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冶炼压延模具的制作方法

xiaoxiao8月前  128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冶炼压延模具。


背景技术:

1、有色金属通常指除去铁和铁基合金以外的其他金属,在有色金属冶炼时,经常将其压延成箔状结构,并将其剪切成特定长度的产品,现有的有色金属冶炼压延模具中上压辊和下压辊为单独安装设计,在对不同类型的有色金属进行压延时,需要使用配套的压延模具。

2、根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7617257u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成型的有色金属压延模具,包括第一压延辊和第二压延辊,所述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两端均一体成型与转轴,所述第一压延辊和第二压延辊两侧均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表面开设有一字孔,所述一字孔内侧焊接有导向杆,所述一字孔两侧均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导向杆外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两侧外壁均焊接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表面插接有销钉,所述滑块端部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圈与转轴过盈相连。通过一字孔两侧开设的两组插接孔竖直等距设置有多个,而且插接孔之间的间距为所要加工产品的厚度,因此通过滑块对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间距进行调节,同时使销钉贯穿所对应的插接孔与连接耳插接相连,从而对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进行定位,当需要加工不同压延不同厚度的有色金属时,只需要调整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之间的间距,省去了来回更换模具的繁琐操作,节省了时间。但是在使用上述装置时,需要手动操作销钉和连接耳的配合,当对多种金属进行压延工作时,需要频繁调节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之间的间距,进而在使用上述装置操作不便影响金属压延效率。

3、所以,在使用上述装置时,调节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之间的间距操作不便,影响金属压延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冶炼压延模具,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实现调节金属的压延厚度目的,且通过设置的补偿组件,实现提高压辊稳定性的目的。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包括底板和对称安装在底板上部两侧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对一侧中间位置处沿竖直方向依次转动安装有上压辊和下压辊,还包括:

4、调节组件,数量为多组,对称转动安装在安装板内部的两端,两个调节组件之间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板的内底部,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调节金属的压延厚度。

5、补偿组件,数量为多组,对称转动安装在安装板内部两端的上部,补偿组件用于调节上压辊的水平位移,改变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竖直角度,调节金属的压延方式。

6、进一步优选为,调节组件包括:

7、第一丝杆,数量为两个,对称转动安装在安装板内部两端。

8、连接块,套设在第一丝杆上,连接块靠近上压辊一侧开设有缺口。

9、活动杆,铰接连接在安装块的端部,安装块转动安装在连接块上。

10、第一连接杆,固接在第一滑动螺母上,第一滑动螺母滑动连接在第一丝杆上,第一连接杆端部铰接连接在安装块上,第一滑动螺母的内圈设置有与第一丝杆上螺纹相适配的反螺纹。

11、限位块,铰接连接在活动杆的端部,上压辊和下压辊的两侧分别卡接在多个限位块内。

12、传动齿轮,固接在第一丝杆的顶端。

13、进一步优选为,安装板内部两端设置有与第一丝杆位置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空腔,且空腔的内壁对连接块的运动进行限定。

14、进一步优选为,补偿组件包括:

15、第二丝杆,数量为两个,对称转动安装在安装板内上部的两端。

16、伸缩杆,活动连接在第二丝杆远离上压辊的一端。

17、连接齿轮,安装在伸缩杆远离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齿轮啮合在传动齿轮上。

18、第二连接杆,一端固接在第二滑动螺母的底部,另一端滑动连接在限位块上,第二滑动螺母滑动连接在第二丝杆上,第二滑动螺母内圈设置有与第二丝杆上螺纹相适配的反螺纹。

19、调节块,转动安装在安装板上部靠近第一丝杆位置处,且第一丝杆穿过调节块内部。

20、传动块,固接在调节块靠近伸缩杆的一端。

21、进一步优选为,伸缩杆靠近传动块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且传动块卡接在开口内。

22、进一步优选为,调节块上开设有与第一丝杆位置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活动口。

23、进一步优选为,第二丝杆靠近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与伸缩杆大小相适配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伸缩杆可在通孔内移动。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在上压辊和下压辊对金属进行压延时,可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对金属的压延厚度,节省调节时间,提高金属的成型速度;通过设置的补偿组件在调节组件启动时,补偿组件可对上压辊在数值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从而提高上压辊移动的稳定性,且在调节间距后,可根据压延需求对上压辊在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上压辊和下压辊对金属的压延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包括底板(1)和对称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部两侧的安装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2)相对一侧中间位置处沿竖直方向依次转动安装有上压辊(5)和下压辊(6),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内部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丝杆(31)位置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空腔,且空腔的内壁对所述连接块(32)的运动进行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组件(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3)靠近所述传动块(47)的一端开设有开口,且所述传动块(47)卡接在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46)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丝杆(31)位置相对应活动轨迹相适配的活动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杆(41)靠近所述伸缩杆(43)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伸缩杆(43)大小相适配的通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所述伸缩杆(43)可在通孔内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冶炼压延模具,包括底板和对称安装在底板上部两侧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相对一侧中间位置处沿竖直方向依次转动安装有上压辊和下压辊,还包括:调节组件,数量为多组,对称转动安装在安装板内部的两端,两个调节组件之间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安装板的内底部,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调节金属的压延厚度。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在上压辊和下压辊对金属进行压延时,可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调节上压辊和下压辊对金属的压延厚度,节省调节时间,提高金属的成型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赵屏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天海间供应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26
技术公布日:2024/9/23

最新回复(0)