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实验室样品容器,尤其涉及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
背景技术:
1、离心技术在生物科学,特别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每个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都要准备多种形式的离心机。离心技术主要用于各种生物样品的分离和制备,生物样品悬浮液盛放在离心管中在高速旋转下,由于巨大的离心力作用,使悬浮的微小颗粒(如细胞器、生物大分子的沉淀等)以一定的速度沉降,从而与溶液得以分离。
2、现有技术中,离心管多为固定的内外径结构形式,通常为16-17mm,并匹配通用的15ml离心管架进行使用,但在使用离心管对血液样本进行分离作业以提取淋巴细胞层时,由于传统的离心管的内径为统一结构,出现淋巴细胞层的厚度较薄,不便于提取的问题,并且在加入血液样本时无缓冲容易破坏淋巴分离液液面,不利于吸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心管在血液分离后不便于提取淋巴细胞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包括一端开口的呈回转体结构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包括提取段和分离段,所述提取段的直径小于分离段的直径,所述提取段与分离段耦合处设置有缓冲板。
4、优选地,所述提取段内设置有呈回转体结构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与管体为一体成型,所述导流通道的直径小于分离段的内径。
5、为了保证离心管制作工艺的简易化,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提取管和过渡管,所述提取管的直径小于分离段的直径。
6、优选地,所述过渡管呈喇叭口状,所述提取管与过渡管的小端连接,所述分离段的内壁与过渡管的大端连接。
7、为了保证缓冲板的位置稳定,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段靠近过渡管的大端处设置有凸台环,所述缓冲板设置在凸台环上。
8、为了降低血样加入的速度,优选地,所述缓冲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通孔贯穿缓冲板。
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范围在1mm-2mm。
10、优选地,所述提取段与分离段的长度比为3-6:1。
11、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管盖,所述管盖的圆周面形成有防滑纹。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淋巴细胞分离管,通过喇叭口形状的过渡管连接提取管和分离段,既便于引导缓冲板的展开,又能便于制造成型,使分离后的淋巴细胞层逐渐增厚,便于后续的提取。
14、2、该淋巴细胞分离管,通过在缓冲板上开设有2-8个通孔,优选为3个,并且每个通孔均贯穿缓冲板,通孔的直径范围在1mm-2mm,优选为2mm,保证淋巴细胞的穿过通孔。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管体上部分内径缩小,同时加入缓冲板,既实现了在多次加入血液样本时可以快速加入而不破坏形成的分离液面,也有利于离心后吸取淋巴细胞,因为提取段的管径缩小,离心后获得的淋巴细胞层的厚度增加便于吸取。
1.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包括一端开口的呈回转体结构的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部包括提取段和分离段(5),所述提取段的直径小于分离段(5)的直径,所述提取段与分离段(5)耦合处设置有缓冲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段(5)靠近过渡管(3)的大端处设置有凸台环(4),所述缓冲板(6)设置在凸台环(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6)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7),所述通孔(7)贯穿缓冲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的直径范围在1mm-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段与分离段(5)的长度比为3-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巴细胞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管盖(8),所述管盖(8)的圆周面形成有防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