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材炮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调节发酵环境含氧量的胆南星发酵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1、胆南星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传统曲剂,为制天南星的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加工而成,或为生天南星细粉与牛、羊或猪胆汁经发酵加工而成,味苦、微辛、性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能。
2、2020年版药典描述胆南星呈方块状或圆柱状。棕黄色、灰棕色或棕黑色,质硬,气微腥,味苦。粉末淡黄棕色。薄壁细胞类圆形,充满糊化淀粉粒。草酸钙针晶束长20~90μm。螺纹导管和环纹导管直径8~60μm。
3、胆南星始载于宋代《小儿药证直诀》:“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同时期《圣济总录》载:“黄牛胆内浸三宿焙,牛胆煮一伏时暴干”。酿牛胆长时间阴干法和浸牛胆煮后曝干法,虽制备时长和干燥方式不同,但两者均有天南星粉末在牛胆中“酿”或“浸”制较长时间的记述,可视为后世发酵制胆南星法的发源。
4、《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首创制南星胆汁和饼法:“汤洗,焙,为末,用牛胆汁和作饼,焙干”,提出对南星进行预处理,不需长时间发酵,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广为沿用的制天南星细粉与胆汁混合制备胆南星的方法由此可见雏形。
5、《普济本事方》中首次提到“羊胆制”。可见在宋代,胆南星的炮制就存在着有或无发酵工序、用牛胆还是羊胆的不统一。宋代之后,胆南星炮制法各有沿用、发展和创新。
6、胆南星炮制历史资料中,12种为酿牛胆长时间阴干法,归为发酵法。元、明时期的发酵工艺与宋代基本相同,操作流程记述更为详细,出现了认为延长发酵时间、增加牛胆汁加入次数可改善胆南星质量的观点。
7、《活幼心书》载:“剉碎,用腊月黄牛胆酿经一夏用”。《丹溪心法》中载:“须用黄牯牛胆,腊月粉南星,亲手修合,风干,隔一年用。牛胆须入三、四次者佳”。明代《本草纲目》记载:“造南星法:以南星生研末,腊月取黄牯牛胆汁,和剂纳入胆中,系悬风处干之,年久者弥佳”。明晚期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胆南星炮制方法。《景岳全书》收载的抱龙丸方中所用胆南星注明用“九制”。清代《幼幼集成》较详细地记录了九制牛胆南星制法:“取牛胆一枚,倾出胆汁于碗内,将南星末和匀,仍复装入胆皮内,悬有风无日处使其阴干,有胆之时将前胆剖破取出,南星末仍以胆汁和匀装入悬之,能装过九胆诚为至宝任彼真正牛黄莫能及此。”
8、九制胆南星需用9个牛胆,胆汁用量大、制作复杂、药效显著,但关于制造需用的时间则有不同记载,有用二三年者,有说“至九年才褐色尔”“九年成功者最佳”。
9、浸牛胆煮后曝干法可能演变为将天南星粉与牛胆汁混合发酵后蒸制的方法。现在,全国多地仍在使用胆汁混合发酵蒸制法。在明清较为盛行将生天南星加其他辅料制过后,再研末入牛胆,阴干。制天南星的方法有“姜汁浸炒”、“滚汤明矾或姜汁拌和泡用”、“同桃仁研烂晒干”、“漂天南星、川贝母各半,研极细末”。虽同为置牛胆内阴干,这类方法都没有如前述发酵法注明所需时间,故难以判定干燥过程是否伴有发酵。古法多用牛胆汁,且多注有“腊月黄牯牛胆”,认为其胆汁质佳。《中药炮制经验集成》载,可以猪胆汁制胆南星。
10、《中国药典》1977年版第一次收载胆南星,包括其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方法。《中国药典》1985年版修订了胆南星的用量和功能主治,之后历版《中国药典》均沿用1985年版胆南星标准至今。自1977年被《中国药典》收载,胆南星一直按独立品种列项。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中,胆南星被作为天南星的炮制品收载,规定了2种制法,制南星与胆汁混合蒸制法,或生南星与胆汁混合发酵后蒸制法。量化了天南星与胆汁投料配比、蒸制时间、发酵时间和次数,写明牛(或猪、羊)胆汁或胆膏粉均可用于制备胆南星。
