电极板,所述下电极板底端固定安装有两组第一支杆,且下电极板通过两组第一支杆分别与开关槽内顶壁及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上电极板一侧固定安装有多组第二支杆,且上电极板通过多组第二支杆与外壳内侧壁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下电极板、上电极板和连通机构相互配合,使得电子喷花装置只有在上下倾斜幅度超过一定范围之后,才能接通电源,正常发射烟花,而这样烟花只能对着天空或者地面发射,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避免意外伤人。

技术研发人员:杨慧,刘开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浏阳市东方海岸丝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