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xiaoxiao8月前  121


本技术涉及零部件加工,尤其涉及一种压弯装置。


背景技术:

1、u型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行业,它们在各种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各种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2、u型圆钢是直钢条经压弯成型,目前所采取简易设备是先压一侧的弯,再压另外一侧的弯,虽然是经过两次定位压弯,但两侧压弯高度之间的水平定位尺寸不易保证,如果设计图纸有公差要求,就需要多次压弯调节、修型,才能达到设计图纸要求,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效率。或者,采用两侧同时压弯的设备,这类设备结构复杂,灵活性不高,不能适应具有不同中心距的u型圆钢的压制。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压弯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弯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用于u型圆钢的压弯装置的压弯精确度低、尺寸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弯装置,包括上胎组件和下胎组件,所述上胎组件设置在所述下胎组件的上方;所述上胎组件包括上调节件和两个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压弯件;所述上调节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压弯件的两端,以连续调节两个所述第一压弯件间的距离;所述下胎组件包括下调节件和两个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二压弯件,所述第二压弯件平行于所述第一压弯件;所述下调节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压弯件的两端,以连续调节两个所述第二压弯件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压弯件能够一对一地贴合两个所述第二压弯件的内侧下移,以将搭放于两个所述第二压弯件上的待压件压成u形件。

6、可选地,所述的压弯装置,所述上调节件包括四个第一支撑座和两个第一筋板;四个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筋板的下方;两个所述第一筋板沿所述第一压弯件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每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下部套设在一个所述第一压弯件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部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板的下方;所述下调节件包括四个第二支撑座和两个第二筋板;四个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筋板的上方;两个所述第二筋板沿所述第二压弯件的延伸方向相对设置;每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上部套设在一个所述第二压弯件两端,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下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方向为两个所述第一压弯件相对的方向。

7、可选地,所述的压弯装置,所述第一筋板下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适配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筋板上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滑槽适配的第二凸块。

8、可选地,所述的压弯装置,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为t形,对应的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为t形。

9、可选地,所述的压弯装置,还包括八个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支撑座上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块;每两个所述第一锁紧件一对一沿竖直方向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卡块以及对应所述第一卡块的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锁紧件的上端滑动适配t形所述第一滑槽。

10、可选地,所述的压弯装置,还包括八个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支撑座下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块;每两个所述第二锁紧件一对一沿竖直方向穿设于两个所述第二卡块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卡块的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锁紧件的下端滑动适配t形所述第二滑槽。

11、可选地,所述的压弯装置,所述第一压弯件和所述第二压弯件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压弯件外周沿其轴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绕所述第一压弯件周向设置;所述第二压弯件外周沿其轴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绕所述第二压弯件周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12、可选地,所述的压弯装置,所述上胎组件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筋板的上方;所述下胎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垂直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筋板的下方。

13、可选地,所述的压弯装置,还包括驱动支架和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的上方,所述驱动支架沿竖直方向伸缩以带动所述压板升降;所述上胎组件和所述下胎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支架内;所述上胎组件连接于所述压板的下方。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弯装置,由于采用上、下两组压弯件配合,能够从待压件的两个待压弯区同时进行压弯,一次性压出u形件,压弯精度较分两次压弯的方式更高;同时,每组压弯件能够连续性改变水平间距,以适应多种不同中心距的u形件的压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适用灵活性高,同时该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又能够保证压弯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胎组件(1)和下胎组件(2),所述上胎组件(1)设置在所述下胎组件(2)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弯装置,包括上胎组件和下胎组件,所述上胎组件设置在所述下胎组件的上方;所述上胎组件包括上调节件和两个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压弯件;所述上调节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压弯件的两端,以连续调节两个所述第一压弯件间的距离;所述下胎组件包括下调节件和两个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第二压弯件,所述第二压弯件平行于所述第一压弯件;所述下调节件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压弯件的两端,以连续调节两个所述第二压弯件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一压弯件能够一对一地贴合两个所述第二压弯件的内侧下移,以将搭放于两个所述第二压弯件上的待压件压成U形件。其有益效果是,适用灵活性高,结构简单,又能够保证压弯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蕴熙,高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北京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4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