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8月前  47


本技术涉及制作装备领域,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承重头一般为浇注式,钢缆尾部散开成伞状后套入锥形腔体内,然后在锥形腔内浇注树脂胶水或低熔点合金等待其冷却一般需24小时。浇注树脂胶水的承重头在拆装时,浇注物与承重头本体很难剥离干净,并且遇到突发情况需要制作承重头时及其不便。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便捷、且适用于多种钢缆承重头的制作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液压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套头工装;

4、所述套头工装包括有一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装配件螺纹连接,所述装配件包含有一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的内部设有液压推杆,所述装配腔内在靠近所述挡板处设置有套环,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还设置有一将所述装配件固定的固定压板;

5、所述套环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包含有由右往左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着所述第二开口逐渐收缩,所述通孔与套管插接;

6、在安装钢缆时,所述套管从所述第一开口进入所述通孔内,而所述套管随着所述通孔逐渐收缩,使所述套管变形并挤压固定钢缆。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大小大于所述第二开口。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均通过倒角处理。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通孔具有一锥度。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装配件在靠近所述套环的一端开设有一开窗,所述开窗用于将所述套管放入所述装配腔中。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液压控制机构包含有换向阀、控制器以及油泵,所述换向阀位于所述油泵的一侧,所述控制器置于所述换向阀的顶部。

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通孔的轴线与所述液压推杆的轴线共线。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制作便捷:将装置准备好后,将套管从开窗处放入套环中,将钢缆从挡板端穿入套管,操作液压控制机构使液压推杆推出挤压套管,套环与液压推杆配合使得套管变形挤压夹紧钢缆,钢缆承重头即制作完成,制作过程十分便捷在遇突发情况需要时可以快速完成制作。

15、2、适用于多种钢缆承重头:在需要制作不同规格大小的钢缆承重头时,将挡板拆下取出套环进行替换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1),所述固定支架(2)上设置有液压控制机构(3),所述固定支架(2)的顶端设置有套头工装(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4210)的开口大小大于所述第二开口(4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4210)和所述第二开口(4212)均通过倒角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1)具有一锥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件(45)在靠近所述套环(42)的一端开设有一开窗,所述开窗用于将所述套管(6)放入所述装配腔(43)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控制机构(3)包含有换向阀(32)、控制器(33)以及油泵(31),所述换向阀(32)位于所述油泵(31)的一侧,所述控制器(33)置于所述换向阀(32)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1)的轴线与所述液压推杆(44)的轴线共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缆承重头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液压控制机构,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设置有套头工装;所述套头工装包括一装配件,所述装配件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装配件螺纹连接,所述装配件包含有一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的内部设有液压推杆,所述装配腔内在靠近所述挡板处设置有套环,所述固定支架的顶端还设置有一将所述装配件固定的固定压板;所述套环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包含有由右往左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朝着所述第二开口逐渐收缩,所述通孔与套管插接。本技术制作便捷、制作的钢缆承重头可靠性强且适用于多种钢缆承重头制作。

技术研发人员:郑端,胡从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瀚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9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