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的制作方法

xiaoxiao7月前  60


本技术申请涉及异形螺母,具体是一种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


背景技术:

1、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通常指的是锁紧螺母,它们能够提供更牢固的连接,并且能够防止螺母在振动或者受力的情况下自行松动。

2、但现有技术中,异形螺母多采用车削设备对材料进行车削加工,制造出所需的异形螺母,然后将异形螺母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这类加工工艺生产的异形螺母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产生锈蚀,同时螺母与连接件的接触面产生锈蚀后容易造成螺母与连接件表面产生粘连,不利于后续螺母的维护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异形螺母多采用车削设备对材料进行车削加工,制造出所需的异形螺母,然后将异形螺母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这类加工工艺生产的异形螺母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产生锈蚀,同时螺母与连接件的接触面产生锈蚀后容易造成螺母与连接件表面产生粘连,不利于后续螺母的维护和更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包括异形螺母本体、四个弧形倒角,所述异形螺母本体内部设置有螺纹,且异形螺母本体底部设置有环槽斜角,四个所述弧形倒角设置在异形螺母本1底部四角处,所述异形螺母本体底部镀有一层镍,所述镍的厚度为1-3μm,所述异形螺母本体表面镀有一层雾锡,所述雾锡厚度为3-5μm。

4、进一步地,所述异形螺母本体顶部设置有两道凹槽,两道所述凹槽呈十字型分布在异形螺母本体顶部表面。

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宽度为0.9-1.1mm,且凹槽的深度为0.3-0.7mm。

6、进一步地,所述异形螺母本体的长、宽均为0.89-9.1mm,且异形螺母本体的高度为0.99-10.1mm。

7、进一步地,所述环槽斜角的宽度为0.5mm,环槽斜角的角度为45°。

8、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的直径为4mm,且螺纹螺距为0.7mm。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异形螺母本体的底部镀镍提升异形螺母本体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异形螺母本体与连接件接触面的硬度,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其生锈,同时通过在异形螺母本体表面镀雾锡有效地防止异形螺母本体被氧化和腐蚀,进一步提升异形螺母本体的使用寿命。

11、2、本实用新型中,在异形螺母本体底部设置有弧形倒角和环槽斜角,减少装配时的阻力,提高装配的精度和效率,提高异形螺母本体的装配性能,通过在异形螺母本体顶部设置凹槽可以方便异形螺母本体的安装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异形螺母本体(1)、四个弧形倒角(4),所述异形螺母本体(1)内部设置有螺纹(2),且异形螺母本体(1)底部设置有环槽斜角(3),四个所述弧形倒角(4)设置在异形螺母本体(1)底部四角处,所述异形螺母本体(1)底部镀有一层镍,所述镍的厚度为1-3μm,所述异形螺母本体(1)表面镀有一层雾锡,所述雾锡厚度为3-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螺母本体(1)顶部设置有两道凹槽(5),两道所述凹槽(5)呈十字型分布在异形螺母本体(1)顶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的宽度为0.9-1.1mm,且凹槽(5)的深度为0.3-0.7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螺母本体(1)的长、宽均为0.89-9.1mm,且异形螺母本体(1)的高度为0.99-1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斜角(3)的宽度为0.5mm,环槽斜角(3)的角度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2)的直径为4mm,且螺纹(2)的螺距为0.7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异形螺母技术领域,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紧固连接作用的异形螺母,包括异形螺母本体、四个弧形倒角,所述异形螺母本体内部设置有螺纹,且异形螺母本体底部设置有环槽斜角,四个所述弧形倒角设置在异形螺母本1底部四角处,所述异形螺母本体底部镀有一层镍,所述镍的厚度为1‑3μm,所述异形螺母本体表面镀有一层雾锡,所述雾锡厚度为3‑5μm。本技术通过在异形螺母本体的底部镀镍提升异形螺母本体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异形螺母本体与连接件接触面的硬度,延长使用寿命,避免其生锈,同时通过在异形螺母本体表面镀雾锡有效地防止异形螺母本体被氧化和腐蚀,进一步提升异形螺母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瞿立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维易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30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