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车辆工程,尤其涉及一种甲醇控温装置、甲醇控温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甲醇发动机是指使用甲醇作为主要燃料的内燃发动机。由于甲醇的沸点较低,一旦甲醇的温度过高,甲醇管路中的甲醇易发生气化,从而导致甲醇压力和甲醇流量的波动。
2、当前对甲醇的控温方法是通过电磁水阀控制流经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流量改变甲醇管路中的甲醇温度,由于流经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对于甲醇来说过高,易使甲醇气化,电磁水阀难以准确控制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流量对甲醇进行控温,导致甲醇温度的波动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甲醇控温装置、甲醇控温方法和电子设备,以实现降低甲醇温度的波动性的目的。具体方案如下: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甲醇控温装置,所述甲醇控温装置包括甲醇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热交换器、第一电磁水阀、水箱和电子风扇,所述水箱与发动机冷却回路中的发动机冷却水箱为不同的水箱;
3、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设置有甲醇管路和甲醇冷却液管路;
4、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电子风扇的吹风区,使得所述电子风扇对所述水箱中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
5、所述水箱的第一出水端与所述甲醇冷却液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甲醇冷却液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水箱的第一回水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出水端与所述甲醇冷却液管路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管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一电磁水阀;
6、所述甲醇管路的一端与甲醇箱连接,所述甲醇管路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所述甲醇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甲醇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管道上,以采集甲醇温度;
7、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甲醇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子风扇和所述第一电磁水阀电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水箱中的甲醇冷却液通过发动机所在的车辆的自有热源进行加热。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二电磁水阀,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设置有发动机冷却液管路和甲醇冷却液管路;
10、所述水箱中设置有第二出水端和第二回水端,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甲醇冷却液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甲醇冷却液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回水端连接;
11、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箱的出水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冷却液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冷却水箱的回水端连接;
12、在所述第二出水端与所述甲醇冷却液管路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管路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电磁水阀。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
14、所述水箱中设置有第三出水端和第三回水端,所述第三出水端连接辅助加热装置的一端,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回水端;
15、在所述第三出水端与所述辅助加热装置的一端之间的连接管路中设置有第三电磁水阀。
16、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甲醇控温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的甲醇控温装置,所述甲醇控温方法包括:
17、控制器获取甲醇温度传感器采集的甲醇管路中的甲醇温度;
18、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甲醇温度控制第一电磁水阀和电子风扇的运作方式,以对所述甲醇温度进行控制。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基于所述甲醇温度控制第一电磁水阀和电子风扇的运作方式,以对所述甲醇温度进行控制,包括:
20、若所述甲醇温度不大于第一温度限值,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水阀控制水箱流经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流量,对所述甲醇管路中的甲醇进行控温;
21、若所述甲醇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限值,则在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水阀控制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流量的同时,通过所述电子风扇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若所述甲醇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限值,则在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水阀控制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流量的同时,通过所述电子风扇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包括:
23、当所述甲醇温度的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限值时,确定所述甲醇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
24、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水阀的开度为与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开度,以控制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流量,同时,控制所述电子风扇的转速为与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转速,以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水阀的开度为与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开度,以控制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流量,同时,控制所述电子风扇的转速为与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转速,以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包括:
26、当所述甲醇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限值并不大于第二温度限值时,根据所述甲醇温度和map表确定第一电磁水阀的第一开度,同时将所述电子风扇以第一转速运行,以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
27、当所述甲醇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限值并不大于第三温度限值时,降低所述第一电磁水阀的第一开度至第二开度,同时将所述电子风扇以第二转速运行,以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
28、当所述甲醇温度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限值时,降低所述第一电磁水阀的第二开度至第三开度,同时将所述电子风扇以第三转速运行,以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
29、所述第一温度限值小于所述第二温度限值,所述第二温度限值小于所述第三温度限值;
30、所述第一开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度,所述第二开度大于所述第三开度;
31、所述第一转速低于所述第二转速,所述第二转速低于所述第三转速。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还包括:
33、在所述第三转速的电子风扇将所述水箱中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的温度降低至第一温度范围后,增大所述第一电磁水阀的第三开度,同时所述电子风扇继续以所述第三转速运行,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
34、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35、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36、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的甲醇控温方法。
37、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甲醇控温装置、甲醇控温方法和电子设备。该甲醇控温装置为甲醇单独设置了水箱,提供为甲醇进行控温的甲醇冷却液,该 装置不仅可以通过第一电磁水阀控制甲醇冷却液的流量,还可以通过电子风扇对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实现甲醇温度的二联控制,并避免使用发动机冷却液对甲醇进行加热,有效降低甲醇温度的波动性。
1.一种甲醇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醇控温装置包括甲醇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第一热交换器、第一电磁水阀、水箱和电子风扇,所述水箱与发动机冷却回路中的发动机冷却水箱为不同的水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中的甲醇冷却液通过发动机所在的车辆的自有热源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醇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二电磁水阀,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设置有发动机冷却液管路和甲醇冷却液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醇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一种甲醇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甲醇控温装置,所述甲醇控温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甲醇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甲醇温度控制第一电磁水阀和电子风扇的运作方式,以对所述甲醇温度进行控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甲醇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甲醇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限值,则在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水阀控制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流量的同时,通过所述电子风扇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甲醇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磁水阀的开度为与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开度,以控制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流量,同时,控制所述电子风扇的转速为与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转速,以对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甲醇冷却液进行控温,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甲醇控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