11、由于历史原因,全国各地的炮制方法一直不能统一。但各地胆南星炮制规范渐趋统一,更加贴近全国规范标准,但炮制工艺、胆汁用量、发酵时间等仍存在差异。全国现行的30个省市炮制规范中有18个收载了胆南星,共列有31种炮制方法。其中,每100kg天南星胆汁用量最大的700kg,最小64kg,55%的方法采用了天南星与胆汁1:4的配比。在胆汁来源方面,江西规定用牛胆汁,四川规定用猪胆汁,北京、内蒙古、浙江3地仅注明胆汁,其余各地均明确可使用牛(或猪、羊)的胆汁。河北、湖北等地取消了地方规范中的胆南星品种,直接执行全国标准。北京原有4种炮制方法,现只保留1种。
12、古人认为胆汁在胆南星制备中不是一般认知的辅料,应当被视为主要原料之一。胆汁成分是胆南星现代研究中的重要方向,胆酸类成分测定多见于文献,近年来也出现了关于胆汁来源、用量对胆南星质量影响的研究报道。传统胆南星炮制多用牛胆汁,少用羊胆汁。因猪胆汁价廉易得,市售胆南星多为猪胆汁所制。
13、传统理论认为,牛、猪、羊胆汁性能不尽相同。陈江宁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法(hplc-cad)检测发现,猪、牛、羊胆汁制胆南星中胆酸类成分存在差异,牛胆汁制胆南星中胆酸类成分质量分数高于羊胆汁和猪胆汁制胆南星,不同胆汁制胆南星对干酵母致小鼠热症模型的体温变化影响会随时间变化呈不同趋势。
14、另有研究显示,牛、羊、猪胆汁制胆南星对脂多糖诱发的急性肺损伤大鼠均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肺组织的病理形态和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牛胆南星、羊胆南星较猪胆南星在保护急性肺损伤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以上研究提示,3种胆汁制胆南星均具有清热化痰作用,牛或猪、羊胆汁均可用于制备胆南星,具备合理性,不同胆汁制胆南星药效学研究存在差异,其机制尚需深入研究和重复检验。
15、李泽煜等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及负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原料3种配比(胆汁∶天南星分别为3:1、1:1、1:3)的胆南星胆酸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存在明显差异,胆汁比例大,则胆南星的解热、祛痰作用良好,反之作用减弱,但对止咳作用影响较小,认为胆汁与天南星比例不宜低于1∶1。
16、20世纪,研究者采用浓缩胆汁混合制、提高发酵温度、坨闷制等手段对混合法、发酵法进行改进,以缩短炮制时间,提高生产效率。仅从生产效率角度考察,混合法优于发酵法。现代研究在评价炮制方法时更加重视炮制过程对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和药效的影响。有文献报道,混合蒸制法制胆南星中主要含有结合型胆汁酸类成分,发酵制胆南星中含游离型胆汁酸类成分,胆南星炮制发酵过程可使胆汁中的结合型胆汁酸类成分发生断链分解,而转化为游离型胆汁酸,胆南星中胆汁酸类成分及其含量可以作为胆南星质量控制的指标。朱燕飞等在运用主成分分析(pca)胆南星混合蒸制加工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对饮片薄层色谱图谱整体影响时,验证了猪胆汁来源和不同蒸制时间对成品胆南星物质基础均有影响,提示pca所获参照因子可作为胆南星成品质控的计量手段。唐思园认为,不同发酵原料和条件能影响胆南星品质。37℃干燥条件下,以牛胆粉为原料制备胆南星,可获得胆汁酸类物质含量高的胆南星发酵产物。李瑶研究发酵法和混合法制胆南星在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显示炮制后较天南星或制天南星,两者草酸钙针晶数量减少、结构破坏;黄酮类成分夏佛托苷、异夏佛托苷及多糖含量均降低。表明两种炮制法均有降低天南星毒性的作用。相较混合制胆南星,发酵制胆南星中黄酮类成分及多糖含量降低更为明显,并新生成糖胺类等成分,结合型胆汁酸转化为游离型胆汁酸,混合制胆南星中则主要含有结合型胆汁酸。
17、有关胆南星的炮制作用,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多有记载。如“得牛胆则不燥”,“制以牛胆以杀其毒,得牛胆则燥性减,且胆有益肝胆之功”。生天南星有很强的麻舌感,其水浸剂给小鼠腹腔注射和涂耳试验,可引起小鼠扭体反应和耳壳明显肿胀,而胆南星却没有上述反应。可能经胆汁制后确能达到减低或消除毒性不良反应的目的。也有人对发酵制和复制制备的胆南星进行实验,二者均可降低天南星的毒性不良反应。
