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xiaoxiao7月前  57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其能够极大的提高城市土地的空间利用率,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但在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见地下结构的自重小于地下水浮力的现象,为了解决此问题,一般多层建筑往往采用独基加防水板的基础形式,抗浮措施多采用抗浮锚杆。

2、在现有技术中,抗浮锚杆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下结构抗浮措施,尽管具有承载力高、质量可靠、工艺简单等优点,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缺陷。具体而言,抗浮锚杆要求锚固于坚硬或较硬岩体中,对于软岩与土体,其适用性较差。这是因为软岩和土体的承载力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锚固力,可能导致锚杆失效。因而提供一种能够对底部进行多级固定的抗浮锚杆,使其能够适应软岩与土体地使用场景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及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包括空心锚杆,所述空心锚杆的底部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空心锚杆靠近密封隔板的一端的侧壁上环列开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密封隔板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连接有主插杆;还包括:

3、一级固定模块,所述一级固定模块包括若干环列安装于密封隔板中的横向插板,且各所述横向插板沿密封隔板的径向滑动安装于密封隔板上,各所述横向插板靠近密封隔板圆心处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贯穿密封隔板的顶壁,且所述密封隔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连接座进行滑动的滑动槽,所述空心锚杆中还设置有调节单元,所述调节单元穿过出料孔并与各连接座同时连接,用于带动各连接座同步沿着滑动槽进行滑动;

4、二级固定模块,所述二级固定模块包括套设于连接柱顶部的安装板,以及若干环列安装于连接柱四周的竖向插板,所述安装板与密封隔板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无外力时,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安装板会处于上极限位置处,且各所述竖向插板的顶部均沿安装板的径向滑动安装于安装板中,各所述竖向插板靠近连接柱的一侧均通过第二调节连杆与连接柱的侧壁连接,且所述第二调节连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柱以及竖向插板转动连接。

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各所述竖向插板均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调节连杆与连接柱的侧壁进行连接。

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密封隔板的直径与锚孔的内径相同。

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沿空心锚杆的轴向滑动安装于空心锚杆中的挡板,且所述挡板与空心锚杆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初始状态下(此时挡板除重力外,仅受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作用),所述挡板的底部位于出料孔的最高处的上方,所述挡板的底部环列设置有若干第一调节连杆,各所述第一调节连杆的顶部均转动安装于挡板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调节连杆的数量与连接座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第一调节连杆远离挡板的一端分别从一个出料孔中穿过并与一个连接座转动连接。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各所述横向插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支撑块,且初始状态下(即横向插板完全收缩于密封隔板中时),各支撑块靠近密封隔板圆心的一侧均抵接于安装板的外壁上。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的四周环列设置有四个竖向插板,且各所述竖向插板的圆心角为90°,从而使得各竖向插板在收缩时相互贴合,在连接柱的外部形成一个圆环,且该圆环的外径与主插杆的外轮廓相同。此状态下,即使在竖向插板未打开时,还可随主插杆直接插入锚孔的底部,而不会对主插杆的使用效果产生影响。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各所述竖向插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卡合斜面,且所述主插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匹配卡合斜面的卡合斜台,且当所述安装板位于上极限位置处时,各竖向插板底部的卡合斜面均贴合在卡合斜台上。通过设置卡合斜面,可便于竖向插板插入锚孔底部对应的软岩或是土壤中。

11、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一种建筑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基于上述的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1: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将空心锚杆放入锚孔中,直至主插杆插入锚孔的底部;

13、步骤2:将混凝土浆从空心锚杆的顶部注入到空心锚杆中,随着混凝土浆在空心锚杆下落会最终与调节单元接触,调节单元利用混凝土浆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推动各连接座同步进行滑动,从而通过连接座将横向插板插入到锚孔的侧壁中;

14、在此过程中,混凝土浆会先通过出料孔从空心锚杆中流出到密封隔板上,并通过滑动槽以及下方空隙流到安装板的正上方;

15、步骤3:混凝土浆通过其自身重力势能以及剩余的动能推动安装板沿着连接柱向下滑动,安装板会推动竖向插板同步向下运动,同时由于第二调节连杆的限位作用,竖向插板会沿着安装板的径向进行滑动,从而使得各竖向插板同时向外打开并最终插入到锚孔底部,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空心锚杆的固定效果。

1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及方法,使用时,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可将空心锚杆放入锚孔中,直至主插杆插入锚孔的底部。然后便可将混凝土浆从空心锚杆的顶部注入到空心锚杆中,随着混凝土浆在空心锚杆下落会最终与调节单元接触,调节单元可利用混凝土浆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推动各连接座同步进行滑动,从而通过连接座将横向插板插入到锚孔的侧壁中。在此过程中,混凝土浆会先通过出料孔从空心锚杆中流出到密封隔板上,并通过滑动槽以及下方空隙(该空隙在初始状态下被横向插板密封住了)流到安装板的正上方,此时混凝土浆通过其自身重力势能以及剩余的动能推动安装板沿着连接柱向下滑动,安装板会推动竖向插板同步向下运动,同时由于第二调节连杆的限位作用,竖向插板会沿着安装板的径向进行滑动,从而使得各竖向插板同时向外打开并最终插入到锚孔底部,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空心锚杆的固定效果。该装置通过采用多级依次固定的方式,可对同步提升空心锚杆侧向和竖向固定效果,其结构简单,且施工方式便捷,使用效果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锚杆,所述空心锚杆的底部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空心锚杆靠近密封隔板的一端的侧壁上环列开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密封隔板的底端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底部连接有主插杆;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竖向插板均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调节连杆与连接柱的侧壁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沿空心锚杆的轴向滑动安装于空心锚杆中的挡板,且所述挡板与空心锚杆的底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无外力时,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挡板的底部位于出料孔的最高处的上方,所述挡板的底部环列设置有若干第一调节连杆,各所述第一调节连杆的顶部均转动安装于挡板的底部,且所述第一调节连杆的数量与连接座的数量相同,各所述第一调节连杆远离挡板的一端分别从一个出料孔中穿过并与一个连接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向插板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支撑块,且当横向插板完全收缩于密封隔板中时,各支撑块靠近密封隔板圆心的一侧均抵接于安装板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四周环列设置有四个竖向插板,且各所述竖向插板的圆心角为90°,且各竖向插板在收缩时相互贴合,在连接柱的外部形成一个圆环,且该圆环的外径与主插杆的外轮廓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竖向插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卡合斜面,且所述主插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匹配卡合斜面的卡合斜台,且当所述安装板位于上极限位置处时,各竖向插板底部的卡合斜面均贴合在卡合斜台上。

7.一种建筑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基于上述的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建筑抗浮锚杆施工结构及方法,所述结构包括空心锚杆,所述空心锚杆的底部设置有密封隔板,所述密封隔板的底端通过连接柱与主插杆连接;还包括:一级固定模块,所述一级固定模块包括若干环列安装于密封隔板中的横向插板,以及用于带动各横向插板同步沿着密封隔板的径向进行滑动的调节单元;二级固定模块,所述二级固定模块包括安装板和竖向插板,所述安装板与密封隔板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各所述竖向插板通过第二调节连杆与连接柱的侧壁连接。该装置通过采用多级依次固定的方式,可对同步提升空心锚杆侧向和竖向固定效果,其结构简单,且施工方式便捷,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安,王锐,徐学彬,姚义胜,梁超,姚海超,王方济,徐元林,顾国兴,王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