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生物制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目前在药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多种药液进行混合搅拌,使其均匀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便于后续的药品加工制造。现有技术中药液搅拌装置为单搅拌轴驱动结构,如公开号为cn209254567u的专利,这样的结构其搅拌轴中心处液体流动性比搅拌装置边缘处液体流动性强,导致中心处液体混合比边缘处更均匀,而要提高液体整体混合的均匀性则需要增加搅拌时间,因而导致药液搅拌耗时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搅拌轴及第二搅拌叶片可对罐体内边缘处药液进行搅拌,提高了药液混合效率;同时第二搅拌轴与第一搅拌轴仅需一个电机驱动,第二搅拌轴沿罐体周向运动时还可以自转,可使药液搅拌更充分,提高了药液混合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由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搅拌轴底部设有第一搅拌叶片;
4、所述罐体内壁设有环形的驱动轨道,所述驱动轨道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环形齿条,所述容纳腔底部设有环形的转动槽,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同轴固定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底端由转动槽伸出至驱动轨道外部;
5、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固定,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用于配合容纳腔为第二搅拌轴提供支撑的支撑组件。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万向球头,两个万向球头的滚球与所述容纳腔底部的内壁接触。
7、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万向球头以所述搅拌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搅拌轴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
9、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手动阀。
10、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加液管。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搅拌轴及第二搅拌叶片可对罐体内边缘处药液进行搅拌,提高了药液混合效率;同时第二搅拌轴与第一搅拌轴仅需一个电机驱动,第二搅拌轴沿罐体周向运动时还可以自转,可使药液搅拌更充分,提高了药液混合效果。
1.一种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由电机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底部设有第一搅拌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万向球头,两个万向球头的滚球与所述容纳腔底部的内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万向球头以所述搅拌轴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搅拌轴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上设有手动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多组搅拌叶片的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加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