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1、电力系统自动化旨在通过使用先进的控制、监测和通信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包括了与智能电网的整合,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集成、电力负荷的动态调整等。
2、智能电表是一种与传统电表相比具有更多功能和智能化特性的电能计量设备,可以通过通信技术实现远程读取电能使用数据,并支持多费率计费,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用电情况制定不同的电价,促使用户在非高峰时段使用电能。
3、在智能电表安装的过程中,一般需要通过螺栓将电表安装在电表盒中,而电表盒中固定座的位置一般为固定,但市面上电表的尺寸规格均不同,而不同大小的电表在安装时,可能无法与固定座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可能无法安装,需要更换电表盒,适配程度较差,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旨在改善了现有技术中不同大小的电表可能无法适配相同的电表盒,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包括电表,所述电表的后端外壁设置有调节机构;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外壁开设有两组通槽,所述固定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多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前端外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外壁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滑块的内壁通过第二螺栓接触有移动组件,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机构。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滑块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卡块,所述卡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组楔块,两组所述楔块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电表的后端外壁上,所述第一螺栓贯穿且在通槽的内壁滑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二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第一滑块均为长方体。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凸块与第一滑块的内壁接触。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楔块的外壁,所述底座与固定块的后端外壁接触。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卡块贯穿卡槽,所述卡块为圆柱状。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拧松,即可调节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的位置,从而调节卡槽的位置,使卡槽与卡块位置相对应,再将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拧紧即可对第一滑块、第二滑块进行固定,从而在底座大小相同而电表尺寸规格不同的情况下,均可进行安装,适配性更高。
2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卡块与卡槽插接,使楔块与第二滑块外壁接触,即可将电表固定安装在底座内部,而按压楔块即可解除电表的限位,将电表取下,从而不需要通过多次转动螺栓即可对电表进行拆卸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1.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包括电表(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表(1)的后端外壁设置有调节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二滑块(301),所述第二滑块(301)的外壁开设有卡槽(302),所述第二滑块(301)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凸块(3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底座(401),所述底座(401)的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卡块(402),所述卡块(40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两组楔块(404),两组所述楔块(404)之间通过弹簧(403)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01)固定连接在电表(1)的后端外壁上,所述第一螺栓(205)贯穿且在通槽(202)的内壁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206)与第二螺纹孔(207)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块(201)、第一滑块(203)均为长方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301)与第一滑块(20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凸块(303)与第一滑块(203)的内壁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0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楔块(404)的外壁,所述底座(401)与固定块(201)的后端外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02)贯穿卡槽(302),所述卡块(402)为圆柱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