18、古今医家一致认为胆南星在炮制后功效发生了变化,以清化热痰、息风定惊为主,并具有镇静、抗惊厥的作用。“胆南星降痰因火动如神,治小儿急惊必用,较之南星味苦性凉,故善解风痰热滞”。王薇等研究证实,生南星具有一定的燥性,可使小鼠的饮水量、耗氧量、na+_k+-atp酶活力、肝脏组织总蛋白含量增加,而胆南星药性转凉,可使上述指标含量降低。说明胆汁炮制后,可以改变其药性。在现代临床应用中,胆南星很少以单味药形式出现,多为复方。如胆南星合天竺黄、郁金、黄连、石菖蒲、远志等,用治热型中风昏仆、癫痫病;与瓜蒌、黄芩、桔梗、牛蒡子配伍,治疗热痰壅肺、咳痰黄稠者。与全蝎(炙)、僵蚕、天麻、黄连等同用,具有清热祛痰、熄风止痉的作用,用于小儿一切痰喘,急慢惊风,手足抽搐,如千金散。
19、胆南星在临床中的用量,药典规定为3~6g,而也有认为一般以5~10g为宜,儿科用量3~6g,根据病情需要,可酌情增减。经过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生半夏、生胆南星先煎2h,再混同茯苓、党参、黄芪、竹茹等,治疗食管癌有佳效的说法得到公认。也有使用生胆南星粉外敷治疗小儿霰粒肿的临床应用说法,吴茱萸加胆南星按3:1敷涌泉穴还可以治疗小儿流涎等。
20、历代医家常用不同剂量的胆南星配伍不同类型中药治疗许多疾病,但不同朝代剂量换算不一,如宋朝一两约41.4g,明朝一两约37g,清朝一两约37.3g。如贝母瓜蒌散(清·《医学心悟》),胆南星(五分约6.875g)清热化痰,配伍瓜蒌降肺火、化热痰,治疗类中风,肺火壅遏者,肺热液干。如定痫丸(清·《医学心悟》),胆南星(五钱18.75g,每服胆南星约0.05钱,折合现代用量约0.2g)清热化痰,配伍石菖蒲化痰开窍醒神,治疗痰热痫证,亦用于癫狂。如星朱散(明·《婴童百问》),胆南星(一两为37g,每服胆南星约0.12钱,折合成现代剂量0.455g)定痫利痰,配伍朱砂清心镇惊,治疗痰痫。如镇惊丸(明·《婴童百问》),胆南星(二钱半约9.25g,每服胆南星约0.015钱,折合成现代剂量约0.06g)化痰定惊,配伍琥珀、茯神安神定志,治疗一切惊痫。如散风散(明·《婴童百问》),胆南星(二钱约7.4g,每服胆南星约0.05钱,折合成现代剂量0.2g)化痰定痫,配伍防风祛风解痉,治疗风痫。
技术实现思路
1、申请人对胆南星的发酵炮制工艺做了深入广泛的研究,研究中发现,通过调节发酵环境中氧含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所制备胆南星镇静效果,同时进一步降低胆南星的毒性。
2、本技术首先公开一种胆南星的发酵炮制方法,所述发酵炮制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3、步骤1)对天南星进行浸漂,随后取出与生姜和白矾共煮至内无干心;
4、步骤2)取出晾或烘至半干,切成薄片,对薄片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制片;
5、步骤3)将预制片进行干燥,随后研磨为制天南星粉;
6、步骤4)将制天南星粉、胆汁、正十二烷,加入纯化水混匀,得混悬液;
7、步骤5)对步骤4)所得混悬液进行高温灭菌;
8、步骤6)取步骤5)所得灭菌后的混悬液,按质量百分比0.2%-1.0%加入复合发酵真菌;
9、步骤7)取步骤6)所得混悬液,在搅拌条件下,温度保持在25~35℃,相对湿度保持在65%~90%,进行发酵,5天后,发酵完毕;
10、步骤8)取步骤7)所得发酵混悬液,低温蒸发的方式降低含水量,得适当大小的药团,然后,制成适当大小的软块;
11、步骤9)取步骤8)所得软块,真空干燥,以挥发掉软块中的正十二烷,即得终产品胆南星。
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所述浸漂的具体步骤为:将天南星置于洗润池中用水浸泡2~3天,且每日换水2~3次,每次换水加入天南星质量3wt%的白矾,至口尝无麻舌感时结束。
13、所述步骤1)中,共煮时天南星、生姜和白矾的质量比为100:10:10。
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薄片厚度为1~2mm;
15、所述预处理过程为:将薄片置于纤维素酶溶液中浸渍5~10min,随后与酶溶液共同进行200~300w超声破壁处理10~15min,随后过滤出薄片并干燥即得到预制片。
16、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200~300u/1g薄片。
