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数据识别,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多涉及支付交易的结算平台中,都高度依赖互联网接入能力,与之匹配的服务端进行实时交互通讯以达到数据同步的效果;
2、然而,传统的交易处理中存在网络延迟或互联网断开时,支付结果与相关数据同步不一致的问题,在离线交易中,用户和设备可能同时处于离线状态,导致身份认证、订单处理和后续数据上报等环节无法有效进行,影响系统的业务有序性和数据完整性;
3、因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及系统,用以通过获取用户终端的目标识别数据从而进行打包加密,可以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生成与二维码适配的加密数据序列,为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奠定了基础,从而通过生成二维码图像可以有效实现在离线环境下对二维码图像的传输和识别,进而通过当交易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时,通过交易设备可以有效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解密,并将获得的原始的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判断,进而有效保障在网络环境差或者无网络状态下,保持识别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而有利于确保身份认证和交易处理能够在离线状态下顺利进行,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可靠性。
2、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包括:
3、步骤1:获取用户终端的目标待识别数据,并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打包加密,生成与二维码适配的加密数据序列;
4、步骤2:将加密数据序列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并获取与用户终端相关联的交易设备,且将二维码图像传输至交易设备;
5、步骤3:当交易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时,基于交易设备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解密,获得原始的目标待识别数据;
6、步骤4:基于交易设备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判断,且基于判断结果完成在离线状态时对用户终端的身份识别。
7、优选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步骤1中,获取用户终端的目标待识别数据,并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打包加密,生成与二维码适配的加密数据序列,包括:
8、获取用户终端的目标待识别数据;
9、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打包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序列;
10、获取与二维码的适配数据格式,并根据适配数据格式对第一加密数据序列进行格式转换,获得第二加密数据序列,其中,第二加密数据序列即为二维码适配的加密数据序列。
11、优选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打包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序列,包括:
12、基于用户终端构建第一加密密钥,并根据第一加密密钥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加密,获得目标待识别数据的密文信息;
13、基于交易设备构建密钥对,其中,密钥对包括:公钥、私钥;
14、基于公钥对第一加密密钥进行加密,获得第二加密密钥,同时,基于交易设备对私钥进行保存;
15、将目标待识别数据的密文信息与第二加密密钥进行打包,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序列。
16、优选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步骤2中,将加密数据序列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并获取与用户终端相关联的交易设备,且将二维码图像传输至交易设备,包括:
17、获取得到的加密数据序列,并从二维码相关库中调取库函数,且基于库函数对加密数据序列进行编码处理,得到加密数据数列对应的编码数据;
18、基于编码数据确定加密数据序列中的待展示数据对象,并对待展示数据对象进行定位标记;
19、基于定位标记结果对编码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序列对应的可视化二维码对象,并基于预设视觉特征对可视化二维码对象进行状态表征适配,且基于状态表征适配结果得到二维码图像;
20、基于业务执行需求对用户终端的后台数据进行访问,并基于访问结果提取用户终端的多维度交易信息;
21、对多维度交易信息进行解析,得到用户终端的多维度交易轨迹,并基于多维度交易轨迹确定与用户终端相关联的交易设备;
22、提取交易设备的终端身份,并基于终端身份对二维码图像进行唯一归属配置;
23、获取用户终端的可用通信链路,并基于可用通信链路的通信协议对二维码图像的唯一归属配置结果进行识别,确定二维码图像的服务流向;
24、基于服务流向将二维码图像传输至交易设备。
25、优选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基于服务流向将二维码图像传输至交易设备,包括:
26、获取二维码图像的源配置参数,并基于源配置参数确定二维码图像的图像格式;
27、基于图像格式从二维码解码函数库中匹配本地解码函数,并基于本地解码函数确定对二维码图像的扫描规则,同时,基于二维码源配置参数确定二维码图像中预期数据的格式及结构,并基于格式及结构确定对预期数据的本地验证规则;
28、将扫描规则与本地验证规则进行绑定,并基于绑定结果将扫描规则与本地验证规则基于服务流向同步传输至交易设备。
29、优选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基于绑定结果将扫描规则与本地验证规则基于服务流向同步传输至交易设备,包括:
30、基于交易设备获取得到的二维码图像以及对应的扫描规则和本地验证规则,并基于信息来源确定二维码图像与对应的扫描规则和本地验证规则的映射关系;
31、基于映射关系对二维码图像与对应的扫描规则和本地验证规则添加归属标签,并基于添加结果在交易设备中分配数据缓存空间;
32、将二维码图像与对应的扫描规则和本地验证规则在数据缓存空间进行缓存。
33、优选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步骤3中,当交易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时,基于交易设备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解密,获得原始的目标待识别数据,包括:
