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的制作方法

xiaoxiao8月前  56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吊笼,具体为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


背景技术:

1、升降机吊笼用于载人载物,配合导轨架和驱动装置将吊笼内部的货物由低处转移至高处,达到货物高空输送,传统的吊笼开合门安装在吊笼框架上,其存在问题是,其一,由于门的滑道设置在吊笼框架上,吊笼框架是关键受力件,长期使用或较大载重导致门框架会产生不可逆的形变,最终导致门开启和关闭卡阻,其二,现有门机驱动系统大致安装在吊笼的顶部,暴漏在外部导致风吹雨淋,使用寿命较短,其三,现有的吊笼出料门打开后与楼层建筑之间存在间隙,容易在货物推送的过程中产生高空坠物的风险,基于上述情况,需要设计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将吊笼门的框架与吊笼框架相互独立设置,解决了长期使用或者载重较大导致吊笼门框架变形严重,影响门正常开闭的问题,门机驱动系统安装在门框架的内部,延长使用寿命,设置外翻板解决了货物输送过程由于吊笼与建筑之间存在间隙容易产生高空坠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包括

3、吊笼本体;所述吊笼本体包括吊笼框架和围板,所述吊笼本体的两个相对侧分别形成进口和出口;

4、进入门装置,所述进入门装置安装在吊笼本体靠近进口的一侧,所述进入门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安装在第一框架上的进料门组件;所述第一框架与吊笼框架通过紧固件连接。

5、出口门装置,所述出口门装置安装在吊笼本体靠近出口的一侧,所述出口门装置包括第二框架和安装在第二框架上的出料门组件,所述第二框架与吊笼框架通过紧固件连接。

6、优选地,所述进料门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框架上且顶部开口的第一滑槽、能够沿着第一滑槽上下移动的第一门板、设置在第一门板背部的第一齿条、安装在第一框架内顶壁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轴杆和固定在第一轴杆端部的第一齿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且第一齿轮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门板背部的第一齿条实现控制第一门板的上下滑动。

7、优选地,所述进料门组件还包括开设在第一框架侧壁的侧滑槽、安装在第一框架顶部且处于侧滑槽上部开口位置的第一定滑轮、处于侧滑槽内部的配重块和与第一定滑轮耦合的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与配重块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与第一门板的底部连接。

8、优选地,所述出料门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二框架上且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第二滑槽、能够沿着第二滑槽上下移动的第二门板、设置在第二门板背部的第二齿条、安装在第二框架内顶壁上的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电机输出端的第二轴杆和固定在第二轴杆端部的第二齿轮,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且第二齿轮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门板背部的第二齿条实现控制第二门板的上下滑动。

9、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内部的第二门板包括上门板和下门板,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上门板的背部,所述第二滑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上耦合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端与上门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的另一端与下门板的顶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还铰接有外翻板,所述第二框架的下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下门板的表面安装有贯穿导向槽的直角弯管,所述直角弯管的端部安装有与外翻板表面接触的滚轮。

11、优选的,所述下门板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外翻板抵触在倾斜状态的凸起。

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传统的吊笼门板安装在吊笼框架上,而本实用新型将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均安装在独立的框架上后与吊笼门板连接,解决了传统的吊笼框架由于整体的受力发生变形导致门板无法顺利开合的问题。

14、2、传统的门板驱动装置安装在吊笼的顶面,暴漏在外部,长期的风吹雨淋容易导致生锈损坏,而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内部,起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15、3、传统的门板在出料时,吊笼与对应平层的建筑物之间具有间隙,容易导致高空坠物的危险,本实用新型设置一个外翻板,能够避免高空坠物的风险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门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一框架(6)上且顶部开口的第一滑槽(8)、能够沿着第一滑槽(8)上下移动的第一门板(9)、设置在第一门板(9)背部的第一齿条(17)、安装在第一框架(6)内顶壁上的第一电机(14)、设置在第一电机(14)输出端的第一轴杆(15)和固定在第一轴杆(15)端部的第一齿轮(16),通过第一电机(14)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且第一齿轮(16)将动力传递给第一门板(9)背部的第一齿条(17)实现控制第一门板(9)的上下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门组件还包括开设在第一框架(6)侧壁的侧滑槽(10)、安装在第一框架(6)顶部且处于侧滑槽(10)上部开口位置的第一定滑轮(12)、处于侧滑槽(10)内部的配重块(11)和与第一定滑轮(12)耦合的第一牵引绳(13),所述第一牵引绳(13)的一端与配重块(11)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13)的另一端与第一门板(9)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门组件包括开设在第二框架(7)上且顶部和底部均开口的第二滑槽(18)、能够沿着第二滑槽(18)上下移动的第二门板、设置在第二门板背部的第二齿条(21)、安装在第二框架(7)内顶壁上的第二电机(29)、设置在第二电机(29)输出端的第二轴杆(30)和固定在第二轴杆(30)端部的第二齿轮(31),通过第二电机(29)带动第二齿轮(31)转动且第二齿轮(31)将动力传递给第二门板背部的第二齿条(21)实现控制第二门板的上下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7)内部的第二门板包括上门板(19)和下门板(20),所述第二齿条(21)设置在上门板(19)的背部,所述第二滑槽(18)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22),所述第二定滑轮(22)上耦合有第二牵引绳(23),所述第二牵引绳(23)的一端与上门板(19)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23)的另一端与下门板(20)的顶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7)的底部还铰接有外翻板(27),所述第二框架(7)的下部开设有导向槽(24),所述下门板(20)的表面安装有贯穿导向槽(24)的直角弯管(25),所述直角弯管(25)的端部安装有与外翻板(27)表面接触的滚轮(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门板(20)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将外翻板(27)抵触在倾斜状态的凸起(2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组合门的升降机吊笼,包括吊笼本体;吊笼本体包括吊笼框架和围板,吊笼本体的两个相对侧分别形成进口和出口;进入门装置安装在吊笼本体靠近进口的一侧,进入门装置包括第一框架和安装在第一框架上的进料门组件;第一框架与吊笼框架通过紧固件连接,出口门装置安装在吊笼本体靠近出口的一侧,出口门装置包括第二框架和安装在第二框架上的出料门组件,第二框架与吊笼框架通过紧固件连接,传统的吊笼门板安装在吊笼框架上,而本技术将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均安装在独立的框架上后与吊笼门板连接,解决了传统的吊笼框架由于整体的受力发生变形导致门板无法顺利开合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蔡宝,薛伟,付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杰建兆(江苏)智能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19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