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子烟雾化器,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烟雾化器结构较为复杂,零件多,组装工序繁琐,产能效率低,零件成本高,组装质量不稳定,形成了一定成本、产能、品质瓶颈,这种复杂结构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电子烟雾化器当前的发展需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雾化器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雾化器结构,包括螺纹头,所述螺纹头上端内部连接透明油杯,所述透明油杯内部下端连接气道杆,所述气道杆下端内部连接有发热芯,所述螺纹头下端内侧设置有电机硅胶,所述电机硅胶内侧连接有电机针,所述发热芯包括负极线和正线极,所述负极线固定夹持在螺纹头和气道杆之间,所述正线极固定夹持在电机硅胶和电机针之间,所述发热芯上端外侧连接有棉芯,烟油注入通过棉芯导入发热芯进行雾化工作。
3、优选的,所述透明油杯内部开设有油仓,用于注入存储烟油,所述透明油杯上端连接有吸嘴,所述吸嘴内侧中部开设有槽孔上端为出烟口,且所述吸嘴下端内侧靠外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组装有密封硅胶,所述吸嘴内部槽孔下端设置有锁扣,且所述锁扣卡扣连接至气道杆上端。
4、优选的,所述气道杆铆压在透明油杯上,且所述气道杆窄长部分上端外侧设置有凸块与透明油杯下方的锁扣卡扣连接,所述气道杆宽矮部分下端两侧开设有进油孔,所述气道杆宽矮部分内侧连接有棉芯。
5、优选的,所述发热芯一端的负极线夹在螺纹头和透明油杯之间,所述螺纹头通过负极线导通成为负极,所述发热芯另一端的正线极处夹在电机硅胶和电机针之间,所述电机针通过正线极导通成为正极。
6、优选的,所述发热芯的外侧靠进油孔处连接有棉芯,且所述发热芯下端环绕设置有高密度棉圈。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通过气道杆上端的凸块,与吸嘴下端的锁扣相互配合进行固定,无需过多零件进行固定组装,使吸嘴与透明油杯之间的安装更为简便稳固,通过吸嘴内部设置的密封硅胶,进一步减少漏液的可能性,增强安全性;通过螺纹头和电机针将发热芯导通进行雾化工作,优化装置整体结构,减少所需零件组成,方便人员进行组装,使零件成本能够有效降低,并提高一定产能。
1.一种雾化器结构,包括螺纹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头(1)上端内部连接透明油杯(2),所述透明油杯(2)内部下端连接气道杆(3),所述气道杆(3)下端内部连接有发热芯(4),所述螺纹头(1)下端内侧设置有电机硅胶(5),所述电机硅胶(5)内侧连接有电机针(6),所述发热芯(4)包括负极线(4-1)和正线极(4-2),所述负极线(4-1)固定夹持在螺纹头(1)和气道杆(3)之间,所述正线极(4-2)固定夹持在电机硅胶(5)和电机针(6)之间,所述发热芯(4)上端外侧连接有棉芯(7),烟油注入通过棉芯(7)导入发热芯(4)进行雾化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油杯(2)内部开设有油仓(201),用于注入存储烟油,所述透明油杯(2)上端连接有吸嘴(202),所述吸嘴(202)内侧中部开设有槽孔上端为出烟口,且所述吸嘴(202)下端内侧靠外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组装有密封硅胶(203),所述吸嘴(202)内部槽孔下端设置有锁扣(204),且所述锁扣(204)卡扣连接至气道杆(3)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杆(3)铆压在透明油杯(2)上,且所述气道杆(3)窄长部分上端外侧设置有凸块与透明油杯(2)下方的锁扣(204)卡扣连接,所述气道杆(3)宽矮部分下端两侧开设有进油孔(301),所述气道杆(3)宽矮部分内侧连接有棉芯(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4)一端的负极线(4-1)夹在螺纹头(1)和透明油杯(2)之间,所述螺纹头(1)通过负极线(4-1)导通成为负极,所述发热芯(4)另一端的正线极(4-2)处夹在电机硅胶(5)和电机针(6)之间,所述电机针(6)通过正线极(4-2)导通成为正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雾化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芯(4)的外侧靠进油孔(301)处连接有棉芯(7),且所述发热芯(4)下端环绕设置有高密度棉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