34、当交易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时,读取对交易设备进行离线配置好的扫描规则;
35、其中,扫描规则包括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的方式以及对二维码图像进行解密的私钥;
36、基于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的方式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获得密文信息以及加密密钥;
37、根据解密的私钥对加密密钥进行第一解密获得对加密密钥进行解密后的目标密钥;
38、根据目标密钥对密文信息进行第二解密,获得原始的目标待识别数据。
39、优选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步骤2中,将加密数据序列转换为二维码图像之后,还包括:
40、对二维码图像进行读取,确定二维码图像的轮廓像素点,同时,获取二维码图像模板;
41、将二维码图像的轮廓像素点在二维码图像模板中进行映射,判断二维码图像的轮廓相似点是否可以完全映射在二维码图像模板的轮廓范围内;
42、若二维码图像的轮廓像素点可以完全映射至二维码图像模板的轮廓范围内时,则不需要对二维码图像进行尺寸修正;
43、否则,获取二维码图像的轮廓像素点中在轮廓范围之外的目标像素点,并基于二维码图像模板的轮廓范围对目标像素点进行修正,并基于修正结果完成对二维码图像的修正。
44、优选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步骤4中,基于交易设备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判断,且基于判断结果完成在离线状态时对用户终端的身份识别,包括:
45、获取得到的目标待识别数据,并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得到待识别数据序列;
46、对待识别数据序列进行遍历,得到每个独立数据的语义特征和关键要素,并基于语义特征和关键要素确定每个独立数据与上下位数据的关联指数,且基于关联指数确定各相邻独立数据之间数据逻辑;
47、基于数据逻辑确定目标待识别数据的完整性,并在判定目标待识别数据完整时,基于目标待识别数据得到用户终端的身份信息;
48、同时,提取目标待识别数据中的时间戳,并基于时间戳确定目标待识别数据的有效时间段;
49、基于有效时间段确定目标失效时间节点,并将目标失效时间节点与当前实时时间节点进行比较,得到目标待识别数据的有效期限,完成对用户终端的身份识别。
50、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系统,包括:
51、打包加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的目标待识别数据,并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打包加密,生成与二维码适配的加密数据序列;
52、二维码图像转换模块,用于将加密数据序列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并获取与用户终端相关联的交易设备,且将二维码图像传输至交易设备;
53、离线解密模块,用于当交易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时,基于交易设备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解密,获得原始的目标待识别数据;
54、身份识别模块,用于基于交易设备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判断,且基于判断结果完成在离线状态时对用户终端的身份识别。
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获取用户终端的目标识别数据从而进行打包加密,可以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生成与二维码适配的加密数据序列,为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奠定了基础,从而通过生成二维码图像可以有效实现在离线环境下对二维码图像的传输和识别,进而通过当交易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时,通过交易设备可以有效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解密,并将获得的原始的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判断,进而有效保障在网络环境差或者无网络状态下,保持识别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而有利于确保身份认证和交易处理能够在离线状态下顺利进行,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可靠性。
5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本技术文件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5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获取用户终端的目标待识别数据,并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打包加密,生成与二维码适配的加密数据序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打包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数据序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加密数据序列转换为二维码图像,并获取与用户终端相关联的交易设备,且将二维码图像传输至交易设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服务流向将二维码图像传输至交易设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绑定结果将扫描规则与本地验证规则基于服务流向同步传输至交易设备,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当交易设备处于离线状态时,基于交易设备对二维码图像进行扫描解密,获得原始的目标待识别数据,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加密数据序列转换为二维码图像之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基于交易设备对目标待识别数据进行业务逻辑判断,且基于判断结果完成在离线状态时对用户终端的身份识别,包括:
10.一种基于离线二维码的身份识别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