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储能产品智能制造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储能行业的电芯模组自动化产线中,检测设备多用于模组组装完成后对电芯模组的内阻和耐压性能进行检测,下线前整个模组的最终检测,现有检测设备往往只能适用于固定尺寸的电芯产品,产品兼容性较低。
2、然而,现今电芯产品的厂家较多,且电芯尺寸不一,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设备的兼容性无法满足不同尺寸电芯的需求,这导致了现有产线中检测需要预备多套不同设备,这不仅使得产品生产成本较高,还影响了产品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检测设备难以对不同尺寸电芯进行检测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设备,检测设备用于对电芯模组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座,电芯模组设置在检测座上;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间隔设置在检测座的上方,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均沿靠近或远离电芯模组的方向升降,以与电芯模组的线排进行接触或分离;其中,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中的至少一个沿电芯模组的排布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检测部朝向电芯模组的一端设置,第二检测部朝向电芯模组的另一端设置。
3、进一步地,第一检测部和/或第二检测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中的至少一个沿电芯的极片排布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第一检测头与电芯的正极极片处的线排相对设置,第二检测头与电芯的负极极片处的线排相对设置,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用于对电芯模组进行内阻和耐压检测。
4、进一步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结构,第一驱动结构的驱动部沿电芯模组的排布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驱动结构的驱动部与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中的一个驱动连接;和/或,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部沿电芯的极片排布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部与第一检测头和第二检测头中的一个驱动连接。
5、进一步地,检测设备还包括:两个支撑件,设置在检测座上,两个支撑件分别位于电芯模组的两侧;支撑横梁,支撑横梁的一端设置在检测座上,支撑横梁的另一端设置在检测座上,支撑横梁位于电芯模组的上方;相互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第一导向结构沿电芯模组的排布方向延伸,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支撑横梁上设置有第二导向结构,第一检测部设置在支撑横梁上。
6、进一步地,检测设备还包括:锁定件,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导向结构上,锁定件具有穿设在第二导向结构和第一导向结构上的锁定位置以及避让第一导向结构的避让位置。
7、进一步地,检测设备还包括:相互导向配合的第三导向结构和第四导向结构,第三导向结构沿电芯的极片排布方向延伸,第三导向结构设置在支撑横梁上,第一检测头和/或第二检测头上设置有第四导向结构。
8、进一步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一刻度尺和第一刻度指针,第一刻度尺设置在支撑件上,第一刻度指针与第二导向结构连接,第一刻度指针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刻度尺上;和/或,第二刻度尺和第二刻度指针,第二刻度尺设置在支撑横梁上,第二刻度指针与第四导向结构连接,第二刻度指针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刻度尺上。
9、进一步地,检测设备还包括:第三检测部,可活动地设置在检测座上,第三检测部设置在电芯模组的侧部,第三检测部沿靠近或远离电芯模组的侧部的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与电芯模组的侧部进行接触或分离,第三检测部与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配合以对电芯模组进行绝缘检测。
10、进一步地,检测设备还包括:扫码结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检测座的上方,扫码结构朝向电芯模组的待扫码部设置。
11、进一步地,检测设备还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检测座上,支撑架的一端设置在电芯模组的一侧,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在电芯模组的另一侧,支撑架的至少部分位于电芯模组的上方;其中,扫码结构可升降地设置在支撑架上;和/或,第二检测部可升降地设置在支撑架上。
12、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组装好的电芯模组放置在检测设备内,通过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的升降,实现与电芯模组线排的接触和分离,即可快速完成对电芯模组的不同检测工作,并且当需检测的电芯模组尺寸发生变化时,可快速通过调整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中的至少一个,使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的距离匹配具体的待检测电芯模组的尺寸,从而快速实现对不同尺寸电芯模组的检测切换。
1.一种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用于对电芯模组(10)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所述检测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部(31)和/或所述第二检测部(3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检测头(311)和第二检测头(312),所述第一检测头(311)和所述第二检测头(312)中的至少一个沿电芯的极片排布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检测头(311)与所述电芯的正极极片处的线排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检测头(312)与所述电芯的负极极片处的线排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检测头(311)和所述第二检测头(312)用于对所述电芯模组(10)进行内阻和耐压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