17、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3~6h。
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制天南星粉、胆汁、正十二烷、纯化水的质量比为100:(200~300):(5-30):100的比例混合。
19、所述胆汁为猪胆汁。
20、胆汁的作用便是用以中和制天南星粉(即初步加工后的天南星粉)的毒性。
2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高温灭菌的温度为110~121℃,灭菌时间为15~35min。
2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6)中的复合发酵真菌按质量计,由分枝横梗霉(lichtheimiaramosa)和伯顿丝孢毕赤酵母(hyphopichia burtonii)按质量比1:1组成;
2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7)通过通入预热的新鲜空气的方式来维持发酵环境中氧气处于较高水平。
24、进一步讲,所述步骤7)发酵过程中通过通入预热的新鲜空气使发酵环境中氧气含量不低于15%,直到发酵结束。
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6、本发明在传统胆南星制备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天南星薄片进行了除毒处理,通过除毒处理降低天南星本身所含的生物碱毒性后制得预制片,再通过在发酵混悬液中加入氧载体正十二烷增加发酵液氧含量,并通过通入新鲜空气的方法增加发酵液上方的氧含量。以利于发酵的进行。通过本技术所述的发酵炮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天南星本身毒性对运动神经系统所产生的影响,即加快停药后恢复自发性运动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提高诱导睡眠时长,即提高镇静药效。
27、本发明中对胆南星的发酵过程做了精细控制,主要特征在于对于发酵过程中,对发酵环境和发酵液中的氧气含量进行控制。利用通入预热空气以及加入氧载体的方式,控制发酵环境和发酵液中的氧气含量。
28、本技术最后提供一种胆南星,由前述的胆南星的发酵炮制工艺制得。
1.一种胆南星的发酵炮制方法,所述发酵炮制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浸漂的具体步骤为:将天南星置于洗润池中用水浸泡2~3天,且每日换水2~3次,每次换水加入天南星质量3wt%的白矾,至口尝无麻舌感时结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共煮时天南星、生姜和白矾的质量比为100:10: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过程为:将薄片置于纤维素酶溶液中浸渍5~10min,随后与酶溶液共同进行200~300w超声破壁处理10~15min,随后过滤出薄片并干燥即得到预制片,所述纤维素酶的用量为200~300u/1g薄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0~70℃,干燥时间为3~6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制天南星粉、胆汁、正十二烷、纯化水的质量比为100:(200~300):(5-30):100的比例混合,所述胆汁为猪胆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高温灭菌的温度为110~121℃,灭菌时间为15~35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复合发酵真菌按质量计,由分枝横梗霉和伯顿丝孢毕赤酵母按质量比1:1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通过通入预热的新鲜空气的方式来维持发酵环境中氧气含量不低于15%,直至发酵结束。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发酵炮制方法制备的胆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